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邓小平谈接收香港:若英方拖延,直接部队开入,一锤子砸死

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内灯火通明。

23时42分,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正式开始。

当不久后,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缓缓升起的那一刻,不管是在现场,还是通过电视收看直播的中国人民都泪目了。

时隔156年5个月零4天,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夺走的香港,终于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人们在激动、欢呼的同时,心头也难免地泛起了一丝遗憾。邓小平同志,这位为香港回归而呕心沥血的老人,最终还是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天······

游子何时归

自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后,就开始思考如何收复香港主权的问题。

早在1949年时,我们就有了解放香港的能力,但为了保留一个对外联系的窗口,才让香港保持现状。但也同时声明,我们不承认英帝国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将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

这个“适当的时机”很快就来了。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新时期的三大任务之一为“实现祖国统一”。英国政府很快就收到了信号,专门派遣香港总督访华,想探听中共中央的真实意图。

当时,英国人还保持着妄想,想要延长1898年和清政府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继续“租借”新界,香港其他地方则不在讨论范围,因为那是“永久割让”的。

邓小平这边的态度也很明确,1997年将包括香港、九龙、新界在内的整个香港全部收回。他还直言:

“在中国,不管哪个人当政都不会同意新界延长租期。而且一建国我们就否定了关于香港的不平等条约,不承认这个条约。卖国的事谁也担当不起。”

此时的英国早就不是当年全球布武的日不落帝国,想要通过武力逼迫先后战胜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中国屈服,显然是痴心妄想。

也正因此,当1982年邓小平对来访的英国前首相希斯表示:“如果可能,我们愿意同贵国政府正式接触,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现在是考虑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了”时,撒切尔夫人决定亲自上阵,于当年的9月份访问中国,会一会邓小平这位“钢铁公司”。

就在三个月前,英国凭借着坚船利炮成功赢得了马岛战争的胜利,欺负南美小国让撒切尔夫人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觉得自己挟胜利余威和中国谈判,一定能让中国屈服。在正式访华前,她还大言炎炎的宣称:“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有效”。

9月24日,戴着珍珠项链,穿着蓝底红星丝质西装裙,脚上踏着一双黑色高跟鞋的撒切尔夫人提着手袋步入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看到了笑呵呵的邓小平同志。

撒切尔夫人见到邓小平之后,意有所指的称自己作为“现任首相”访华,见到邓老很高兴。邓小平参加革命几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开口让她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英国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认识的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寒暄过后,步入正题。

撒切尔夫人上来就先声夺人的要求中方,“必须”遵守有关香港问题的三个条约,还说“条约虽然写在纸上,但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除它存在的事实。”为此她提议,1997年之后英国继续治理香港,香港的主权则属于中国。

撒切尔夫人的这个提议,邓小平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明确告诉她:“主权问题不容谈判,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对于邓小平的坚持,撒切尔夫人并不能理解,身为帝国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她自然不会共情被强加不平等条约的中国人民的屈辱,还想要说什么,只见邓小平挥了挥手:

“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为了夺回谈话的主动权,撒切尔夫人在之后甚至还威胁邓小平,称中国如果执意收回香港,将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对于撒切尔夫人的威胁,邓小平表现得比她还强硬,说在这15年过渡期(1882——1997)如果香港发生了严重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重新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香港弹丸之地,一旦中国大陆真的以武力解放香港,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也只能自认倒霉,根本没有反应时间。深知这一点的撒切尔夫人,最终也只得接受了邓小平的“通过外交途径磋商香港”提议。

原本想着逼迫中国屈服,结果自己却在邓小平面前毫无招架之力,从人民大会堂北门出来后,精神恍惚的撒切尔夫人下台阶时不慎失去了平衡,直接栽倒在了地上,此事也成为了载入史册的名场面。

驻军风波

撒切尔夫人离开后,中英之间很快就围绕着香港问题展开了秘密磋商。不过,双方的分歧实在太大,一直谈到了1983年年初都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中方要收回主权和治权,提出香港的制度可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不变。而英国人则一边坚持“三个条约”有效,一边称可以“主权换治权”,就算让步,到时候也应该是“中国是董事长,英国是总经理。”

眼见英国毫无诚意,邓小平专门代表我国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

“中国将在不迟于1984年9月以前,单方面地宣布收回香港的决策和对香港的政策。”并再次重申了和撒切尔夫人会面时说过的“如果过渡期间发生大的波动,中方将不得不考虑改变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眼见中方似乎是认真的,英国人也收起了这方面的小心思,认真地和中方代表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了谈判。然而,在谈到驻军问题时,却出现了意外。

我国既然要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自然有权力往香港派驻部队。英国人对这一点倒是没异议,但是,他们却以“驻军会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损害香港的‘高度自治’”为由,一再表示希望中方慎重考虑此事,不要真的往香港派解放军。

时任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还曾对邓小平言:“中国有责任保卫香港,但不见得非驻军不可,和平时期可以不驻军,只是遇到外部危险时,才由中央政府派兵去香港。

为了这事,两国代表在谈判桌上前前后后谈了好几个月,还是没有谈出什么结果来。

一转眼1984年5月到了。

在当年的两会召开期间,香港媒体专门派来了一些难缠的记者前来内地“摸底”。只要是中共高层会见香港各界人士的场合,这些记者就会想方设法地凑过来,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阵提问。

在这种情况下,耿飚副委员长就不慎遭了这些香港记者的道,出了一个严重的纰漏。

当时,有一名记者别有用心地问耿飚:“香港老百姓怕驻军,你们中央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驻军?

耿飚对这方面不太了解,这记者的话又很明显是一个陷阱,这种情况让他骑虎难下,只得含糊其辞地表示:“我们可能不一定驻军吧,解放军不需要进驻香港,港人也可以不付军费。

唯恐天下不乱的香港记者一听耿飚这么说,顿时如获至宝,第二天就在报上发表文章称:“中共前国防部长说,中国将不派军队进驻香港”。

因为这一个小小的纰漏,中国政府陷入了很被动的地位。当邓小平知道此事后直接发了火,直言:“他有什么资格对记者说那样的话?

为了尽快消弭这一起风波,邓小平决定过会儿会见港澳代表时跟他们讲清楚这件事。

按照相关规定,邓小平接见代表时,记者们只能站在一条红线外拍照,拍完照之后有序离开,严禁说话。

这天,当记者们拍完照后准备按照惯例离场时,邓小平却出声将他们叫住了:“你们等一等,我有话要说。”

之后,邓小平当着记者们的面,第一次公开谈了香港的驻军问题:

你们出去给我发一条消息,就说耿飚,耿飚讲这个(香港可以不驻军)是胡说八道。你们给我辟个谣。”说着,邓小平的声音重了许多:“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没有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领土!

邓小平发表完讲话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公开澄清了党中央在驻军方面的立场。如此一来,那些到处造谣中央政府不打算在香港驻军的香港媒体自然偃旗息鼓,第二天就发表头版头条:《邓公宣布在港驻军》。

邓小平这一发火,把英国人给吓到了。英方谈判团的首席代表、驻华大使伊文思专门约见中国谈判团团长周南,结结巴巴地说英国对邓小平发火这件事很“关注”,想请中方慎重考虑驻军的事。

周南毫不客气地告诉他,我们在香港驻军就是在合法的行使主权,让伊文思回去告诉英国政府,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

部队开入,一锤子砸死

邓小平发了一通火后,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谈判果然顺利了许多。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国际社会风云突变,英国人又开始在香港问题上作起妖来,在我国驻军问题上设置了诸多的障碍,妄图使中国政府不能直接对香港进行统治,以保持自身在港影响力。

涉及到主权问题,邓小平和党中央的态度十分的坚决,寸步不让。1989年1月,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指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召集会议,研究驻军方面的问题。

经过多次开会讨论后,军委终于拿出了一个章程:“1992年制定出方案,1993年组建开训,1994年至1996年组建训练完毕,1997年进驻香港。

1992年10月,刘华清拿着拟定好的《解放军接防香港方案》来到了邓小平的办公室,询问他的意见。

邓小平仔仔细细地看完一遍之后,只批了两个字:“软了!”

原来,刘华清的这个方案虽然不错,但光考虑了和平接收香港,却没考虑英国人会不会配合的问题。邓小平因此语重心长地跟刘华清说道:

“第一,军队的香港接收方案只有和平接收方案,没有武力接收方案,不行。

第二,1997年7月1日,香港必须收回。不管英方用什么接口拖延,如果出现拖延回归,解放军就开进香港,一锤子砸死!”

邓小平的这番话,让刘华清如同醍醐灌顶一般,明白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在当年10月26日新一届军委班子组成后的第一次会议上,他专门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强调:

“要采取杀鸡用牛刀的办法,一锤砸死,不能拖拖拉拉。”当前解放军要完成的第一项重大任务,就是“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我国政府按时对香港行使主权。”

他没能看到香港回归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的最大愿望是活到一九九七年,因为那时将收回香港,我还想去那里看看。

当邓小平的这一个愿望披露之后,香港各界人士都纷纷表示,希望邓小平来港之旅能够尽快成行。邓小平上回去香港还是1931年2月的事,那时候的他才27岁。一转眼他已经年过9旬了。

可惜,邓小平同志最终还是没能等到那一天。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因帕金森引起的并发症在京逝世,享年93岁。

邓小平逝世131天后,香港回归。

1840年,英国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以屈辱的姿态进入了近代。被割让的香港也成为了几代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156年后,中国以昂扬的姿态,从再也傲慢不起来的英国人手里接回了香港的主权,这一刻,永铭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撒切尔   香港   新界   英方   驻军   英国   锤子   英国人   主权   中方   中国   夫人   部队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