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救了但没完全救

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会同他的岳父桂良、武英殿大学士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爱新觉罗·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同治维新。是大清后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基础,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一场引进西方先进军事设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时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很早就购买了西方的武器来装备军队,让清军尝尽了苦头。见识到外国武器的厉害之后,当时的主力部队湘军和淮军也开始购买外国武器,但是不多,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屡战屡败,才真正意识到练兵和制器的重要性。

西方人描绘的太平天国

再加上清政府在和洋人的接触中发现,只要签了条约,洋人就会信守承诺,大批撤军,而且洋人似乎只在意商业利益,对清政府的统治毫不插手。

所以对于清政府来说,洋人只是“肢体之患”,太平天国才是“心腹之害”,清政府打的算盘就是先和洋人“和好”,学到他们的先进技术,灭了太平天国,然后再和洋人掰掰手腕。

于是,洋务运动应运而生,各种军工厂、民办企业都冒了出来,各级军队大量购买西方的武器,采用新式方法来训练陆军,组建新式海军,因为经费有限,所以暂时先重点发展北洋水师。

汉阳铁厂

清政府花费重金订制了两艘远东最大的铁甲舰,然后购置了大量的巡洋舰、鱼雷艇和运输船等,终于在1888年建成了主力舰载重量远东第一的庞大舰队。

然而北洋水师听起来很厉害,其实却危机四伏:经费有限,很少添置新装备,刚有一点钱也被慈禧太后拿去搞生日宴了;虽然买了好装备,但是缺乏日常维护的意识,零部件逐渐老化;李鸿章为了牢牢地控制北洋水师,指派了根本就不懂水师指挥的丁汝昌担任水师提督;刚开始确实请了英国教官,但是刚会开船就把人家给踢了,日常训练几乎为零......

这么多的伏笔,都在预示着一件事: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惨败,几近全歼。

北洋水师旗舰-定远舰

而北洋水师只是洋务运动的一个缩影,说明只学器物是救不了清政府的,但是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也给了后来人一个警示,不变更制度,只在器物上做出改革是不够的,才有了后续维新变法等诸多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洋务运动   太平军   爱新觉罗   太平天国   鸦片战争   北洋   铁甲舰   远东   水师   器物   洋人   自强   经费   清政府   武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