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很风光,太监也很苦,净身手术是怎么做的呢

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有宦官存在了,宦官不仅把持宫中闲散杂碎的事务,还要伺候主子,而历史上也有许多当权的宦官,比如高力士、魏忠贤等,到了清代,改用太监来称呼他们,而清代在吸取之前那么多朝代的教训后,管理宦官的手段越来越狠,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清朝的太监。

在皇权高度发展的旧中国,一个职业孕育而生,那就是——太监!

我们都知道,所谓太监就是生活在皇宫里一群没有生育能力的男人,他们大多在嫔妃后宫中从事着需要男人干的体力活。虽然他们地位低贱,在生活贫苦人的眼中,这可是一个“美差事”,因此在旧中国历史中出现的太监不计其数。太监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被允许进宫呢?具体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清代梁章钜的《浪漫》、吴长元的《陈元智略》、孙静庵的《栖霞阁野乘》等书籍都记载了阉割手术的过程。今天节选的《陈元智略》一书中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愿意进宫做太监的人,一定要由宫中有地位的太监的保荐,还要签一份合约。这份合约的内容就是,一但入宫,无论生老病死,这一生一世都不许再岀宫。还有就是自愿凈身,所有问题都要自己承担。


费用是要收取的,一般要交上10两或是8两不等的银子。穷人家大都拿不出,便要立下契约,等孩子进了宫,发迹后再逐月回扣。月份少,利息大,如进宫混得不好,这笔债要一二十年才能还得清。还有两样东西是必须带着的,一是送给刀子匠的礼物,一般是一个猪头或一只全鸡,外加一瓶酒。二是手术期间所用的物品,包括几十斤米、几篓玉米棒、几担芝麻秸及半刀窗户纸。


其中,米是净身者一个月的口粮,玉米棒烧炕保暖用,芝麻秸烧成灰后用来垫炕,窗户纸则用来糊窗子,以免手术后受风寒。刀子匠要准备两个新鲜的猪苦胆、臭大麻汤和麦秆。猪苦胆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手术后敷在伤口处。臭大麻汤的功用很多,手术前喝一碗让人迷糊,起麻醉作用,手术后再喝,让手术者泻肚,以减轻小便的排泄量,保证手术成功;麦秆的功用即手术后插入尿道。

这时会邀请阉割者准备做手术,选择一个好日子,让净身的人先清理尿液被割的人蒙住眼睛,脱了裤子,他的手和脚绑得很牢,操作者要问:你是自愿净身的吗?受割者说:是的。再问:你若后悔,现在还来得及!回答:绝不后悔。那你绝子绝孙,可与我无关?然后说:没关系!在询问了例行话之后,作为介绍人的太监读了自愿阉割的文书,开始了手术。

凈身者的腿是分开的。手术刀从卵囊和阴茎上切开,立即在伤口上涂上防腐止血药将一根药拧入尿道口,迅速包扎,手术完成。

切下的阴囊和阴茎装在石灰粉盒中。一方面,它们是防腐的。它们主要吸收血液和水分,使其保持干燥,然后用湿布擦拭。当它们浸泡在芝麻油中时,当油渗透时,将其放入丝棉衬里的小木箱中,密封并包裹,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送到太监的祠堂放置。

将来太监老死的时候,当他的尸体被埋葬时,再取回那只老油鸟,放在死者的私处。自愿净身的文书同时在灵前烧掉,让死者恢复男性身份。在九幽地府,他可以去见他的祖宗了。

太监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产物,或者说是历史的牺牲品更为贴切一些。净身”制度与封建王朝一样,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这种制度是古代帝王防止有人会乱宫闱而制定的,他其实也是封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一种体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净身”制度无疑是不人道甚至泯灭人性的。

孙耀庭和所有的太监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受害者。1996年,94岁的孙耀庭在广化寺去世,他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太监   麦秆   苦胆   君主专制   玉米棒   手术   旧中国   宦官   宫中   清代   风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