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女主持跨界演戏,因扮演周恩来夫人走红,1个角色接拍28部戏

建国五十周年献礼片《李知凡太太》,是第一部以邓颖超为主要人物的影片。

在片中饰演“邓颖超”的是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

“我真是很幸运,第一部写邓妈妈的影片就让我赶上了。对于邓妈妈我从小就是很崇敬的,对于三四十年代的生活和邓妈妈的故事,除上学课本讲的,知道的也不是太多。这次,在十几天的准备时间里,我就赶紧找来《邓颖超传》,还有一些有关的史书、史料。剧本就看了好几遍,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邓妈妈的亲切。”

《李知凡太太》的拍摄,是她第一次从主持人身份跨界到演员,而与“邓颖超”结下的不解之缘,也才刚刚开始。

“意外”成为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老年栏目《夕阳红》,我是主持人……”

电视荧屏前,伴随着充满亲和力的声音,一位端庄自信、举止从容的女主持人形象映入观众眼帘。

黄薇被誉为“老年人之友”,驻守在《夕阳红》栏目已有多年,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可成为一名优秀央视主持人,对于黄薇来说,算是人生一个小意外。

受到从事外交工作的父亲影响,高三那年,她定下了一个目标:报考外国语学院,以后当个女外交家。

然而就在这时,阴差阳错的事情发生了。

备战高考之际,北京广播学院到黄薇就读的北京市第五中学提前招生。由于多次在学校活动上主持崭露过头角,她便被校方推荐了过去。

抱着试试看的念头,黄薇竟一路通关初试、复试、文化课考试,在几千名应试者中脱颖而出。

高中还未毕业,就已经成为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一名学生,从此走上一条她不曾想过的路。

1987年,中央电视台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录了像,作为挑选电视播音员的材料。播音系美女如云,黄薇认为自己相貌平平毫无亮点,录取的几率渺茫。

于是,她做了两手准备,又拿着自己毕业时的录音作业,来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毛遂自荐。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面试结束后几乎已被北广确定录用。

与此同时,她仍在期许着中央电视台那个还未定论的结果。

出乎意料的是,当时黄薇竟是班里唯一被央视录用的女生,而电台透露录用原因很简单:气质好。

主持生涯正式开启,黄薇先后主持了少儿节目《天地之间》、法治节目《社会经纬》等。

而最终的转折点,还是在《夕阳红》上。老年节目《夕阳红》为沈力老师物色接班人时,黄薇幸运地接到了这一棒。

在她主持下,《夕阳红》拉近了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她也用真诚与善良打动了无数老年人的心。

1998年,34岁的黄薇因为这档节目红遍大江南北。就在这一年,一位大人物的出现却又让她的事业有了重大转变。

跨界演戏

一天,黄薇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这通电话令她颇感意外。中国影视造型第一高手王希钟竟致电推荐她拍摄一部电影,而且还是主角。

原来,当时北京电影制片厂正准备筹拍电影《李知凡太太》,为选角大伤脑筋: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化名李知凡,李知凡太太也就是邓颖超。该片是“邓颖超”第一次成为影视作品的绝对主角,但试了几十位演员都不够理想。

正当大伙为难时,王希钟给出了答案。他激动地向剧组打来电话:“李知凡太太找到了,她就在《夕阳红》主持节目。”

王希钟向来看人十分准,联系好黄薇后便又立马告知了剧组,而剧组更是立即联系试镜。

当黄薇卸去主持人的浓妆后,素颜引起人群喧哗,和邓颖超确实长得颇为相似,加之谦逊平和、睿智豁达的气质,更是尤为相像。

王希钟也亲自到现场为黄薇化妆,妆后大家又说: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毫无悬念,黄薇被选定为邓颖超一角,但此时她却失去头绪。“自己身为央视主持人,没有演过戏是一回事,最主要的是按规定自己是不能去演戏的。”犹豫之下,她将这一经历告诉了台长。

没想到台长不仅没有反对,还鼓励黄薇去做:“如果你真的能够饰演邓颖超,这也是咱们中央电视台的光荣。”

黄薇终于放下心中负担,决定跨界饰演“邓颖超”。

一时间,中央电视台许多同仁得知黄薇饰演邓颖超这一消息,恍然大悟:“噢——像!还真像!”而对于此次黄薇将要去演戏,大家也无不支持。

在十几天的准备时间里,黄薇赶紧找来了《邓颖超传》,还有一些有关的史书、史料,去琢磨真实的“邓颖超”,而剧本,更是被她翻烂。

“对于表演,我可以说是一张白纸。我要用真感情去‘真听,真看,真感觉’剧中的故事,去再现剧中的人物。”

演戏前,黄薇已是“呕心沥血”,而在电影拍摄期间,她比剧组其他人员也更为忙碌。

因为《夕阳红》是一档日播节目,所以黄薇在拍摄电影的同时,还要兼顾《夕阳红》节目录制,只能在剧组和电视台之间来回奔波。

据黄薇回忆,在电影拍摄期间基本是两点一线的状态,白天在剧组拍摄电影,晚上八点赶回电视台录制节目,第二天凌晨五点又要赶到剧组化妆、拍摄。

黄薇感受到拍电影与作电视节目相比太费时间,开玩笑道:“一个镜头要走好几遍,拍摄周期太长,有点‘浪费青春’。开始时还有点不习惯,好在现在已经适应了。”

为了这部影片的拍摄她掉了八斤肉,对此所付出的艰辛,她倒觉得“挺刺激”,是演播室里难得体验的一种经历。

“邓颖超”专业户

历经艰辛,黄薇的戏份终于杀青。不久后,《李知凡太太》亮相荧幕。

当“邓颖超”出现在观众面前时,“逼真”是最多的评价。

黄薇饰演的邓超颖,大为成功,一些重大历史题材的摄制组也纷纷找上门。

于是也就有了后面的《相伴永远》《红岸》《日出东方》《长征》等影视剧里的“邓颖超”。

黄薇说:“我每演一次邓颖超,心灵都会得到一次净化。”

在《长征》里,黄薇的戏大都是在四川阿坝深秋的风雨中拍摄的,她跟着剧组在当年长征路上的风雪泥泞里爬滚摔打。

为演出衣衫褴褛、病体虚弱的“邓颖超”躺在担架上,黄薇衣服被冰冷的雨水、泥水湿透,嘴唇冻得发紫,身子打颤。

有一场戏表现“邓颖超”陷到沼泽,泥水涌进了黄薇的口、鼻、耳朵,“那是一种与死神拼争的感觉。”黄薇是这样形容的。

期间,导演也于心不忍,甚至多次与编剧商量为黄薇减掉一段沼泽地里的戏,但编剧没有同意,黄薇便咬着牙拍完了《长征》。

此时已是黄薇第五次饰演邓颖超角色。在一次次艰苦中,黄薇也体会到了动荡、艰难、大浪淘沙的革命洪流,对这一角色越发的热情与投入。

2003年,非典最为肆虐的时期,黄薇进行着《延安颂》的拍摄,和陕北的黄沙、小米、馍馍、窑洞交往了很久一段时间,回报却少的可怜。

但黄薇没有任何怨言,甚至在《延安颂》杀青后,就马不停蹄赶赴江西老区,开始另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邓小平》的拍摄。

导演说,这就是延安精神的现代意义,红色在黄薇身上有了生动的体现。

截止2022年,黄薇共拍摄了28部饰演“邓颖超”的作品。可以说,她承包了大小荧幕所有“邓颖超”的角色,成为了一名“特型演员”。

为老年人做更多贡献

黄薇在特型演员的道路上风生水起,但也没有停下主持的脚步。

在历史人物的扮演中,黄薇对于面向老年群体的《夕阳红》节目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她表示,邓妈妈为党的宣传工作奋斗了一生,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之下,作为党员的她也在试图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做一些份外工作。

身为老年节目的主持人,黄薇开始期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我们的父辈曾经披荆斩棘、满腔热血地报国,如今,他们步入老年,需要年轻人在敬老爱老的路上更加用心、尽心。”黄薇觉得自己需要跳出节目,责无旁贷地做更多的事。

2020年夏天,一档为老年人打造专属舞台的节目《乐龄唱响·全国老年合唱大赛》暖心播出。

黄薇独立担纲着制作人,她把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首位,透视中国老龄群体的丰富生活和精神世界,展现新时代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传递出的浓浓家国情怀,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荧幕之外,黄薇为老年人服务的脚步也从未停止过。她连续5年,到偏远地区的敬老院看望老人,平均每年走访25家敬老院,探望近3000位失能失智、五保老人。

她会事先与院长沟通,问清楚老人的需求,然后再去挑选产品。“服务到每位老人心里”,是黄薇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对于别人如此,对于父母,黄薇更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女。

父亲脑中风偏瘫时,她守候床前,喂饭盥洗,按摩陪伴,毫无怨言。

“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不信,我就要让老爸知道,久病床前有孝子。”这话说得容易,做到不易,黄薇做到了,她在台上台下,台前幕后,别无两样。

说到自己的女儿,老两口总也合不拢嘴,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妈对黄薇的孝顺赞叹不已。

2021年,黄薇家庭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家庭”。黄薇“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也打动了许多人。

“我是个容易知足的人,并不是不思进取。‘平平淡淡才是真’,我可以演戏,但我对名利没有奢望和追求。我常想,只要条件允许,我会把一生都献给《夕阳红》和父母以及诸多老年朋友们。我有一个心愿,退休以后,办一个敬老院,就是和别人合着办也行。在我老的时候依然可以服务于社会上的老年朋友,我觉得,那种幸福和快乐是难于言表的。”

时至今日,黄薇仍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守候着最美夕阳,是当之无愧的国民榜样!

参考资料:

红色家风亲人讲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黄薇:根植红色血脉,守候最美夕阳》中国妇女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夕阳红   周恩来   延安   中央电视台   剧组   老年人   夫人   太太   主持人   老年   央视   角色   节目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