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结构认知

(三)微观结构认知

人类在微观层面对物质结构的认知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他继承并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学说,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最后一种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

1897年,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实验证明:被认为是万物基本单位的原子,其内部还有一种更加微小的带负电的电子。他由此提出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电子像蛋糕中的葡萄干一样,均匀而对称地散布在带正电的原子球中。

1900年,普朗克发现能量的传输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存在着一个不可切分的最小单位,这个一份一份的最小单位叫能量子。

1905年,爱因斯坦通过扩展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提出光量子理论。爱因斯坦认为不仅仅物质与电磁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量子化的,根本上量子化就是一个基本的物理特性。

1911年,汤姆逊的学生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认为原子内部大都是空的,中央有一颗带正电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就像行星绕着太阳旋转一样,原子的结构,就像一个微缩的行星系统。

1913年,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说和卢瑟福的原子核概念结合起来,建立了原子的玻尔模型。按照这个模型,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分离的轨道上运动,在轨道上运动时电子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原子具有确定的能量,它所处的这种状态叫“定态”,而且原子只有从一个定态通过不连续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时,才能吸收或辐射能量。

1924年泡利发表了“不相容原理”,他认为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同时处于同一量子态。这一原理解释了原子中电子的壳层结构。

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了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也具有波动性。

1926年,薛定谔建立了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理论,后称薛定谔方程,奠定了波动力学的基础。

1927年海森堡发现“测不准原理”,说的是两个力学量(如坐标和动量,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测量值。其中的一个测得越准确,另一个就测得越不准确。它说明:由于测量过程对微观粒子行为的“干扰”,致使测量顺序具有不可交换性,这是微观现象的一个基本规律。

1932年,查德威克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原子结构演进到这里,模型已接近完善。

按量子力学计算的结果,原子中的电子并不是沿着一定轨道运动,而是按一定的概率分布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地将这个概率分布叫做“概率云”。

在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微观世界里,时空已不再具有绝对性。事物的变化不是连续的,而是呈现量子态,事物的状态不是确定的,而是呈现一种概率分布。

在许多现代技术进步中,量子物理学起了重要的作用。从激光、电子显微镜到核磁共振的医学图像显示装置,都关键地依靠了量子力学的原理和效应。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从经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由低速到高速,由宏观到微观,从对宏观世界的结构研究,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研究。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100年间,正是基于对物质结构研究的进展,人类对物质的运动规律的认识,产生了重大的飞跃,推动了人类的快速发展。

投资者对市场的研究,也要从经济发展、行业状况、公司经营等基本面因素出发,结合市场结构研究,并深入到市场内部的微观结构,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有可能把握市场的发展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普朗克   微观   卢瑟福   微观粒子   结构   原子核   量子   原子   认知   能量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