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说,人到晚年,这4件事需烂在肚子里,否则家宅不宁

人生苦短,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包括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人生在世几十年,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有人追逐名利,有人看重家庭,亦有人潇潇洒洒过完一生。不管年轻时追求什么,到老了人人都想承欢膝下,子贤孙孝。

所以,作为老人来说,想要安度晚年就必须要保持家庭和睦。毕竟人老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最终靠的还是家人的陪伴与照顾。作为家里的老人,一定要切记以下几点,即便是最后烂在肚子里,也不能对别人说,包括自己的子女在外,否则家宅难安。一起来看看!

1.财产分配

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这句话放在现代社会真的没错。即便是再好的朋友兄弟,或许有一天也会为了财产问题而恶语相向。现实中这样的事例真的不少,甚至我们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家里一般都是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但在计划生育之前,家里的孩子都比较多。家里孩子多了,父母照顾不过来,难免有失公平,如果只是日常小事还好,一旦牵扯上财富分割的问题,就算孝顺的子女也不想父母偏袒其他手足。所以很多家庭的矛盾其实都是因为父母的不公平。

像一些有退休的老人,手里也攒了不少退休金,就算子女不惦记,那么这些钱财百年之后也都要给子女后代。聪明的老人,就不要把财产上的分配打算,经常挂在嘴边提及,而是咽进肚子里,悄悄安排就可以了。

2、儿媳妇、女婿的坏话

都说“血浓于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这也说明咱们国家对于亲情的看重程度。正因为如此,很多做父母的很难处理好自己与子女之间的界限。子女小的时候,做父母的倾注了太多心血在孩子身上,很容易就会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附属品。等到孩子长大,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有一些父母仍旧想把子女拴在身边,忘记了其实孩子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

这样的父母很难处理好自己和子女的边界,就会把儿媳或者女婿当成是来抢自己孩子的人,把他们当成一个假想敌。因为这样的想法在前,不管儿媳或女婿做什么,父母都会觉得不满意。所以就会经常在子女面前说一些儿媳和女婿的坏话,久而久之非常影响家庭和谐。

真正聪明的老人,要学会放手,子女长大后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就不要过多去干涉。纵观身边的老人,只要是婆婆不待见儿媳,经常说儿媳妇坏话的,家庭大多不和睦,反而那些向着女婿和儿媳的老人,往往更容易过得幸福。

3.亲戚邻居间过往的恩怨

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人际交往,人情世故,谁也避不开,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和很多人打交道,而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几个亲戚以及周围的一些邻居。

都说唇齿相依,可牙齿还有咬着嘴唇的时候呢!更何况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道,难免会有一些矛盾恩怨。当人老了以后,对于一些过往的矛盾恩怨,要学会慢慢放下,即便内心放不下,也不要桩桩件件讲给儿女听。

人与人之前的事情,很难说得清楚到底孰是孰非。自己惹下的恩怨,又何必牵扯到下一代,影响他们的生活呢?

总是把陈年旧账挂在嘴边,到底是想让子女为自己出口气呢?还是只想过个嘴瘾,念叨念叨呢?其实都没有必要,经常把过往纠纷挂在嘴边,自己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周围人的心情更会受到影响,终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

4.家庭的生财之道、儿女的成就

所谓“财不外露”从古至今都是人人皆知的道理。财富外露很容易招来嫉妒之人,最终惹祸上身。对于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生财之道,就更不能对外人说了,轻则只是招来一些嫉妒,重则很有可能招来小人破坏咱们的生财之道。毕竟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对方心里的算盘是什么。

每个父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培养子女的最大成就,莫过于儿女长大后会有出息。很多父母喜欢把子女的一些成就挂在嘴边,见人就爱显摆,看着别人羡慕的眼神,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也得到了满足。但其实每个父母从心底里还是觉得自己家孩子最好,即便别人家的孩子有再大的成就,那也和自己无关。

所以当你和别人炫耀自己的子女时,有没有想过对方爱不爱听,听了之后又会怎么样,会不会给子女带来麻烦好困扰。假如你到处宣扬孩子很有钱,那么对方将来有一天会不会上门借钱?假如你到处宣扬自己孩子当了大官,将来会不会有人找上门求办事,这对孩子都是一种麻烦。

所以说,真正聪明的老人,这4件事不要对别人说,最好是烂在自己的肚子里,这样才能家庭和睦,安度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生财之道   家宅   儿媳   女婿   坏话   晚年   恩怨   子女   老人   父母   农村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