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轮明月 护空天安宁

乌云很快在头顶蔓延开,风雨欲来。山顶电铃急促响起,雷达操纵员随即关机断电,以保设备安全。

这是站里应对雷电的常规操作。海岛夏季,强对流天气不少,雷达兵要随时应对大风、雷雨天气,要是遇上台风天,要做的准备工作更多。

从1954年移防至今,南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官兵接力驻守,作为“南粤前哨”担负着守望长空的神圣职责。

又是一年中秋来临,年轻官兵们仍不忘“过节如过关”使命,南方+记者走进雷达站,探访他们守望南疆空天安宁背后的故事。

节日坚守岗位

祖国的“千里眼”

阵雨淅沥下着,山上的一切都被包裹在浓雾中,包括巨大的球形防风罩,近处绿植在风雨中飘摇。

这是整个海岛的制高点,只要一下雨,山顶仿佛身处云端。

到了夏季,强对流天气增多,雷电也来得更频繁。3小时过去,雨停了,雾逐渐散去,装备通电,继续做好值班。

雷达兵大多驻守在高山或是海岛,“分秒不断”紧盯空情是他们的日常。

站岗执勤

在雷达方舱内,操纵员紧盯方寸显示屏,回波信号不断闪烁。雷达站担负着对空警戒侦察的任务,即监控空中范围内有关目标,测定其方位、距离和高度等参数,24小时不间断。

“某批目标高度突变,疑似敌情。”这是一片没有硝烟的电磁战场,不明空情不时来临。

“迅速调整参数,严密监测,连续上报情况。”雷达站指挥室的指令立即下达。

一时间,各个岗位节奏一下紧张起来,持续跟踪掌握目标实时状态,指尖在键盘的敲击声迅速。

很快,在各方密切配合下,不明空情成功处置,方舱、指挥所恢复如常,只剩下风机和鼠标点击声音。

每天,雷达站都要处置空中特情。此外,他们也要保障航空兵部队的训练飞行以及航空管制。

1966年,雷达站就曾因为及时处置一次敌情,操纵排荣立集体三等功。

“雷达兵也被称为‘千里眼’,我们搭建的是一个覆盖海空的预警情报网,编织出一副滴水不漏、密不透风的‘天网’,不管白天黑夜随时紧盯。”雷达站站长张奇之说。

海风不断吹来,山上多了些凉意,雷达站的战备值班24小时不断。

给家人打电话聊家常

和大风雨雾为伴的海岛生活

海岛生活,要常常经受大风、雨雾、雷电的考验。

老班长黄杨是雷达技师,语速很快,他要每天上机检查、维护设备和雷达状态,保障装备正常运转。

2013年士官学校毕业后,黄杨到了站里,一待就是9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再熟悉不过。

黄杨说,刚来的时候,营区可以用“破破烂烂”来形容,新家属区还没建,篮球场原本都是草地。那时候,俱乐部、台球室、阅览室就是所有可以去的地方,要是想室外活动,就只能到草地踢踢球。

而每年的1月到6月是雾季,这段时间雷达站很长时间都被浓雾包围,“半年大雾弥漫不见天”是真实写照,衣服洗了都湿漉漉的没法干。

台风天的挑战更大,为了应对,官兵们把床特意换成了木制,玻璃都是双层防风,不过,大自然的威力还是难以完全抵御,上山途中路边的凸面镜就被刚刚过去的台风吹倒过。

维护装备

他从老班长那里听过,最严重的一次台风是在2008年,那次超16级的台风,直接把天线罩吹坏,还把避雷针拧成了“麻花”,站里停水停电,上山的路也断了。

2014年黄杨和女朋友领证结婚,2015年妻子来探亲的时候已经有家属区,不过没有空调、桌椅,只有简单的床铺。

妻子也和他提过,不习惯这样一直两地分居的生活,想让黄杨符合转业年限就回老家,但他坚持下来了。

“部队培养了我,送我上学,让我学了一门技术,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能干多久干多久。”作为雷达技师,从头起步到能担负值班保障,至少要学个1年时间,慢的话要2年。

2020年,带黄杨的班长转业,新人也刚接手,担子一下落到他身上,黄杨想着,不管以后走不走,怎么着也得把手底下的2个徒弟先带出来,这是一代代雷达兵的传承。

业务上,黄杨很严格,他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带出来合格的兵,“我也经常和他们说,要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及时传递空情出了问题,那就是你们工作的失责。”

节日不忘战备

进入营区,用石头在斜坡草地堆成的标语显眼,迎面巨石矗立,雕刻着“南疆千里眼”几个鲜红大字。

一早,天空放晴,山顶太阳直射,光线明亮起来,山间仍萦绕薄雾,依稀看到远处海面和船帆。

在指导员沈杰眼里,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时,那种万里无云、一片海景尽收眼底的样子会让人心情顿时明朗,等到西边落日,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的画面,也让人难忘。

节日坚守岗位

雷达站远离旅机关200多公里,很多人从当兵第一天踏入营区开始,到最后离开,都在这不到10亩地的山头度过。

沈杰说,随着军队基层建设的不断改进,雷达站条件好了很多,不仅通了自来水、市电,还建了灯光球场、健身房、台球室、军营唱吧,大家的生活也更丰富多彩。

到了夜晚,山脚下霓虹闪烁,各色灯光与山上的寂静对比强烈,山上的一切都融于夜色之中,天地间仿佛安静得只能听见虫鸣声。

那是和营区截然不同的世界。湛蓝大海、阳光沙滩,作为国家5A级海岛景区,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旅行高峰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

“过节就和过关一样,这是每个人都拧紧的弦。”沈杰说,作为南粤前哨雷达站,他们全年都保持着高度戒备的值班状态,各项战训任务十分繁重,但官兵依旧时刻保持着“战争在今夜打响”状态,坚守岗位。

“我们作为祖国空防的‘千里眼’,是预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电磁波化作利剑,做好蓝天界碑的守望者。”沈杰说。

9日下午,连队开始放中秋假期,黄杨和战友们也到连队的唱吧练练嗓,中秋节这天,连队还会组织会餐、烧烤。

黄杨是梅州兴宁人,中秋节的前一晚,他收到了连队发的家乡蜜柚,给家人打了个电话。黄杨和妻子在电话里聊着家常,这个中秋虽然又不能和家人团圆,但思念一样不减。

【策划】胡念飞 王海军

【文字】曹嫒嫒

【摄影】金镝

【海报】张昶

【通讯员】沈杰

【作者】 曹嫒嫒;金镝;张昶

前线速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南疆   操纵员   南粤   雷达兵   海岛   天安   雷达站   家属区   千里眼   连队   营区   雷电   台风   明月   岗位   状态   天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