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哥娶表妹属于近亲结婚,为何却很少出现畸形儿?原因很简单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关于近亲结婚,《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这样的记载,意思就是说同一家族同姓的男女结婚,后代必定不会长久。

而《唐律疏议》也有记载:“同宗同姓,皆不得为婚,违者,各徒二年”。

即同姓结婚,双方各判两年。

既然都这么明白的规定了,为什么古代还有表哥娶表妹的事件发生呢?

这还要源于古人对亲缘的认知,在当时的父系社会中,能用“表”字称呼的兄弟姐妹,根本算不上是直系亲属,只有用“堂”称呼的,才算是真正的同族同宗,所以历史上时常有表哥娶表妹的事发生。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无论是母系亲属还是父系亲属,都属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在一起生出的后代多半会出现畸形,但古代近亲结婚为什么很少出现畸形儿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古代为什么会出现近亲结婚的现象。

为何会近亲结婚

古代表兄妹近亲结婚是一件很普通的现象,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发生。

近亲结婚除了亲上加亲以后,还有巩固地位这一说,不少世家大族内部竞争非常激烈,一部分人为了巩固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都会将娘家亲戚的姑娘介绍给自己儿子或者是亲缘关系比较近的小辈。

虽然这样的做法极其错误,但却能稳固家中内部团结,稳定亲戚之间的而关系,还可以防备母家的女儿嫁到别人家受欺负,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平民百姓家的表哥娶表妹,没有什么巩固家族的说法,可能就是真心喜欢,又或者是长辈做主罢了。

除了平民百姓和世家大族外,古代的皇家也会有表哥娶表妹这种事,不过这种事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利用对方的资源和人脉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当然,皇室家族内部联姻,除了稳固政治地位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维护皇室血统纯正

皇室血统不得玷污,平民百姓几乎不可能有嫁到皇家或者迎娶皇家女子这种事。

当时的统治者看来,皇家出身高贵,是上天的儿子,是身份的象征,怎么可能会找一个身份等级低的人来结婚,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内部匹配,而家族中没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势,是没法互通婚姻的,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门当户对。

世家大族中的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由此引发的,利益当头,谁都不愿意放弃,就只能用儿女亲家来维护这层相互利用的关系。

近亲结婚的例子

古代近亲结婚的例子有很多,如王献之与郗道茂、刘彻与陈阿娇、刘盈与张嫣。

王献之是书法大家王羲之最小的儿子,而他的妻子郗道茂则是舅舅家的女儿,标准的姑舅表亲关系。

王献之的母亲与郗道茂的父亲是亲兄妹,所以两家一直交好,王羲之小时候经常去舅舅家串门,与郗道茂的关系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献之渐渐地喜欢上了郗道茂。

两家人看出端倪,就给二人定亲,等到成年后就结为夫妻。

王羲之与郗道茂成婚以后,夫妻二人感情非常好,也琴瑟和鸣地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但二人的婚姻却遭公主嫉妒,王献之一家迫于皇权的压力,只好与郗道茂分开,与公主成婚。

虽然王献之与郗道茂的婚姻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们二人的婚姻确实近亲结婚。

除了王献之与郗道茂外,还有一个表兄妹成婚的典型案例,并由此引发了流传到现在的故事——金屋藏娇

汉武帝刘彻与第一任皇后陈阿娇

刘彻是汉景帝的儿子,陈阿娇是馆陶长公主的女儿,而汉景帝和馆陶长公主又是兄妹关系,所以这二人又是姑舅表亲关系。

汉景帝四年,当时的太子还不是刘彻,而是栗姬的儿子,汉景帝的长子刘荣。

馆陶长公主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为太子妃,去找栗姬商量,本以为这是一件亲上加亲的好事,没想到却被栗姬当场拒绝。

长公主谋划多年,当然不可能轻易放弃,遂将目标转向了王夫人所生的儿子胶东王刘彻。

一日,长公主正在宫中闲逛,发现刘彻,便询问愿不愿意娶自己的女儿,刘彻欣然答道:“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购置。”

馆陶长公主大喜,陷害栗姬,使得汉景帝与栗姬离心,最终废掉刘荣,终立刘彻为太子,而陈阿娇也正式嫁给了刘彻。

皇室中的近亲结婚,大多数是为了政权和利益关系,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近亲结婚要数汉惠帝刘盈和张嫣,这二人不仅不是姑舅关系,甚至还差这辈分,从亲戚关系上来说,张嫣要叫刘盈为舅舅。

汉惠帝刘盈的母亲,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吕后,吕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皇家的威严,保证皇家的血统不被玷污,毅然决然地让儿子迎娶自己十一岁的外孙女。

婚后,吕后为了让张嫣尽早怀孕,使尽了办法,但因为张嫣年纪太小而不得不罢休。

最终,吕后设计她假怀孕,谎称惠帝与宫女所生的孩子刘恭是张嫣所生,最后将刘恭的生母杀死。

近亲结婚为何很少出现畸形儿

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是畸形儿,用现在科学的方法很好解释,因为他们有太多相似的遗传基因,这些遗传衣襟相互碰撞到一起,就会引发变异,从而导致畸形儿的发生。

表兄妹近亲结婚,下一代是畸形儿的概率非常高,那为何古代很少甚至没有畸形儿的记载呢?其中有三个原因:

第一,无记载:

普通的平民百姓,表兄妹相互结婚以后,即使生下有畸形的孩子,也不会被当地的县志所记载,并家丑不可外扬,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

世家大族,即使生下畸形儿,也会让全府上下严格保守秘密,勒令所有人不得外传。

那些为了权利和地位而成婚的表兄妹,本来就没多太深的感情,有的只是家族利益,这类人生下的孩子,即使出现畸形儿,也不会被太多人在意,史官也更不会去触霉头记录人家到底生了什么样的孩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表兄妹生下的孩子都是畸形儿,当中总有那么几个是好的,这样“正常”的孩子就留了下来,被记载,流传到了现在。

第二,夭折:

相对于现在来说,古代医疗条件非常差,动不动就是死人,孕妇生孩子就像过鬼门关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孕妇生孩子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稍不留意就会有生命的危险,即使是在生产过程中去世,那也是常有的事。

幸运一点的,母子平安,但也不保证孩子能健康地活到成年,第一个孩子夭折,继续生第二个,第二个孩子夭折,就会生第三个。古代人生孩子的数量远远超过现代人的想象,那些有问题的,可能都活到成年,问题还没有显露出来,就早早去了

当然,孩子夭折这种事并不是只有平民百姓会发生,皇宫里夭折的孩子更是不计其数。

倘若有幸,这个孩子活了下来,父母面对这样一个畸形儿,大多数人的做法是直接丢掉,虽然这样看起来非常冷血,除了母亲以外,谁会在乎一个畸形儿呢?

第三,血缘淡薄:

其实古代表兄妹结婚,并不可能会嫁或娶到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人,古时候的大家族也并不是现在人所想的,血缘关系非常紧密,那时候,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除了正妻以外,还会有多名小妾。

这些小妾所生的孩子就和家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从表面上来说,可能会称呼表哥或者表妹,但他们的血缘关系确实又很稀薄。

这样的两个表兄妹结婚,出现畸形儿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就没有关于表兄妹成婚会生出畸形儿的说法。

结语: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无论是表亲还是堂亲,只要是三代或者三代以内有血缘关系,就算是近亲,而古代近亲结婚没有出现畸形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而是没有人记载罢了,毕竟那时的人都讲究个家丑不可外扬。

明清时期,因为表兄妹结婚的现在越来越普遍,畸形儿出现的概率也越来越高,直接威胁到了统治者,这才出台了严格的律法来禁止这种近亲结婚行为,但这种现象依旧没有被禁止。

清末的光绪皇帝就是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娶了自己的表姐,虽然二人只是名义上的夫妻,但这种陋习却依然存在,直到新中国成立,表兄妹结婚才算是真正得到了禁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畸形儿   近亲   馆陶   王羲之   生下   古代   平民百姓   表哥   表妹   公主   原因   关系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