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腾讯、美的都在降本增效,中小企业该怎么办




最近我们看到华为的寒冬论,也看到腾讯年中报、美的公司所说的多周期叠加危机,很多人都被冻得瑟瑟发抖。


但是对于这些优秀企业来说,他们都不是第一次经历危机,每一次度过危机之后,又会活得更好,这是吉人自有天相?


华为从2001年第一次寒冬,营收225亿,到第5次寒冬,营收已经达到了6364亿,增长了30倍。



我投资30多年,学习研究巴菲特价值投资近20年,在巴菲特80多年投资经历中,同样经历过87年股灾、网络股泡沫、9.11等十几次危机,越活越好,从1996年身价15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后,2021年身价持续增长到1500亿美元。


这些优秀企业和股神,面对危机都有什么套路?


华为、腾讯、美的这三家公司涵盖了家电、制造业,汽车、电信、手机、互联网、游戏、广告,投资、企业云服务等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主流行业。


他们都基于战争、疫情的外部环境,以及各种行业的原因,像原材料价格高企、遭受封锁和反垄断等原因,在今年提出了寒冬。


可以说,理解这三家公司的做法,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危机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方法,这是优秀企业家和长期主义投资人必须思考的。


当危机寒冬来临的时候,就是财富再分配的时候。


我先后梳理华为、腾讯、美的应对危机寒冬的三个底层逻辑,供我们中小企业参考,这三个底层逻辑是:


1、重点考核利润、现金流,而不是看规模、市场占有率的营收。


2、梳理产品线,砍掉非核心产品和无利润产品。


3、提升效率,削减成本和人员调整。





首先看一下美的公司,美的是今年最早提出寒冬的,董事长方洪波表示美的复盘了过去几十年、几百年的商业规律,认为近几年是各种周期叠加的时间。


宏观来说有肆虐的疫情、俄乌冲突、地缘政治,以及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股东会上,方洪波董事长分享了往年和这次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


1、经营策略转向产品战略聚焦和利润考核。


2、通过公司整体上市、股权激励,将整个团队利益捆绑在一起。


3、一手抓C端业务变革,从追求收入规模转向优化产品结构,关停一些小家电等非核心品类,类似宠物类只有营收没有盈利的项目,优化营收在1000万以下的项目,在核心品类上坚定地往高端化走;


4、另一手抓B端业务转型,四大B端业务打造成美的的第二曲线。

对比家电同行的格力和海尔,B端业务只是对C端业务的补充,只有美的正式把B端业务提到了“第二曲线”的战略高度上。


对比收入占比来说,2021年美的四大B端业务(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和数字化创新)收入达到734亿元,占总营收的20%,分散了对小家电依赖、房地产的风险。


我们再来看看腾讯。



腾讯董事长马化腾在中报机构业绩说明会上分享了“降本增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四部分:


1、主动退出非核心业务。

到今年8月,据我统计,腾讯有10款知名产品停止运营,比如搜狗搜索APP、看点APP、社交电商产品小鹅拼拼、上线17年的腾讯游戏《QQ堂》等等。


2、收紧营销开支,削减运营费用,取消外包免费的早晚餐福利后,腾讯也不再提供免费餐盒和水果,以后全部要收费。



3、聚焦于提升业务效率。

年初腾讯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人员优化,我从2022年中报数据看,二季度腾讯员工数量减少超过5000人,薪酬减少了16亿,季度平均工资下降了3000元/人,薪酬占比从21.6%减少到20.6%。



4、增加新的收入来源。

视频号总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200%,基于人工智能推荐的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400%,腾讯开始加快视频号商业变现创收,推出信息流广告。


这样的策略是否有效?我用财务数据进行了验证。


在一、二季报中,腾讯净利润环比在2022Q1后开始触底反弹。


从2021年Q4的248.8亿,到2022年Q1的255.45亿,再到2022年Q2的281.39亿,出现两个季度的环比上升,扭转了从2021年Q3以来的环比下跌。(环比是相对上个季度的变化,同比是相对与去年同期的变化)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任老爷子的文章,核心也是4点。


1、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以销售收入为目标。


2、除了为生存下来的连续性投资以及能够盈利的主要目标,未来几年内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应该缩减和关闭,把人力物力集中到主航道来,面对现实,不要有太遥远、太伟大的理想。


3、富余人员调整到战略预备队,把他们组合到合理岗位上去抢粮食。


4、责任中心要签署考核责任书,公司基于KPI进行对等奖赏机制,明年正常升职不变,但要加强与责任对等的挂钩,今年各个业务的奖金一定要拉开差距,绝不允许平均逼迫大家实现抢粮食的短期目标。


大家看完有没有感觉到很熟悉?这都是和美的、腾讯一样的套路。


其实面对危机寒冬,没有那么多神奇的招数。


我和大家综合分析了腾讯、美的和华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措施,大家看看能不能依葫芦画瓢,找到自己企业的应对策略。


先学共性套路活下来,再学个性招数牛起来!



在未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大浪潮面前,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主流和常态。


疫情肆虐、危机寒冬是企业分化和提升竞争能力的加速器,我们成长的过程没有一条道路是平坦的,也没有一条道路是一成不变的。


伟大企业和投资者必然要经历周期的轮回与洗礼,就像我电脑壁纸是美国股市的百年图,我标注了巴菲特90多年经历的数十个危机,回头一看,又是一个最好的发展机会。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话:


危机寒冬来临的时候,就是财富再分配的时候;越是寒冬,我们反而要更加坚定的投资未来。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华为   腾讯   套路   疫情   寒冬   中小企业   利润   危机   核心   业务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