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阿拉善牧民家:发现中国“超级大地主”,一座庭院上万亩

(今起,内蒙古阿拉善自驾游攻略、故事连更5篇,题材适合毕业旅行、越野自驾、休闲观光,请点击标题下我的头像关注我的头条号,持续收到该专辑的完整自驾旅行指南)

自驾游路线:巴彦浩特—银根苏木—查干查德盖,单程367公里。来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第二天,我们一行四部越野车将前往中蒙边境地区的银根苏木(苏木,蒙古语:乡镇)进行深度牧区探访,这里不同于典型的内蒙古大草原——到处芳草茵茵,水草丰美,清泉汩汩,牛羊成群……相反此地几乎没有草原,没有湖泊,没有牛羊,只有无边无际的荒漠戈壁和数不清的丘陵。

由于当地常年干旱少雨,大风狂沙不断,自然条件一向恶劣,所以这里成了中国人口密度最低的一个苏木地区,更被人们称为“天上不见鸟,风吹石头跑的地方”,根本没有外面的姑娘愿意嫁到这里来当媳妇。我们阿拉善之旅的向导李琦说,今晚的营地就在银根苏木的深处,那是一个有山谷、有戈壁,没有草、没生机的边境地区,而且道路特别难走。好吧,听上去非常酷!

说实话,自从进入银根苏木之后,我已经在重重铁网(不长草的牧民牧场)和茫茫的戈壁滩中间转得发昏了。天地之间的无限广袤的大地上,除了少许水泥路之外,更多的是碎石头路,纵横交错各种车辙印,瞬间就能把人引入任何一户牧民的家,而牧民邻里之间的距离几乎都在10 公里以上,一不小心走错一次路,可能就要牺牲掉个把小时的找路时间。所以,在没有向导随行的情况下,一般人还是别夸口敢在阿拉善的戈壁滩里自驾游。

在两次走错路之后,向导终于把我们成功带到了阿日向古岩画山。岩画山说是山,其实倒更像个突兀的石头台地。在平坦的戈壁滩上,突兀的一座石山不仅成了这里的地标和路标,更像是这片有信仰的土地上的远古图腾。

到了阿日向岩画山,大家立刻变得像考古学家一样,仔细寻找着岩石上的“天书”符号。收获,每个人都有,有人发现了“太阳神”的图形,有人找到了岩羊或者鹿的形象,还有人发现了奇怪的外星人图案。我在一处岩壁上找到了类似描绘“捕猎”或者“战争”的岩画。

向导李琦的推测也印证了我的发现。他指着岩画山下一个几乎干涸的河塘告诉我,这些岩石应该是古时候牧民的伏击地点。早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当地牧民常常打猎,而这里恰恰有水源可以供野生动物饮水,还有山地岩石供猎手藏身,而石头上的各种图案,正是猎获的证据。站在岩画山下,我们不禁对保存如此完好的远古遗迹感慨连连,可能正是由于此地干旱少雨,道路崎岖,自然条件异常恶劣,才没有人在此定居,使得这里的岩画古迹能够得以完好的保存下来,通过它们,自驾游客才能来到这里,才能感受到真实的原始先民文化。

告别阿日向岩画群,我们继续沿着普通游客难以识别的小土路向着银根苏木营地挺进。大漠戈壁的午后让人难熬,窗外没有太多环境的变化,路面没完没了地颠簸起伏,车内的同伴昏昏欲睡,似乎只有引擎的轰鸣还在时刻提示着我们此时此刻大家正在探索一片不毛之地。

两个小时后,终于脱离了戈壁滩的魔掌,汽车驶入一段年久失修的柏油路面。路牌提示,前方不远就是银根苏木了。说起“银根”的名字,向导告诉我,它在蒙语里是“母驼”的意思,而阿拉善盟又是中国最著名的“骆驼之乡”,进而可以把银根苏木比作“驼乡”中的“驼乡”。据说,这片面积巨大的苏木自古以来就以生产双峰驼而著称。顺着他的思路,我开始留意这段路上看到的每一匹骆驼,不愧是中国驼乡,沿途能看到不少野骆驼群,也能看到一些有人饲养的家骆驼。我发现这一带的骆驼比阿拉善南部地区看到的骆驼个头更大,身体更结实。

很快,我们经过了查干查德盖的边防检查站,拐入另一条维护得并不算好的柏油公路。查干查德盖在蒙语里意为“纯净的泉水”,寓意牧民像清澈的泉水一样善良、淳朴。它是银根苏木的众多嘎查之一(嘎查,蒙语意为村庄),位于银根苏木的北部,东与巴彦淖尔市接壤,北与蒙古国相邻,是阿左旗重要的边境嘎查。没想到在这3300平方公里的戈壁牧场上,只生活着94户常住牧民,人口总数不到300人,平均11平方公里才有一个牧民。所以,也可以说这里是中国人口密度最低的苏木(银根苏木)中人口最低的一个嘎查。

接着又是将近一个小时的颠簸,就在每一个人都叫苦不迭,快到崩溃极限的时候,向导宣布,我们到了今晚的银根营地。营地的主人是向导李琦的朋友——周四。他是一位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银根苏木地区的汉族人,我们的营地也是周四的家——整个院子没有围墙,只有几间刷了白灰的红砖房,推门出去就是无限广阔的超级大院。由于这里每户牧民家里都拥有上万亩的戈壁牧场,而房子多数建在牧场里面,所以你完全可以把当地的牧民看成“超级大地主”,而每一位地主家的庭院至少都有上万亩的面积(10000亩约合6.67平方公里)。

我们并没有因为远道而来打扰周四哥的正常生活,所有帐篷都扎在了周四家的万亩庭院之中。很快,花花绿绿的好几顶帐篷就被搭建起来了,在暖色的营地灯烘托下,营区的颜值还是很高的!我之前吃过很多美食,但今天才是第一次吃到真正意义上的原汁原味全羊宴。从周四哥家羊圈里咩咩叫的小肥羊,到当地特有的梭梭木烧着的大铁锅,再到香喷喷的手把肉、烤羊排,大家吃得太high了。

水煮羊是周四哥的好朋友——蒙古族牧民巴依尔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接风主菜,羊就是四哥家的小肥羊,现杀现煮。据说,这种全羊宴在内蒙古草原牧区,是接待尊贵客人的最高礼节!全羊上桌,巴依尔拿出蒙古刀在羊尾上拉下一块圆形的羊油肉放在羊背上,并在羊脊背两侧割下两条里脊肉放在羊背上,然后顺着羊背的纹理开始把肉切成手掌心大小的块儿状。切完后给我们每个人的盘子中都放了一块。依照当地习俗,这表示大家可以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可劲儿吃了。等等,在阿拉善戈壁草原上做客怎能少了酒呢?只见巴依尔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银碗,放入几块冰糖,开始依次为我们敬酒。

瘦瘦小小的欣姐二话没说,接过巴依尔递过来的银碗,咕嘟咕嘟两口干了一整碗的白酒。这让其他小伙伴们也提起了劲头儿,大家你一碗我一碗地喝着巴依尔敬的酒,大快朵颐地嚼着香喷喷的羊肉。喝到兴奋处,四哥、巴依尔和巴依尔带来的朋友吉日格勒唱起了当地的蒙古族歌曲和长调。虽然我们听不懂歌词,但却能感受到优美的韵律。看到大家唱得那么投入,我也被深深感染,恍惚中,已经不知身在何处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阿拉善   牧民   蒙语   苏木   岩画   戈壁滩   银根   戈壁   营地   向导   地主   中国   庭院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