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离世后,宋庆龄与保姆相伴54年,死后两人葬在一起

前言

在上海万国公墓宋氏墓地中有这样一块墓碑,它朴实无华,但不管是谁看完,心中都充满震惊。只见墓碑上写着 “李燕娥女士之墓——宋庆龄敬立”。此人并不是宋氏家族的人,而只是宋庆龄的保姆。

这让大家不禁好奇起来,为什么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会亲自为她的墓提名?而且还和自己的墓成对称之势,守护在自己父母的两侧呢?

初次见面,结下缘分

1927年,宋庆龄离开武汉回到上海,这时的她刚经历丧夫之痛,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她整日闷闷不乐,身体状况也不是很乐观。

而就在此时,一个人的到来,给她的生命带来了转机。

7月17日,曾经在家中当保姆的谭妈突然来到上海找宋庆龄,她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局促不安的小姑娘。

谭妈解释道“夫人,这是我的同乡,她从广东而来投奔我,身世十分可怜,不知道您身边还缺不缺仆人,好让她有份工作,可以生存下去。”

本来心情沉闷的宋庆龄听到这里顿时来了兴致,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一个小姑娘从遥远的广东,不远万里地投奔同乡呢?

在听谭妈将前因后果说出来后,宋庆龄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不知道是不是联想到了自己此时的处境,竟然红了眼眶。

原来,这个小姑娘名叫李燕娥,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今年才16岁。因为父母的接连病逝,她不得不跟着叔父一同生活。

孤苦无依的她,本来以为是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叔父根本不愿意养她,甚至还把她嫁给了一个整日里游手好闲,动辄对她打骂的男人。

因为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生活,才从家中逃了出来。到武汉找到谭妈后,又随着谭妈来到了上海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的宋庆龄家中某职。

以上便是这位可怜的少女全部的经历,宋庆龄听完后久久不能回神。过了一会儿,她拉着李燕娥的手说道:“你多么不幸,你好可怜啊!”其实她何尝不是在感慨自己呢?


自此之后,这个16岁的姑娘就跟在了宋庆龄身边,她用一生的时间守护着宋庆龄,直到自己比宋庆龄先一步去世。

宋庆龄在这个时候也是人生最失意的时候,她的丈夫孙中山因为患上了肝癌,在北京去世几个月了,早年的一次事情导致她也流产,自此不孕,身边没有一儿半女。而自己当时又被人百般刁难,先是到莫斯科避难,待事情平息后才又回到了上海。

这中间的坎坷想必只有她自己知道,而且自己的亲生姐妹也偏向另一党派,慢慢地大家都生出了间隙。宋庆龄的烦闷也无人诉说,但李燕娥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李燕娥在这里被称作“李姐”,虽然她比宋庆龄小了将近20岁,但“李姐”这一称呼,

宋庆龄一叫便是一辈子。

互相搀扶,共同成长

1931年夏天,宋庆龄为革命四处奔走,甚至在抗战年间,她在后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当时她的处境同样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敌人之手,而李燕娥在保护宋庆龄这件事上也功不可没。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宋庆龄正在香港领导保卫中国同盟。日机轰炸香港时,李秀娥不顾自己的安危,赶紧掩护宋庆龄前往防空洞避难;在重庆的时候,环境潮湿,她也整日想着如何让宋庆龄的生活好一点;面对特务威胁的时候,更是直接挡在宋庆龄的前面。

这些点点滴滴,宋庆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同身边人说得最多的就是李姐怎么怎么样。她们互相成为了彼此的支柱,再也不能分离。

后来的宋庆龄都在自己的卧室当中办公,而这间卧室除了李姐之外,谁都不能进入。于是,李姐便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

李姐经常出门买菜,在菜市场的时候,时不时地就会有人来搭讪。其中有一个女特务,更是接近她一个多月,直到后期才暴露了自己的目的,经常有意无意地向她打探宋庆龄的事情。

李姐也是极为机敏,对夫人喜欢吃什么菜,家中有什么事情绝口不提。并且在发现端倪后,立刻向宋庆龄汇报。

见聊天这一招不行,对方便直接摊牌,用金钱和好的工作诱惑她,让她随时监视宋庆龄的一举一动。

恐怕这些敌人也太小瞧李姐,她怎么可能会背叛宋庆龄呢?

这时的敌人还是不肯死心,他们见李姐硬得不吃,那就来软的。他们偶然打听到李秀娥曾经有一个丈夫,因为婚姻不幸,便从家中逃了出来。

于是,特务便假扮成司机,经常在附近制造同李秀娥的偶遇。时间一长,李秀娥也难免卸下防备,对特务心生好感。

终于有一天,李秀娥鼓足勇气,向宋庆龄说了自己有喜欢的人这件事。宋庆龄听完后,很是开心,拉起她的手说:“我虽然很舍不得你,但更愿你生活的幸福。不过,为了对你负责,我还是要找人帮你打听一下那个人的底细。”

李秀娥听完连忙说好,毕竟自己之前的丈夫就是个有家庭暴力的人,这个可不能再是了。

还是打探清楚比较好。

几天过后,宋庆龄的属下过来汇报,发现此人竟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李秀娥听完后不敢相信事情是真的,因为此人一次也没向她打探过府中的情况,所以她根本没有起疑心。

事已至此,李秀娥的心算是凉透了。她也知道,如果自己一旦有了家庭,有了负担,那么一定会被人拿捏住把柄,宋庆龄也随时会有危险。

于是,她对宋庆龄说,自己这辈子就不嫁人了,她要守护在夫人身边,像夫人一样,做一个事业型女性。

宋庆龄听完心中感慨万千,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往后的几十年里,李秀娥做到了自己对夫人的承诺,无条件的照顾和支持宋庆龄的工作。

解放后,宋庆龄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的食物也就是面包、煎饼、咖啡,但她很喜欢自己做饭,也喜欢教李秀娥做饭。

吃饭时更是让她和自己同桌,让她坐主座,自己做副座。李燕娥身体偏胖,宋庆龄又专门为她定制适合自己的床,让她方便休息。

根据她的秘书张钰回忆,宋庆龄的书房当中,有着不少烹饪的书籍。一旦有空闲的时间,她就会亲自下厨给工作人员们做饭。

李秀娥这时候总会打打下手,宋庆龄还亲自将自己烤羊腿、烧咖喱鸡、炒西式什锦饭的心得传授给她。等李秀娥学会了,就把她做的食物分给亲友和来访的孩子们品尝。

宋庆龄还经常发病,天气不好时或者心情烦闷时,遗传的荨麻疹就会发作,身体痒得难受,李秀娥为了能让她的痛苦少一点,每天把家中打扫的一尘不染,家中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鲜花,看到如此生机勃勃的景象,宋庆龄当真觉得身体好了不少。

这些点点滴滴都成为了二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二人合葬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作原因,宋庆龄基本都在北京办公,而李秀娥则帮她“看家”,二人不能经常见面。

宋庆龄在思念李秀娥时,经常会把自己近期的照片寄给她,表达自己的想念,而李秀娥每次都会把照片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上。

除了寄照片,一些好吃的宋庆龄也会想着李秀娥。甚至怕她会思念家乡的美食,专门买了些火腿、腊肠、烧鹅等带给她。

1971年11月8日,宋庆龄亲自给上海寓所的管理员写信,因为这时候李秀娥的生日快到了,她让管理员周和康置办些吃食,并且连同自己的贺卡一并给李秀娥。

1979年,李秀娥将自己被查出宫颈癌的消息告诉了宋庆龄。宋庆龄得知后焦急万分,不敢相信这件事竟然会发生在比自己还小近20岁的李燕娥身上。

于是,宋庆龄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将李燕娥从上海接到了北京,找最好的医生帮她治病。但医生检查后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了,就算是用美国来的进口药也无力回天。

宋庆龄听完后,只能强装镇定,不把自己悲伤的情绪再传染给李秀娥。在李秀娥面前的时候,她总是很快乐,说着最近的趣事,而一旦回到自己的房间,她便六神无主,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她经常同自己的朋友写信,表达自己的悲伤,也经常同医生们说起自己和李秀娥之间发生过的事,或许这样,她就能少痛苦一点。

1981年2月,李秀娥再也支撑不住病重的身体,在北京去世了。那时的她已经同宋庆龄相处了近54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风雨。

宋庆龄听到这个噩耗之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夺眶而出,她再也没有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人了。李秀娥对她早已是亲人般的存在,亲人逝世,怎么能不伤心呢?

宋庆龄的荨麻疹、气喘等病,也因此加重了。

这时的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将李秀娥的墓放置在自家父母的墓旁,让她先替自己守护着父母。

等她含着眼泪,亲自将李秀娥的骨灰送上回上海的车后。她坐在书桌前,特意写了一封类似于遗嘱的信给自己的秘书。

信上说,等李姐的骨灰到了上海后,替我好好埋葬,将她的墓碑放在我的父母旁边。我死后也要埋葬在那里,并且墓碑也要做成一模一样的才行,信中还附赠了墓碑的草图。

或许出于对李秀娥的思念,宋庆龄的身体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差。有一次她起身拿东西的时候,突然就晕倒了,家中的工作人员赶紧把她送到医院,经检查,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种病,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根本就治不好。医生们竭尽全力,也没能将她救回。

宋庆龄的一生都在为战争和平、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的事业而奔走着,她的离世引起了举国上下的轰动。

最后,在宋庆龄身边的两个保姆是钟兴宝、顾金凤,她们为宋庆龄整理了头发,换上干净的衣服,让她走的体体面面的。

在离世前,宋庆龄将二人叫到了床前,将一个铁盒子交到了二人手中,里面放置着她的遗书和一些重要的东西。这一生,她除了自己,最信任的便是身边的保姆了,对李燕娥是这样,对钟兴宝二人也是这样。

后来,上级派人来索要这个东西,想帮忙保管,但钟兴宝谨遵夫人的遗愿,直到宋庆龄被安葬入墓,她才选择上交。

宋庆龄的吊唁会上来了很多人,他们手拿鲜花,在宋庆龄的遗体前鞠躬拜别,这位伟大的女性革命者终究还是离开了我们。

宋庆龄的骨灰被送往了上海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地中,在众人的见证下,她如愿以偿的守候在了父母身边,也如愿以偿的和李秀娥葬在了一起。

结尾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就是为了不让自己后悔,轰轰烈烈的走完这一遭吗?李秀娥是如此,宋庆龄也是如此。她们都在为自己一生的使命而努力着。

她们主仆二人的感情,似姐妹、似母女。那时的宋庆龄无儿无女,为了祖国的事业她也没有选择再婚,唯有最亲近的保姆可以依赖,而最让她信任的便是李秀娥了。

她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携手走过了54年,李秀娥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宋庆龄。

宋庆龄的一生舍己为人,对亲人、对朋友、对保姆都非常的细心,总是为各种人着想。有人曾问她为什么不愿意葬在中山陵,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

她表示,自己就是一届普通人,不想借助自己丈夫的名望提高自己的地位,中山陵应当是伟人存在的地方,她不想为国家添麻烦、浪费国家的钱财为自己修墓,这是完全没必要的事情。

宋庆龄去世至今已经41年了,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女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保姆   特务   墓碑   上海   夫人   家中   事情   父母   身体   身边   孙中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