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重,经常疲劳乏力?中医1个健脾方,根源祛湿一身轻

门诊中,经常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感觉头晕头痛,腰背酸痛,胸闷气短,很容易累,没精打采,食欲不振,情绪不畅等症状,然而,去医院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实上,这些症状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典型表现。长期出现这些症状大家一定要重视,此前人民日报也发文称“从疲劳到癌症只需4步:轻度疲劳→深度疲劳→重要脏器内部变异→诱发癌变”,长期疲劳不重视,可能会导致身体器官的损伤,也即中医所讲的“劳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诱发的疲劳乏力等周身不适呢?



经常疲劳乏力,可能为湿邪侵袭所致!


湿邪,也即大家经常讲的“湿气”,属于一种很常见的致病因子,《温病学》中就指出湿为粘腻之邪,而能使气机不利。


简单来说,湿气就好比浓痰,它是黏腻的,粘在喉咙上,会影响我们说话、进食,而湿气存在于体内,则会影响身体内气机的运行。打个比方,气机就好比池塘的水流入流出,池塘有水流入流出,才能保持较为干净的状态,如果水流入流出受阻,池塘里面的水就会变成“死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池塘就会发臭。人体内气机运行受阻,人体也会变得倦怠赖动。在《温病学》中也提到,湿热伤人,身重酸楚,懒于活动,明确指出湿邪可以与热邪结合,导致身体困重酸楚。



那么,湿邪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湿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类为外湿,即外界环境的湿侵袭人体而来,比如长期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人体就会很容易被湿邪侵袭,导致周身不适。


另一类是“内湿”,主要为体内与水液运化有关的脏腑功能失常,其中以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为主,导致水液停滞,聚而生湿生痰。《素问·集注》曰:“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以生养肌肉,故主肉。”指出脾胃为后天之本,四肢肌肉皆有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濡养,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则进而导致水谷精微化生不足,四肢肌肉得不到足够的濡养而出现身体倦怠乏力等症。



健脾化湿消疲汤,摆脱疲劳乏力困扰!


正如上面所讲,湿有外湿和内湿之分,而湿气也常常会诱发各种症状,因此,祛湿需要结合个体情况一人一方,根源除湿。李秉杰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特别是对于很多病情反复久病的患者而言,其中的证候都是较为复杂多变的。


比如湿热困脾或脾虚湿阻的患者,临床上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困倦多寐,手脚困重,周身酸痛不适,头重如裹,胸脘痞闷,食欲差,大便溏薄,舌胖、苔白腻。或者伴有低热,淋巴结红肿疼痛,口苦,咽干,苔黄腻等。针对这一类的情况常常需予以清热化痰,健脾除湿治疗。


又比如脾肾阳虚夹湿的患者,多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㿠白,肢软无力,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嗜睡困倦,易汗懒言,宫寒不孕,耳鸣,听力下降,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无力等。因此,需结合实际的症状、病程、年龄等多方面的因素整体辨证,方能从根源改善慢性疲劳。



病案分析


陈先生,36岁,因“近1年来神疲乏力”前来就诊,自述经常出现神疲乏力,注意力难集中,遇事易惊,心慌心悸,饮食无味,早上起床时口干口苦,腹胀,睡眠不踏实,便溏,尿黄。观其舌可见舌质淡白,边有齿痕,舌苔黄腻;面容见面色萎黄。根据症状表现、舌象等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兼湿热内蕴。自拟健脾化湿消疲汤:


陈皮、法半夏、胆南星、白术、白扁豆、石菖蒲、佩兰、砂仁、建神曲、茯苓、泽泻、黄柏、黄芩、车前草、柴胡、郁金;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二次服。


后经二诊、三诊,根据病情改善情况,适当调整组方,药后陈先生自述诸症悉除,随访半年,陈先生自述精神、体力状态均较佳,已无慢性疲劳等症状。



在这一案例中,湿热是导致患者神疲乏力,注意力难集中,食欲差,腹胀,便溏及尿黄的根源。而心脾两虚,心失所养,则致心慌心悸、健忘、遇事易惊。辨证属于虚实夹杂之证,其中心脾不足为虚,湿热内蕴为实,因此在治疗时应先祛邪后扶正。


方用陈皮,法半夏,白术,辛温燥湿;白扁豆,石菖蒲,佩兰,砂仁芳香化湿以醒脾;黄柏,黄芩,胆南星苦寒燥湿;车前草,茯苓泽泻清热利小便;湿邪碍气,故柴胡、郁金行气;建神曲消食开胃。后根据陈先生的症状改善等情况,辨证加减用药,治疗一段时间后,陈先生睡眠不踏实,心慌心悸,遇事易惊,神疲乏力等症状均消除。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湿气   佩兰   南星   黄柏   乏力   疲劳   湿热   疲乏   池塘   根源   症状   体内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