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复合型外语人才队伍 拓展湖南文旅发展国际空间

聂品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以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城市等为依托,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湖南省委、省政府立足现实、着眼全局,决定从2022年开始省、市州每年举办一次旅游发展大会,加快将湖南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拓展湖南文旅发展国际空间,需要高校、企业、政府三方联动,系统培养、科学用好、用心留下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

系统育才,加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我省高校外语专业应为湖南文旅“走出去”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围绕“外语+文旅”职业能力培育设置课程、改革教学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文旅产业发展需求相符。

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围绕“外语+文旅”打造核心课程群,增设旅游外语和中国文化类课程,鼓励学生选修旅游专业课程。二是更新教学内容。聚焦湖南特色文旅资源,将经典景点、红色旅游、非遗民俗等地方文化元素融入教学,编写多语种《湖南文旅指南》类教材,并注重使用书籍、网络信息、视频资料等对教材进行有益补充。三是开拓校内外实训。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设施开展实景模拟训练,积极对接企业,在酒店、景点、旅行社、会展地设立实习岗位,同时依托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商业思维。四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引领学生站稳中国立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境外错误思潮的抵御能力。

科学用才,打造复合型外语人才队伍

文旅业是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的高层次旅游业态。当前,我省文旅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偏低,尤其缺乏复合型外语人才。在拓展湖南文旅发展国际空间进程中,文旅企业应注重科学用才,聚力打造一支优秀复合型外语人才队伍。

一是盘活企业内部人才存量。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建立科学、公正的激励机制,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重方式,鼓励员工考取相关外语技能证书、更好掌握外语实践技能。二是与高校外语专业建立合作关系。借助高校专业师资拟定合理的外语培训内容,开设专项工作技能培训、主题式工作培训等长短期培训班。引入线上培训方式,根据员工外语水平设置初级、中级、高级等不同层级课程,对员工展开系统培训。三是探索“定制班”培养模式。即企业、高校、学生三方签订协议,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完成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学习,实地参与企业相关工作,培养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实现企业发展和学科教育有机融合,企业由此可提前锁定优秀的“外语+文旅”复合型人才。四是引进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利用高校招聘会、网络招聘等平台掌握人才信息,广泛参与政府组织的人才招聘活动,实行“一人一策”,灵活引进符合文旅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充分发挥高端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

用心留才,营造复合型外语人才良好发展环境

加快将湖南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需要全省各级政府紧扣文旅发展大局,用“有温度”的服务吸引集聚包括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内的各类优秀人才,最大限度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使三湘四水成为人才热烈向往之地。

一是出台相关人才服务政策或制定指导性文件。对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给予住房补贴、配偶安置、未成年子女入学等政策倾斜,并通过间接调控方式,引导文旅企业充分发挥引才育才用才主体作用。二是建立湖南省外语翻译人才库。面向外语翻译人才举办外事礼仪、文旅知识等方面讲座和培训,为其提供赴境外学习、培训、交流机会,适时安排外语翻译人才参与相关外事活动、国际会议、大型会展等,在使用中培养人才。三是搭建人才与企业对接平台。举办交易会、分享会、创新赛、实地行等多种活动,打造壮大复合型外语人才队伍的“政产学研”合作标杆,引导校企双方把产学研项目做实、做优,使校企合作成果既能服务企业又能反哺教学,有力拓展我省文旅业发展空间。四是营造国际语言环境。发挥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指导作用,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多种外语学习途径,着力提升文旅业公共服务队伍外语水平。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湖南   外语   人才培养   我省   人才队伍   高校   课程   科学   人才   旅游   国际   企业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