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上市公司大手笔“卖房”!专家:房地产有“硬着陆”风险

在过去个人投资房产赚得盆满钵满的大有人在。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和部分热点城市,靠投资房产实现财富自由的人随处可见。但好多人其实并不知道,真正投资炒房的大户并不是我们平常见过的那些“房姐”“房叔”,也不是红极一时的“温州炒房团”,而是部分“上市公司”。

这些上市公司手中到底有多少房产?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经说过:中国的上市公司,年底经营不好卖两套,亏损了再卖两套。开始好多人都认为是句玩笑话,但最后都证明成了事实。

比如说2019年9月5日,“ST海马发布公告,披露了海马汽车8月产销数据。公告显示,海马汽车8月产销双降:所有车型共计生产1688辆,同比下滑73.65%;销量共计1560辆,同比下滑73.96%。值得一提的是,海马汽车的基本型乘用车(轿车),8月份销量为0,同比下降100%”。2019年4月,ST海马公告称:

除海马以外,还有海正药业、昂立教育等都有过类似的操作。根据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三季度,在3743家A股上市公司中,持有投资性房产的公司占比高达49.3%,持有市值高达13340亿元。按照一套房子100万计算,这些公司持有的房子约130万套。上市公司之所以热衷于投资房产,当然是因为当年投资房产利润高、风险小而且操作简单。

比如一家个体厂的老板就曾经对我说过: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着一家实体小工厂,尽管历尽磨难,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多少,倒是那些直接投资房产的,轻轻松松就可以得到几十万、几百万,确实让人羡慕。当然,好多人都明白投资房产虽然操作简单,但不是长久之计,之所以现在选择投资房产,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企业危难之际,房产能够起到兜底的作用。

又有上市公司大手笔“卖房”!8月24日,四川长虹发布关于对外出售房产的公告,拟将分布于绵阳、武汉等地共31套存量房产在西交所挂牌出售,转让底价合计为1.66亿元。另外,8月17日,媒体报道上市26年的老牌药企两套学区房换来2100万冲上热搜。

上市公司大手笔“卖房”!房地产有“硬着陆”的风险?

即便是“房住不炒”的市场环境下,早期大批囤积房产的上市公司也已赚得盆满钵满,“卖房”经常成为保壳、提利的有效手段。今年以来,多有上市公司“官宣”甩卖名下房产。据365财经的不完全统计,共有6家上市公司加入卖房大军,涉及金额达到了8.61亿元。比如今年6月,好利科技出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一处房产,交易价格为990万元。经初步测定,该出售闲置资产预计产生收益约496万元。5月,ST联建21套出售房产成交价4.18亿,出售给北京集创。

曹德旺曾经说过:中国的上市公司手里都有大量房产,年底经营不好了卖两套,发不出工资卖两套,亏损了卖两套,最后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

另外,有专家认为,房地产有“硬着陆”的风险 易居研究院总监严跃进这么说:以前上市公司也有卖房案例,不过数量没有这么多,卖房套数也没有几十套这种数目。以前卖个一两套可能是为了粉饰下公司财务数据,现在一口气卖掉几十套可能是急于套现回笼资金。

上市公司急于甩卖资产套现,有专家认为一个是房地产有“硬着陆”的风险,毕竟现在房子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据《中国住房存量测算报告》,2020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为1.09,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分别为0.97、1.08、1.12,房地产增量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当前,很多城市的房产都在下跌,套现回笼资金,寻求落袋为安也是合情合理。虽然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房住不炒”的强大调控政策制度下,一般情况下,房价大涨大跌都不会出现,但“房价不涨就是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第二从另一方面来说,上市公司处置资产的议案,有其客观性和必要性,对于公司挖掘沉寂资产,盘活低效资产,提升资产使用效益,助力主业发展有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上市公司   风险   房地产   存量   大手笔   中国   资产   专家   公告   房产   城市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