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背影”之一-风雪伊斯坦布尔

从北京出发去土耳其,搭乘的是埃及航空MS956航班,由空客A330执飞,也算是大飞机了。先要飞行11小时到达埃及首都开罗,然后转机再飞3小时,去往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总共要飞行14小时,可谓航程漫漫。

漫漫航程之后,在伊斯坦布尔迎接我们的却是一个又是风又是雪的天气。这让那位说着一口地道的中国话土耳其导游阿尔法也颇感意外。他满脸憨笑地解释道:“各位,伊斯坦布尔已经有四年没有下这样大雪了,没办法的事情,就算是伊斯坦布尔在欢迎大家吧。”一席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来,丢掉了漫漫旅途的疲倦,把目光转向了车窗外风雪中的这座古老城市。

导游阿尔法在讲解

一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为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其城市面积5343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400万(2014年)。它是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

伊斯坦布尔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称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此城改名君士坦丁堡。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习惯上称为伊斯坦布尔。直到1923年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建立土耳其共和国之后,才迁都安卡拉。

在老皇宫前

伊斯坦布尔市区包括海峡中、南段两岸以及与之相连的马尔马拉海北岸

地段,包括海峡东岸的斯库塔里,是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城市,1973年筑成跨越海峡的博斯普鲁斯大桥。伊斯坦布尔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亚洲大陆最西端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其中间部分是马尔马拉海,为兵家必争之地。

伊斯坦布尔城市风貌

伊斯坦布尔不仅地理上横跨两洲,而且还兼收并蓄欧、亚、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艺术之精粹,从而成为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随之遗留下许多源远流长的名胜古迹。伊斯坦布尔现有40多座博物馆、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这些美丽的建筑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东西方交汇点的生动见证。

与当地香料市场小商贩合影

伊斯坦布尔还是购物者的天堂,从穿的用的、到食品和各种小物件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比较有纪念意义的有:土耳其地毯、“蓝眼睛”、红茶,这些都能在大巴扎和香料市场买到。伊斯坦布尔大巴扎闻名遐迩,其古老的历史和庞大如迷宫般的内部建筑,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另外,在独立大街、新城区也有不少新潮的店铺值得一逛。在贝伊奥卢的老城里,到处散落着匠心独具的小店、精品店,可以买到一些不流俗的纪念品。

二 苏丹·艾哈迈德广场

风雪中,我们一行19人先来到伊斯坦布尔著名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也称赛马场。它是古罗马人于公元198年建造的竞技场遗址,在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伊斯坦布尔之后,被扩建为一座庞大的赛马场,用于战车比赛和举办娱乐项目,同时这里也是拜占廷帝国繁盛国运的露天博物馆,展示着从世界各地运来的战利品和纪念碑,这里一直是城市公众活动的中心。附近有举世无双的圣索菲亚教堂、艾哈迈德清真寺(蓝色清真寺)、许蕾姆苏丹公共浴场、地下宫殿、托普卡帕皇宫。如今这里保存的三大纪念碑都是珍贵文物,经过上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伫立在那,每座碑都有一段与战争和历史相交织的故事。

在苏丹·艾哈迈德广场合影

据说苏丹·艾哈迈德广场还是美丽时尚之地,时不时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美女飘过。可惜在我们到达时,广场上只有呼呼而过的风雪和围着导游阿尔法挤成一团瑟瑟发抖的我们。

西奥多休斯方尖碑:又称“埃及方尖碑”,原为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思三世在位时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建造。这座方尖碑原来竖立在埃及卢克索的卡纳神庙。公元390年,罗马帝国狄奥多西一世大帝将它运到正在建设的新首都、当时称为君士坦丁堡的伊斯坦布尔,竖立在帝国竞技场的中轴线上,幷举行了隆重的竖碑仪式。这块方尖碑已存在近3500年,仍然保存完好。由于近代的文物掠夺,如今方尖碑的故乡—埃及只剩下5块方尖碑了,其他的方尖碑都散布在世界各地,足见其珍贵程度。

西奥多休斯方尖碑

这座方尖碑碑上刻有当时的象形文字,碑石安放在一个高约3米的基座上。基座与碑体之间由四块很厚的黄铜片支撑。基座的底部是白色大理石,四周有浮雕,浮雕和底部连接处四角有四块红褐色的花岗石,浮雕描绘的是狄奥多西一世及其家人在御花园中的活动:南面是他和家人在观看赛马,东面是他坐在包厢,准备给赛马获胜者佩戴桂冠,北面是他主持竖碑仪式,西面是他接受降敌的朝贡。基座上还镌刻有希腊文和拉丁文,说明他竖立此碑的因由。

君士坦丁方尖碑:又称“罗马方尖碑”,碑高32米,是君士坦丁七世为纪念其祖父于公元 940年建造的,也是唯一一座由本地人自己建造的石碑。碑基座由长宽约2米的整块花岗石凿成,碑体原有青铜浮雕包裹。在公元13世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侵入君士坦丁堡时,青铜浮雕以及竞技场皇帝看台旁的四座骏马铜像,均被意大利人运回了威尼斯,只剩下了光秃秃的石头碑体。1894年地震,君士坦丁纪念柱再次受到损坏,此后土耳其政府对其进行过重建。

君士坦丁方尖碑

青铜蛇柱:又称“蛇柱”,它原本安放在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祭坛上。这座祭坛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人为庆祝普拉提亚战役战胜波斯人而建的。其顶端由3个蛇头支撑的金碗,底部由直径2米的黄金基座和3条盘绕的青

铜蛇组成。据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将其搬移到君士坦丁堡赛马场的运输途中,黄金基座被丢失;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金碗被破坏或被盗。17世纪末,青铜蛇头又破裂损坏,目前保存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现在,只剩断裂的青铜柱身还矗立在广场的中轴线上,无声地见证着伊斯坦布尔的变迁。

青铜蛇柱(残部)

广场最东头,风雪中我见到有座圆拱形的饮水亭,造型十分漂亮,这是德国日耳曼皇帝威廉二世所赠送。

苏丹·艾哈迈德广场这三座纪念碑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 许蕾姆苏丹公共浴场

因为风雪太大,又没到下午5点这个可以参观蓝色清真寺的时间,阿尔法只好带领大伙去路边咖啡馆暂避一下这漫天的飞雪。我的情绪很是兴奋,全然不顾风雪,坚持在风雪中拍摄,只是天气又湿又冷,我还没带厚一点的外衣,只有身上一件薄薄丝绵棉袄算做御寒之物。管他的娘呢,就这样吧。只要能拍到有价值的景物,就算是感冒也值得。

在许蕾姆公共浴场前

应当说,独处有时还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独自一人在漫天的风雪中漫步,在广场上四处拍照,也还真有收获。在蓝色清真寺前方右侧,我见到了一座造型有些不同的建筑,经过询问得知,这就是土耳其著名的许蕾姆苏丹公共浴场。这让我记起这位在奥斯曼帝国历史上颇有些名气的女人和她那流传甚广的炙热的情书文字。

许蕾姆是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皇后,因为其在政治上权势很大,所以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上被称为许蕾姆苏丹。许蕾姆的原名已不可考,但在19世纪乌克兰民间传说中,她被称为“安娜斯塔西娅”,波兰传说中则称其为“亚力山德拉·利索斯卡”,在其他欧洲语言中通称其为柔克塞拉娜,意为“乌克兰人”。

许蕾姆画像

据说柔克塞拉娜出身于一个利沃夫(当时属于波兰)附近的一个乌克兰东正教家庭。在一次克里米亚汗国对当地的劫掠中被掠为奴,并被售往伊斯坦布尔,在那里她被挑选入苏丹的后宫。很快她就获得了苏莱曼一世的宠爱。在一次后宫的争宠过程中,柔克塞拉娜被另一名宠妃殴打,盛怒之下的苏莱曼一世立即将这名宠妃连同她的爱子扎德·穆斯塔法(当时的王储)一同流放,后又将穆斯塔法处死。柔克塞拉娜为苏莱曼养育了6个孩子,其后更是令人吃惊地获得了自由人的身份,同苏莱曼一世正式结婚,成为他合法的皇后。在其影响下,终其一生奥斯曼帝国和其祖国波兰都保持了和平。苏莱曼一世逝世后,柔克塞拉娜的儿子塞利姆二世继承了苏丹宝座。

在许蕾姆墓碑前

许蕾姆苏丹所处的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土耳其,政治舞台是男人们的世界,女人是无权参与的,她们的位置是在闺房里。而柔克塞拉娜却成功地操纵了苏丹王位的继承.并且影响了帝国数百年的历史。虽然柔克塞拉娜相貌并不出众,但却有着惊人的睿智、出众的文学才华和对权利的向往。她在苏莱曼大帝出征的时候不断地给他写情书:“分离像烈火一样灼烧着我,令我肝肠寸断,眼里满含着泪水,我仿佛沉没在深海,从早到晚,不再与你分离。我的苏丹,自从与您分离,我再也不听夜莺的歌声。神啊,请将这思念带来的痛苦赐给我的敌人……”最终苏莱曼大帝被她的感动,彻底爱上了她,并且答应了她的一个惊人的要求,甚至肯带她一起在公开场合露面。这在那个时代的土耳其,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五百多年过去了,地跨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连同它的苏丹和后宫一起被历史的巨浪裹挟而去,留下美丽的土耳其屹立在博斯普路斯海峡两岸。古老的千年名都君士坦丁堡,沉默而无奈地面对着改朝换代。金戈铁马、红粉脂香、阴谋罪恶、几度兴衰,再出色的历史弄潮儿在它眼里也只不过是方登场便谢幕的戏子。柔克塞拉娜也是一样,今天,她留在土耳其温熙阳光下的,只是她的墓碑而已。还有她给苏丹的书信:“我的主人,我的苏丹,我的卑微的面孔伏在您脚下神圣的尘土中,我热爱的苏丹,我的主人,我亲爱的灵魂,我的命运,我的幸福!我的苏丹,您的尊贵的书信中的每一个字,都给我的眼前带来无限光明,都为我的心中带来喜悦!……”

许蕾姆公共浴场外景

柔克塞拉娜在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和麦加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建筑,著名的便是这座位于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许蕾姆苏丹公共浴场。

四 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全称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始建于1609年奥斯曼帝国时期,是土耳其的国家清真寺,也是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圆顶建筑。该清真寺大殿内壁三分之一高度以上,共装饰着伊兹尼克镇烧制的蓝彩釉贴瓷。每当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的窗户投射进来时,瓷砖上便散发出奇妙的蓝调色彩。当欧洲人最初进入这个清真寺,不知道叫何名称,看到里面色调都是蓝蓝的,就叫它“蓝色清真寺”,以后就一直这样延续下来,蓝色清真寺因此而得名。

在蓝色清真寺外

蓝色清真寺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除了它的颜色让人津津乐道之外,这里的六座宣礼尖塔也是一大特色,据说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克尔白清真寺才能盖六座尖塔。在蓝色清真寺在兴建之初,建筑师听艾哈迈德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发音很近,于是,蓝色清真寺便有了六座宣礼塔。它作为伊斯坦布尔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又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来到这里肯定是要去参观一下蓝色清真寺的。

风雪中的蓝色清真寺

要进入这座著名的清真寺,还有许多规定:女士们均要头披纱巾,身穿盖过脚踝的裙子,如不符合要求,管理人员会发给头巾与长裙。所有人进如清真寺的游客都必须脱鞋,放入塑料袋自己拎着,也成为一景。我们参观时有点可惜,清真寺的庭院正在大面积维修,据说已经进行了一年时间,看来距离完成还遥遥无期。

风雪中的清真寺更显得冷清,站在清真寺庭院中望去,6个高高耸立的尖塔分三排对称地立于长方形厅院的四角和中腰,主殿上是层次分明、大小不一的大圆顶,后院则是大小和形状都一样的小圆顶。此时的蓝色清真寺,白色的建筑与漫天飞舞的雪花构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美景。

蓝色清真寺回廊

蓝色清真寺以繁复华美的建筑而著称,迈上十二级大理石台阶,从大理石拱门进入里面的庭院。清真寺中间最大的穹顶高43米,直径达27.5米;旁边有对称四个副穹顶,庭院四周则是30个小穹顶。结构严谨,气势宏伟。庭院四角各有一座宣礼塔,中央有一净手亭。穆斯林参加礼拜前必须大净或小净,所以清真寺里净手池是必备设施。

庭院四面是宽敞高大的回廊,靠墙摆放着一长排的展板,许多游客驻足观看。低头看到,回廊地面铺的是磨得发亮的大理石长砖。抬头观望,只见拱脚与廊柱连接处,均打上了方形铁箍,两个廊柱方形铁箍之间,有铁条相连,并不美观,估计是为了加固古建筑而后来加上的。

在蓝色清真寺庭院中

我们每人都手拎着自己的鞋子进入蓝色清真寺大殿,抬头看着宏伟壮观、结构精妙的圆形穹顶,看着精美绝伦、色彩斑斓的装饰,每一个人都会被深深震撼。以往虽然参观过许多清真寺和教堂,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美绝伦的伊斯兰建筑。蓝色清真寺整个大殿长72米,宽64米,可容纳3500人同时作礼拜。而支撑中央大圆穹顶的4根大理石圆柱,直径达到惊人的5米,需十多人才可合抱。整个大殿用栏板分成两个区域,里面是穆斯林做礼拜的地方,十分空旷,只有几个人对着墙做祷告。外面是游客游览的地方,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我仰起头仔细观察,各个圆形穹顶画满精美的郁金香、康乃馨等花卉枝叶图案。柱头和柱身上都有蓝底金字或黑底金字的阿拉伯文,简直就是一件件精致罕见的艺术品。

蓝色清真寺内景

大殿内壁装饰使用了21043片伊兹尼克瓷砖,瓷砖以白色为底,花纹和图案有荷兰石竹、风信子,有蓝色和柿红色的玫瑰,有郁金香和麦穗,还有缠绕在格架上的灰色柏树枝和蔓藤叶子以及一串串葡萄。据说,烧制这些瓷砖的工匠是从波斯招来的,所以它展示了奥斯曼建筑艺术和东方建筑艺术的渊源关系。当年这座清真寺装修完成之后,把剩余的马赛克全部毁掉了,所以现存寺中的马赛克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清真寺大殿空间非常大,但摆设却异常简单。头上悬挂着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灯架,架上有一圈灯泡,几百只小灯泡组成光环,像繁空中闪烁的星星,耀眼夺目。大殿四周共有260扇彩色玻璃窗户,不同穹顶上的窗玻璃,图案色彩各不相同,但都能看出蓝色主调。金色的阳光从彩色玻璃窗照射进来,金碧辉煌,美得令人窒息。有一些窗户的图案与色彩比较沉重,但也十分引人注目。

清真寺巨大的穹顶

大殿近5000平方米地面,铺着巨大的猩红色地毯。赤脚踩在上面,厚实而柔软。孩子们兴奋地在地毯上跑来跑去,尽情地玩耍。

位于广场另一端的杜柏奇老皇宫因时间原因没有进入参观,有点可惜。

席地而坐的信徒们

参观后驱车30分钟去吃晚饭,这顿看上去还真不错晚餐,让大家兴奋起来,没想到此行的团餐标准如此之高。正当我们接近晚宴结束时,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原来此餐是为四川的一个高级别的VRP团队准备的,可在接待时阴差阳错地搞错了,让我们这群山东北京的大妈、大爷给享用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望着餐厅老板满脸苦笑的尴尬表情,我们只有摸着肚子偷着乐了。

明天去爱琴海,据说天气还会这样。只好多加衣物防寒吧。


2019年6月3日

写于竹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   风雪   方尖碑   土耳其   王朝   穹顶   清真寺   帝国   背影   蓝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