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肩膀

据有关团队研究结论表明:一直在孩子幼年时段陪护的母亲,对孩子数学能力影响较大。那么,从这个结论进行推理,是否意味着母亲陪伴孩子幼年时期制约了孩子的语文能力呢?

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理论依据。因为,贡献母爱的妈妈陪伴孩子的时候,在孩子面前的语言表达可能过于饱和(疼爱类更多),以至于产生超限效应。一方面,母亲表达或许细腻,取代了孩子语言思维发展;另一方面,母亲语言泛化,让孩子产生心里逆反。

不信,我们了解到很多孩子总会对妈妈说——你真烦人!

心理学家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解决策略,首先就是母亲多问孩子一些为什么;面对孩子问的各种问题,尽量不要正面回答,而要鼓励孩子或引导孩子去求证。再说了,妈妈代替孩子回答,你会发现孩子还会问同样的问题,这说明取代回答对孩子语言思维的作用不大。如果是指导孩子探究性自己解决问题,孩子基本上是不会重复同样问题。

第二,母亲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发表定性意见(比如,这花太美了),而要启发性评价(比如,孩子你觉得这花儿美在哪儿呢)。

第三,母亲要给孩童提供一些优美的朗读材料时,示范读时要读得有滋味,富有语调变化,感情色彩要浓。让孩子感觉妈妈非常努力,感觉朗读材料惹人喜欢。母亲读正确、读流利和读出感情以及语调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对孩子阅读兴趣和语言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母亲   幼年   语调   结论   肩膀   面前   思维   感情   妈妈   语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