最无可争议的中国灵魂歌者,超越韩红那英巅峰时期却出家为尼

在八十年代的中国歌坛,有一位无比尊崇的歌手。即便她已经离开歌坛25年,歌坛依旧还有她的传说。她的歌即便放在今天,也是无人超越的经典。爆红时期超越韩红,那英等歌后,却在巅峰时剃度出家为尼,实在可惜。她就是李娜。

提起音乐殿堂的神奇歌曲,青藏高原绝对是经典中的标杆。韩红,索朗旺姆等多位歌手曾靠翻唱这首歌走红乐坛,却始终没法超越原唱。而这首歌的原唱李娜,更是惊艳一世。巅峰时期的李娜更是超越韩红,那英等一代歌后,李娜高音更是惊为天人,在业界更是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时至今日,她的歌曲依然是后无来者。


李娜,原名牛志红,1963年出生在河南,到今天也近60岁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在李娜五岁时因父亲的离世而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怕孩子受委屈拒绝再嫁的母亲独自养育着几个孩子相依为命。为让李娜学一身本领,母亲将她送入戏曲学校,学习了戏曲,在李娜坚苦学习下,成绩更是遥遥领前,先后得到了不少演出机会,本来是唱豫剧的演员,因喜欢唱歌,先在河南省豫剧团学习,后又进入河南省歌舞团,更是南下深圳学习唱法。后往北京漂泊,1988年,25岁的李娜获得全国“如意杯”歌手大赛通俗组第一名,名声鹊起,顶着冠军的头衔,李娜乘胜追机,多次参加比赛,夺下了多场歌唱大比的冠军,在歌坛彻底走红了。

李娜对声乐艺术的追求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严格要求自己。具说在没有表演的时候,她经常躲在家里练嗓子。整整一年,她拒绝各种演出,有时甚至会在楼上呆上一个星期,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每天练习达两场音乐会的量,李娜曾经承认自己的声音没有先天优势,都是后天“自我摧残”的。在李娜的不懈努力下,她的声音可以在4个八度的范围内自由驰骋,作品可以在通畅的空间里得到充分发挥,唱功达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即便出家后,在佛教领域也收获颇丰,甚至纠正了《六祖坛经》一些错误的法义,可见即便出家,李娜对佛法的理解已经精通,甚至入神了。在现在这个靠电脑修音的年代里,我们在也听不到李娜这种灵魂声音了。网友们更是戏称,李娜的唱功已达仙级。

李娜对唱歌的敏感。无论谁的歌声有一点可取之处,都能一下子抓住,然后吸收。李娜说,她从来不排斥任何人的唱法,每一种唱法都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她从来没有模仿过任何人。她只是吸收并把她吸收来的东西处理成自己的。

或许现在的年轻人并不知道昔日的李娜辉煌到什么程度。在那个影视剧产量并不算高的年代里,为160多部影视剧配唱200多首歌,这个时期内中国的影视歌曲,超过70%是李娜演唱。这个壮举放在今天可以说不可想象。这种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超越的存在,她就是当时乐坛的流量之王,唯一的霸主!

唱了这么多年,歌曲这么受群众欢迎,但李娜坚持认为观众不是上帝,因为如果一个歌手把观众当上帝,就会去讨好去媚俗。观众和歌手都要把音乐当上帝,这样观众才能听到好音乐,歌手才能唱出好作品。李娜认为民族声乐应该加入现代元素,这样才能和这个时代产生共鸣。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的国家,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声乐,简直是艺术瑰宝。只有民族性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是世界性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在世界艺术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嫂子颂》、《好人一生平安》、《走进西藏》《女人是老虎》等等许多作品早己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出家之前出的专辑《苏武牧羊》更是被所有发烧友赞为天碟。可以说李娜的的成名是完全靠歌声征服了广大听众,不光光是一位歌手,更是一位艺术家。成为最无争议的中国好歌手。

回顾李娜的歌坛生涯,曾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影视十佳歌手”大奖。1993年,她更是斩获了“中国十大最受欢迎歌手”,并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李娜个人交响演唱会”,1995年获罗马尼亚世界流行歌手大赛“金鹿杯MTV”大奖、1996年获“歌坛辉煌二十年”成就奖及获“歌坛流行十年”成就奖。在2001年《青藏高原》更是获得首届中国唱片的最高奖项——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金奖。就这样一个一无美貌,二无强大的、可供仰仗的背景的女孩,一步一个脚印,在孤独中登攀,从国内走向世界,成为音乐界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而登上巅峰的李娜,却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气。相反,成名的烦恼更让她烦恼。本就低调的李娜,面对寻访跟踪,追根问底的媒体饱受其扰。各种关系都是让内向的李娜难以适应。在事业辉煌之时,李娜的感情生活却倍受折磨,两次恋爱,本以为是知己爱人,却没想到对方竟然都是有家室的人,两次爱情的悲剧,加上媒体的炮轰乱炸。让单纯的李娜一度抑郁,陷入迷茫与怀疑之中, 萌生退意。

偶然的天门山游玩的李娜被当地百姓认出,数千名粉丝更是自发组织,制作横幅表达了对李娜的喜爱。民风淳朴,风光秀丽的天门山吸引了李娜的目光,决定隐居于此。更是将户口从郑州迁至张家界永定区,安心在此不再踏入是非之地。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亲自设计了“李娜小屋”,李娜隐居山林的消息传开后,“清幽之所”也变成了“长枪短炮”的“是非之地”。不堪其扰的李娜不久便在普寿寺“出家”,法号释昌圣,歌后出家的消息让众歌迷无一震惊叹息。媒体却不愿放过这位已经“放下”的当红歌手,佛门圣地转眼又成烟火之地。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的李娜多次辗转,最后不得不隐居美国洛杉矶一处寺院。除了偶有佛歌问世,从此,我们再难听到这么一位灵魂歌手的声音。


李娜的出家,很多人不理解,有人说是为情所伤,有人说是名利所困。直到2000年姜昆在洛杉矶邂逅李娜,道出原由:“过去的我看起来过得丰富多彩,但是毫无内涵。每天的内容就是唱歌跳舞,被媒体所追逐,这让我自己身不由己的卷进了追名逐利中。每次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是不是这一生都要这样了?这样是带着面具活着,不是真实的我的生活。”这段独白道出了出家的本质原因。更直言“我不是出家了,而是回家了。”或许这才是李娜真正追求的快乐,繁华浮躁的娱乐圈并不适合她,李娜的快乐是一种回归本我的状态。

作为一名80后,李娜的歌在我小时候曾陪我渡过了几数个日夜,随着时代的变化,录音设备越来越先进,电脑修音也越来越强,却始终没有一个录音版本能超过李娜的原声。李娜的音色丰富多变。 音色来自角色,每一首歌就象一场戏,每首歌的音色都随着角色变化的而变化的。

很久以前,人们就明白了音色和人物的关系。歌手就是唱歌的演员。既然是演员,就得表现出自己角色的样子,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唱运动会主题曲,要有足够的豪放和嘶哑。如果唱灵魂的声音,就要有足够的微弱低语。老人有老人的声音,孩子有孩子的声音的特点。所以豫剧对角色和音色的关系有了明确的界定:音色清纯柔和的花旦,专门演青少年女性。音色亮强的是青衣,专门针对中年女性。音色粗糙的是老旦,专门演老年妇女。学过豫剧的李娜,不仅明白音色表现角色的意义,更是把戏剧中的角色分工通过苦练唱功,表现到各个歌曲的各个角色定位上。

而任意变换音色,这成为李娜百变音色的绝活。李娜水平之高,就体现在她能把握准歌曲的品味,当哭则哭,当笑则笑。因而,使歌声充满了感染力,打动了人心。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很多人一生连一种音色都学不好。可见李娜声音的独特之处。

本人经过千辛万苦收集到四百余首李娜的歌曲,可还是没有收集完整,有一部分歌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了。很多歌曲都还是磁带版,可仍然被那发自灵魂的歌声震撼到。今天特意挑几首送给大家,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希望大家能点赞推荐一下,让更多人听到这灵魂的呐喊,不要让这么好的声音埋没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中国   灵魂   豫剧   声乐   音色   歌坛   巅峰   时期   角色   声音   歌手   歌曲   韩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