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垃圾带充斥着渔具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科学报告》杂志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少数工业化渔业国家贡献了北太平洋垃圾带(NPGP)的大部分漂浮塑料垃圾。研究结果凸显出渔业在加重和缓解海洋塑料污染中的重要作用。

从太平洋垃圾带中提取的塑料,来自海洋清理组织的002系统清洁方案。从中可以看到大量来自捕鱼活动的板条箱和浮标。图片来自海洋清理组织

北太平洋垃圾带是指在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一种洋流系统)中漂浮的大量塑料。此前科考发现,渔用绳网和较大的塑料碎片可能组成了该区域四分之三的物体。

位于荷兰鹿特丹的海洋清理组织(The Ocean Cleanup)的科学家们此次分析了在2019年6月至11月的一次科考期间,从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采集的573公斤碎屑(由6093个大于5厘米的物体组成)。这些碎屑采集自北纬33.0至35.1度和西经143.0和145.6度之间。研究团队检查了这些塑料碎屑中显示来源国信息的证据,比如语种、公司名称或logo。他们还利用洋流数据模拟了塑料碎屑是如何进入北太平洋的。

虽然有33%的碎屑无法辨认,但数量排名第二的物体是渔具,如鱼箱、牡蛎间隔器、鳗鱼捕捉器。塑料浮子和浮标虽然只占所有物体的3%,但质量占到总质量的21%。团队指出,在232个能辨认来源的塑料物体中,33.6%(78)来自日本。研究团队称,他们的模型显示,NPGP中的塑料碎屑来自渔业活动的概率是来自陆地活动的10倍以上。他们指出,大部分得到辨认的塑料碎屑贡献国都有工业化渔业。

研究人员指出,研究结果表明渔业需要进一步透明化,同时应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以管控渔业船舶上的废物管理并监测海洋中的废弃捕捞渔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渔具   洋流   环流   浮标   碎屑   科考   渔业   物体   海洋   塑料   洋垃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