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喜丨我的越南朋友


我的越南朋友

孙德喜

2005年11月26日晚,到湄公河参加一个会议组织的旅游回来后,乌汶皇家大学在一家饭店请吃饭。与我们相邻而坐的是来自越南的代表。举杯相碰后,我们相互认识了。其中有两位特别热情,他们不仅给了我名片,还将他们的本子递给我让我签名留念。我看那名片:一位是LE THI XUAN LIAN (李提宣莲)女士,另一位是THAWEE(他威)先生。李提宣莲女士,大约40岁的年纪,热情大方,主动与我握手,并且多次与我打招呼,表示欢迎我去越南,在皇家大学文化艺术大楼门前送了我一盒越南产的速溶咖啡,实在令我感动。

他威先生与我邻座,他递给我名片后要我音译成汉字写在他的本子上。他看到将他的汉字名字写作“他威”,他非常喜欢,并且要我写大一些,自己又练了起来,显然他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他还将我的名字译音用越南语写了出来,可惜我没带本子,而且没有记住,确实有点遗憾。

在我教的学生中,就有一位来自越南。刚刚见到他时,我问他的汉语名字,他说没有,我便问他的英语名字,他写出的是“Panya”,于是我根据这几个字母,给他起的汉语名字就叫“潘亚”。上了两三次课之后,他和我闹熟了,便问我是否会下中国象棋。他的问话中汉语夹杂着英语。我感到很惊讶,在这异国他乡,居然还有人对中国象棋感兴趣。我本来就是一个棋谜,尽管棋艺不怎么精,常常做了人家的棋篓子。所以,他一问到下象棋的事,我就来了兴致,问他是否也会下象棋。他说他不仅会下棋,而且还备有一副中国象棋,真是太好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就住在我的附近,站在我的窗口可以看到他宿舍的门,径直算起来,从我的房间到他的住处不过二三十米,就是绕过一个院子,也就100多米,这给我们常常切磋棋艺带来很大的便利。

以往我在乌汶街上下棋,常常要跑差不多两公里,现在不用跑了。他一有时间就打电话给我,要与我下几局,可以看出他的棋瘾与我一样大。最初与他下棋,觉得他的棋艺并不怎么样。可是,下了几次以后,他的棋艺大有长进,竟然与我势均力敌,不分上下。可见他还是十分聪明的,很有悟性的。更重要的是他渐渐地听懂了我说的有关下棋的汉语。就这样,我的这个学生成为我在乌汶最重要的棋友。由于常常到他的住处去下棋,与他住在一起或者经常来往的几个越南学生也都搞熟了。他们对我总是热情打招呼,显得很有礼貌。他们的房间里张贴的越南地图和越南的风景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平时做的饭菜也多是越南式的,而不是泰国式的。从这些细微的生活小事可以看出,他们不仅只是一般的青年学生,而是具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的越南公民。

作者与老挝人合影

在潘亚的住处,我不仅和他下棋,还和他们一道做菜,给他们做红烧肉,可惜在泰国乌汶没有买到酱油,红烧肉做得不太到位,但是这些越南朋友吃得都蛮香的。由于到他那边去的次数多了,就连他们养的狗也都认识我,见到我骑车过来就摇摇尾巴表示欢迎,让我感觉就像到了家。

尽管中越之间曾经发生过战争和领土争端,但是作为普通的中国人与越南人还是可以成为朋友,我们都深知这一点,所以在交谈中都没有提及这些曾经的不愉快的事,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而真挚的友谊。可惜的是,回国后与他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不知什么原因,我给他们寄过几次明信片,发的电邮也都没有得到回复,所以很遗憾。但我很是想念这些越南朋友,非常怀念与他们相处的那些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越南   汉字   朋友   汉语   棋艺   泰国   中国象棋   本子   住处   名字   孙德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