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强大自己才是根本”-由“50岁副教授被清华辞退”所想


阅读提示:


本文共计5100字,分为如下五个部分,建议阅读时间为八分钟左右。

1 前言

2 大学老师 优胜劣汰

3 下岗裁员 父辈经历

4 体制内外 自强为本

5 结语



1 前言


近来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消息,说是一位在清华大学工作九年的副教授,因为没有研究成果,在新规则下考评不合格,所以被学校拒绝续聘。我心中一动,看来大学教师的这个铁饭碗也没有那么稳定了。

网络上,大家对此有不同看法,有人同情失业的副教授,有人赞同学校的决定。其中另一所高校的某教授的评论深得我心,他说: “强大自己才是根本。” 是啊,作为在各种职场上生存的个人,无法左右大的环境,唯一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近年来,经济形势不佳,各种光鲜的大公司都纷纷打着优化组织结构的名义“向社会输出各种各样的人才”,说白了就是裁员。而见惯不怪的“裁员”一旦发生在大学校园,还是引起了不少热议。毕竟大学教师在很多人眼中都是稳稳的铁饭碗啊。

很多人就业时希望能进入体制内,认为这样比较安全。其实正如那个教授所讲,强大自己才是根本。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铁饭碗,有的话,那就是自己的本事。


2 大学老师 优胜劣汰


大学老师被辞退似乎不是什么新闻了,至少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见到过,不过我所读的大学辞退的是没有授课任务的教辅人员。诡异的是,没过多久之后,那人又回学校上班了。还有些被辞退的教辅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铁饭碗”,不惜在校长开大会的时候,当众闹事。

真可谓是斯文扫地,当然和饭碗相比,斯文根本不值得一提。毕竟老师也是人啊,也要赚钱来养活自己,也要吃饭穿衣。

记得有一个心理学的讲师,据她自己说很有水平,在校外讲课收获一众老板粉丝。然而她的课,我却觉得水得很。她天天在课上拉家常,尤其爱讲她的儿子,让人不胜其烦。她自从1980年代后期就已经到该大学任教了,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讲师。

似乎人家不在乎职位,但人总要进步吧。新闻里的清华副教授就已经因无科研学术成就而被辞退了,那么她这个几十年如一日的讲师呢?

当年记得有一次她好像是被警告了,在讲课时愤愤不平地说自己水平如何高,抱怨竟然有人想要淘汰自己,简直是“暴殄天物”。警告终究是警告,她在我离开十几年之后依然稳定地做着讲师的工作,依然稳定地继续着大学老师的职业生涯。估计只有到龄退休能淘汰她吧。

我们把视野聚焦在大学校园,就事论事地说,老师的优胜劣汰是十分必要的,否则被淘汰的就是他们教出的不合格学生。当然,大学生自主性更强一些,学得不好,不能一味赖老师水平不行。但一些老师得最起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吧。

像被清华辞退的这位副教授所在的文科领域,可是很容易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的,毕竟文科更容易糊弄。所以就这件事来说,我站队学校一方。

我总是在想,在企业里,如果员工的业绩不达标,生产出了不合格的产品,消费者不买账,这个员工和这家企业都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同理在大学里,如果老师水平不行,教出的学生是“残次品”,无法就业或者适应社会,那这些老师和学校是否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呢?

有些人会觉得“师傅领进门,学艺靠自身”,这似乎没错。但最起码老师得有领进门的能力和表现吧。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何好多学校和老师一方面喜欢和优秀的学生攀关系,另一方面又选择和所谓的差生撇清关系。既然教出的差生和学校老师没有关系,那同理,教出的好学生也和学校老师没有关系吧。

站在个人立场上,无论老师也好,学生也好,我们都要强大自身,以不变应万变。然而站在教育环境的立场上,似乎大学,尤其是一些文科领域,必须要引进“优胜劣汰”的机制,让水活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毕竟大学对一些经历寒窗苦读的小镇青年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说是第二次“新生”。如果此时能有一些德才兼备的人生导师,来塑造这些经历过应试教育残酷洗礼的苗子,那对于他们的人生来说实在是如“及时雨”一般。

大学的课堂上如果任由这些只会吹牛加自恋的,类似上文提到的心理学讲师所占据,那对于小镇青年来说实在是太糟糕了。拼尽全力“鲤跃龙门”的他们不该因遇到这样的老师和环境而失望。

在这样水货老师的影响之下,大学四年会迅速度过,到头来如我的同学所感慨的那样,毕业时才发现啥也没有学到。毕业即等于失业,接下来要么接受残酷的职场初期的洗礼,在“大浪淘沙”中存活下来;要么选择“回炉重造”——跨专业读研究生。

如那个被辞退的副教授的遭遇,似乎过于残酷,他的失业或许会影响到一家人的生计。然而如古人所讲“一家人痛哭胜似一路人痛哭”,不优胜劣汰会影响很多学生的生计。


3 下岗裁员 父辈经历


从个人遭遇来说,被辞退不是什么好事,这类似于大家常听到的裁员。

现在的裁员,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叫下岗,尽管可能有些细微上的差别。但如果把两者笼统相等的话,我的个人见闻要从那时说起。

我老家所在的地方以国有重型工业为主,和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很像。所以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遇到了困境,大量国企的职工被优化,说是叫下岗再就业。

有人说这种困境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我不太懂宏观经济,也不太确定。后来看温铁军的著作《八次危机》,才知道,九十年代末因为生产的相对过剩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一次危机。表现就是很多国企的产品卖不出去,经营困难,严重亏损。

父亲所在的国企也遇到了类似的困难,企业效益不好,虽然没有裁员,但工资一直发不下来,拖欠时间超过了一年。记得父亲和很多同事都无心上班,纷纷请长假后另谋出路。当然也有一些人选择买断工龄,下岗分流,拿一笔钱彻底离开国有企业。

记得几年前还自诩“吃商品粮,端铁饭碗”的父亲,此刻只好灰溜溜地跑回农村老家,利用之前的积蓄,开始做起了养鸡的小买卖。养鸡的场所就用自家空置的房子和房后的窑洞,有时也会借用亲戚家闲置的房子。

当时我上初二吧,满脑子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养鸡做小买卖是很丢人的事情,不能体谅父母的苦心。

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支柱不行,其他各行各业都很凋敝。正所谓: “大河不满,小河干。”我记得最严重的时间应该在我初二下学期和初三上学期那一年,记得那段时间有好多同学都辍学了,直接原因是“听说一学期500元左右的学费要涨价了”。

为此学校领导还专门开大会辟谣,然而没有什么作用,无法阻挡那些离开的同学。我们班上离开的人数达到了四分之一。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真的是“人心浮动,各种消息满天飞”。

学生的日子不好过,中学老师这个铁饭碗的所有者也吃紧。据说教师的工资也被长期拖欠,有个体育老师无法忍受,辞职不干,转而去帮他老婆卖衣服了。

我至今仍然十分清楚地记得,在初三的历史课上,那个戴眼镜的老师似乎上课前喝了酒,课堂上对班上某些不听话的学生嚷嚷道: “老师们现在都好久没开工资了,可怜得很呐,你们这些人还不省心!”

直到高一,财政情况似乎有好转,老师们的工资终于可以按月发了。然而,他们不能拿全额工资,基本上只能发60%多,剩余的也只能先拖欠着。有时候老师上课时明显地带有情绪,毕竟他们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工资压力大,工资还有所拖欠,难免心情不爽。

直到我考入大学,父亲的单位才恢复正常,不仅工资可以照常发放,之前拖欠的部分也都迅速补齐了。后来,父母不再养鸡了,过上了靠父亲工资养活全家的生活。没想到,父亲单位的效益越来越好,直到他退休前没几年,效益又不好了。

父亲退休二三年后,这家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国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最终还是倒闭了。当年效益好的时候,他们花大价钱引进的大学生,都纷纷外出打工了。这前后也就十几年的时间,却让人恍如隔世一般。

父亲靠熬时间,在这家国企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效益好时就去上班,效益不好时就回老家搞副业。总的来说,他属于运气不错的,靠在一家单位工作一辈子,养活了全家人。曾经年轻气盛的我觉得父亲的做法不值得效仿,而且他一辈子所待的体制内也不是自己的追求。

我觉得一位邻居叔叔的做法才值得我效仿。他毕业于师范专科,因为时间早,成功地进入了市区的某大型企业的子弟学校教小学。他同样在上世纪末那波下岗潮中没能幸免,不过作为公办老师的他顶多是被拖欠工资,倒是不用担心失业。

然而他有更高的追求,随后等孩子稍大一些,就开始外出打工了。老师毕竟属于技术工种,尤其是像他这种数学老师。他先是到苏州的私立学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定居在佛山了。他工作稳定之后,不仅在当地买了房子,还把老婆孩子都接过去了。

现在他大女儿已经上大学了,他说等他把小女儿也供到上大学,自己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我的老家深居内陆,父母那一代人的思想都很保守,大都安土重迁,渴求稳定,类似我父亲这样的。反而很少有像这位邻家叔叔这样的,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还可以凭本事外出拼搏,闯出一个新的局面。


4 体制内外 自强为本


我总结了父亲的整个职业生涯,得出的结论就是,所谓的体制内铁饭碗没有那么安全的。有时候就像是在吃大锅饭,整体形势好的时候,你过得还可以,反之就拖欠工资,感觉完全依赖于这个体制。所以想要安全,关键还要靠自身的实力,像那位邻家叔叔一样。

所以后来择业时,有点刻意地避开了体制内,而是“直接跳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接受洗礼”。当然,个中心酸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当时也是年轻,除了父亲职业生涯的启示,还是信奉了某个文化人的格言: “只有摆脱对家与国的依赖,你才可以获得真正的成功”。

当然有好多人并不赞同我的观点。比如我那些原本迷信外企的同学们,他们在经过2008年的经融危机后,才认识到了国企的可靠。原本就职于高薪外企的他们纷纷被降薪裁员,而对比之下,那些在国企的同学不仅无裁员之忧,还可以升职加薪。

这些和我想法不同的人中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毕业于北交的美女研究生。她是我当年相亲认识的,彼此家庭背景相似,都感觉对方很不错。然而当她听说我在台企工作后,经过一番纠结,就不再和我联系了。

她是东北长春人,父母也曾遭遇国企困境,然而他们一家反思的结果却和我截然不同。他们认为之所以家境遇困,是因为她父母工作的单位背景不够硬,不够体制内。所以后来她去了“背景够硬”的中国移动工作,她不喜欢体制外的工作,尤其觉得我在台企的工作很差。

当然台企似乎在很多就业者心中名声不太好,是血汗工厂的代名词,尤其是当年台企的标杆企业富士康的“十几连跳”震惊了很多人。

同学、朋友和家人的质疑已经让自己倍感压力了,尤其是再加上职业发展的不顺,我就会更加质疑自己所选择道路的正确性。职场遇挫折时,就会不自觉地幻想,如果当初自己选择了体制内,是否就不用受这么多苦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还有好多人在经历了体制外之苦后,会在年龄稍大一些,追求稳定,进入体制内,以求能“安享晚年”。这种想法也不止一次在我的头脑中徘徊,有时候甚至会有些看似不错的机会摆在面前,可都阴差阳错地失去了。

也许是潜意识里仍然在固执坚持当年的初心;也许是多年的体制外打拼,让自己不符合体制内的“用工标准”了吧。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人是环境的产物”。

经过多年职场的“摸爬滚打”之后,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宿命论”式的无力感。当年热血沸腾的自己,逐渐地归于消沉。似乎个人的努力终究敌不过时代的潮流,个人的才能始终无法摆脱平台的衬托。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来,就会得出选择大于努力的结论。那此刻的我会后悔当初没有选择进入体制内,从而让自己的职业走的更顺利一些吗?这似乎是一种“后视镜”眼光,看到今日体制内的平顺,才又后悔当初。如果在平行世界中,有个不顺利的体制内,自己是否又会庆幸当初没有选择体制内呢?

有时候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近因效益”,就类似股票投资,总觉得别人的股票天天在涨,就自己的持股多灾多难。

从确定性的角度老说,大的环境自己确实无法左右,未来也无法预测。就比如几年前没有人能料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能席卷全世界,还能持续三年而不见衰退。而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个人,可以靠提高个人才能来应对一切不确定性。

这也许就是那位教授所说的“强大自己才是根本”的意思吧。


5 结语


其实我认真看过新闻之后,发现这个副教授只是因未符合新的考评标准,到期未被续聘而已。这和我在职场上经历过的裁员还是有些区别的。裁员可是要直接终止劳动合同的,无论如是否到期,也有在试用期终止的。

裁员的冲击力远超所谓的未被续聘。然而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热议,还是因为大学老师一直被认为是铁的不能再铁的饭碗。我认为其稳定性远远地超过了国企员工,甚至是公务员。然而著名大学的这种做法无疑是打破了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

结合另外一个大学老师猝死的新闻,似乎会让人产生大学老师的工作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轻松惬意的认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激烈的社会竞争似乎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了。要想应对这种局面,还是要“以强大自己为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副教授   铁饭碗   优胜劣汰   清华   讲师   国企   所想   效益   体制   强大   父亲   工资   老师   时间   学校   学生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