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叛逃”格力投奔飞利浦 徐自发面临三道难过的“坎儿”

“不做格力了,转做飞利浦。” 格力电器河北地区原总经销商徐自发在参加活动时的高调表态,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媒体报道称,格力电器已经停止向原河北经销商供货,新授权经销商渐渐浮出水面。

面对徐自发此举,有股民在股吧留言称,“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也有人说,这是典型的卸磨杀驴。自1999年开始,徐自发担任河北新兴格力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6月至2017年,曾任格力电器董事。可以说,徐自发的成功与格力电器的高速发展息息相关。放弃合作20多年的“伙伴”,投奔飞利浦空调,无非一个“利”字,但这样高调的“叛逃”,恐怕会让徐自发面临三道难过的“坎儿”。

第一,得意忘形下的“高调表态”,或将带来更大的销售压力。徐自发曾被称为格力经销商“五大诸侯”之一,自视甚高。他的高调表态,无非是想向行业证明自己,并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在业界看来,作为格力电器“老将”,背靠格力成熟的技术、产品、渠道、市场,徐自发的高调“叛逃”,相当于带着“老东家”的资源,抢夺“老东家”的饭碗,为众多同行所不齿。

跳得越高,摔得越惨。一个人离开的方式,往往会影响到其未来的发展。徐自发高调“倒戈”,格力电器已经停止向河北经销商供货,断了他吃“回头草”的可能性,也给了其他经销商一个提醒。短时间内,行业与渠道合作伙伴都会冷眼观察,“不管河北总经销商怎么换,未来都是要继续做格力的呀”。不少经销商如此表态。可以预判,徐自发的“得意忘形”将给其带来更大的压力。

媒体报道称,飞利浦空调业务于2019年在国内出道,目前由上海飞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飞荔”)承接了飞利浦空调中国市场的主要业务,徐自发是上海飞荔主要持股人之一。然而,相比格力电器,飞利浦空调体量微不足道。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6月,按全国线下空调销售额排名,格力份额为30.59%,飞利浦不在前20名中,即份额低于0.03%。徐自发想通过“倒戈”飞利浦抢市场份额,难有好结果。

第二,与中国自主创新发展大势相悖,恐难获得市场认可。成立于1891年的飞利浦,是荷兰电器巨头。沿用飞利浦品牌的“飞利浦空调”尽管与荷兰毫无关系,却用“进口品牌”身份宣传造势。不过,提及飞利浦空凋,众多消费者表示“没听过”“感觉不如国产的靠谱”“不会选购”。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离不开自主创新。格力电器多年来一直是自主创新企业的代表,成长为中国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徐自发弃“中”投“洋”的做法,与中国自主创新发展大势相悖,恐怕也难以获得日益认同与支持民族品牌的消费者认可。

第三,“贴牌”品质难保障,跟不上消费升级步伐。在网上曾有人将飞利浦戏称为“家电界的南极人”,形容其大规模对外品牌授权收取授权费的做法。飞利浦空调目前由美博空调贴牌代工并负责运营,主要通过性价比产品获客。徐自发投奔飞利浦,无非是认为凭借飞利浦的品牌授权和自身的经销网络,能带来相应订单,但他忽略了,“贴牌”产品暗含风险,难以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

过去,洋品牌凭借技术实力和优越性能,引领了消费潮流。但“贴牌+代工”生产准入门槛低,满足于来料加工模式,不追求产品技术创新,甚至连产品品质都无法保证,始终处于产业链末端。近年来,由于产品品质问题,飞利浦家电已成为中国质检部门“黑名单”上的常客。与具备多项核心技术专利的格力空调相比,飞利浦空调空只不过是“假洋品牌”而已,毫无核心竞争力。徐自发的出走,实在非明智之举。

消费升级背景下,国货的崛起让产品的竞争从品牌回归品质。中国消费者早已不再迷信“洋品牌”,而是更看重产品的个性化、品质化、数字化。在直播带货、无接触配送等创新加持下,“国潮”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成为消费新趋势。作为理智的经销商,应该正确判断行业风向,积极推动消费升级。

销售压力大、市场不认可、品质难保障,摆在徐自发面前的三道“坎儿”,他终究能不能迈过去,我们拭目以待。对于格力而言,经销商的倒戈是其销售模式转型中的阵痛,格力电器需要迅速调整策略,用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去稳固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飞利浦   高调   坎儿   河北   中国   品质   经销商   空调   电器   品牌   产品   徐自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