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小牛电动车,追求个性应该在合规的框架内

“进入电自2.0时代,电动车也可以千人千面”,主张彰显个性的小牛电动,正在尝试给车主提供更多个性化表达的空间。近期,小牛电动发布新产品,从涂装到配饰,处处彰显着其他电动自行车所不具备的个性化特点。

个性化,是自我态度的表达,更贴合年轻群体的表达偏好与自我认知,但无论如何,追求个性应首先确保安全合规。显然,“非法改装”并不在合规的范围内。

据南都·奥一合规研究院调查,在众多电动自行车品牌中,小牛电动车车主的改装热情较高。在小红书上搜索“小牛电动车”、“改装”等关键词,可以看到各种小牛电动车的“改装清单”、车主上传的改装案例与经验等。在线下“电动车一条街”,也有专门主营小牛电动自行车改装的改装服务店铺。

对于小牛电动车改装,网友也见怪不怪,并笑称“十台小牛九台改”“小牛不改不如推落海”。更有甚者,为改装数千元购入的小牛电动车,花费了上万元,可见非法改装的“疯狂”。

在小牛电动的官网上,有不少独特外观设计的小牛电动自行车照片,而照片多是由“牛油”(小牛爱好者群体之间的称谓)拍摄并上传,其中不乏一些疑似已经过改装的车辆,无形中更助长了改装的歪风。

作为企业,理应从源头上压缩用户非法改装的空间,提高非法改装的技术难度,同时,企业亦有义务作出合理警示,让用户知晓非法改装的危险性,切不能纵容用户肆意改装。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失控、自燃等意外频发,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车辆进行过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本质上是交通工具,对电动车性能、速度等进行大肆修改和加装,不仅违反了新国标规定,还为交通安全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擅自改变电动自行车的外形、结构、重量、速度,更改原厂控制器或更换大容量电池,将使车辆安全性能大幅下降,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目前,全国各地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陆续发布“禁令”,并不是为了限制个性的宣扬,而是为了保障市民骑行安全。改装行业无序、散乱,游走在法律之外,缺乏规范管理与技术保证,在如此情况下追逐的“个性化”既昂贵又危险,不应成为一种“潮流”。

奥一新闻评论员 林思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小牛   电动车   在线   个性   车主   电动自行车   群体   车辆   性能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