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果新科学的认知智能和人机融合机制 – 客户需求探询体系

之一:为什么要问为什么

销售能力实际上是探询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人工智能若具备从沟通去理解客户真实意图的能力,便有机会将目前的纯人销售推进到人机融合销售,从而解决销售端因对客户需求不理解所导致的痛点,包括销售误导,而达成这种智能销售需要具备的底层技术逻辑是“为什么”。这项因果新科学是由计算机科学家和哲学家朱迪亚・珀尔(Judea Pearl)在30年前提出,因果AI具备三层思维能力,观察、干预、想象,它的问世直接颠覆了深度学习和相关性难以企及的领域 – 对“为什么”的探询。


例如,大数据分析告诉我们,当飓风侵袭某个地区时,那里的商店卖的草莓馅饼销量就会大增。这是为什么呢?没人知道。但有人认为光是有这个信息就够了,看天气预报说要来飓风就多给草莓馅饼备货,何必问为什么,问题是在商业环境中,难道我们只需要大数据和相关性就足够了吗?显然不是!


因果AI“从需求找商品”与眼下互联网平台通过单向推送、有条件限制、存在选择障碍的“从商品找用户”,二者有着本质区别。想要探询客户的真实需求,就不能不去了解需求背后的为什么,以及探询技术的底层逻辑,因果新科学


为什么因果模型可以做到深度学习做不到的事?大数据讲相关性,用深度学习,方法是对客户已知需求的匹配,没有因果,我们不知道客户为什么买或不买; 而因果是对未知需求的挖掘,底层逻辑是探询客户背后的为什么,这是两者的根本差异。再者,因为多数消费者对自己的保险需求都不会特别理解,导致今天的互联网保险投诉居高不下,客户的满意度较差,所以保险更加适用因果探需,这也反映了一旦客户对自己的需求有了更好的了解,保险业有机会改善多年来亟待解决的痛点 – 销售误导。


随着互联网潜在增量的耗尽,各家公司的策略重心从流量获取逐步转变为存量客户经营,尽可能提升留存客户的转化率和转化深度。由于互联网当前的整个技术体系是以大数据为基础,交互的场景也基本是以网页为介质,对于非网页构建的场景,特别是依赖“人”(服务者)提供服务场景的,缺乏比较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管理。在金融保险销售流程中,人提供销售服务的工作往往是销售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公里的绩效与数据质量息息相关。同时,人的引入也是因果AI改变传统互联网最核心的地方,因为人的引入,可使得:

• 场景的交互方式、用户的需求表征、数字化的维度不一样,

• 更立体的交互方式,

• 更注重用户的个性化偏好,

• 更注重用户的隐私和公平,

• 更智能化的资源决策和调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因果   需求   客户   相关性   人机   底层   认知   深度   逻辑   场景   机制   体系   智能   科学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