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卞和

典故:卞和

同源典故:三献 三献三刖 三献玉 三献荆山 再献甘灭趾 刖人哭 刖足 卞和 卞和三献 卞和不斲 卞和刖 卞和耻 卞和泣 卞和玉 卞和胫 卞子抱玉 卞山璞 卞泣 卞玉 卞璞 卞疑 和氏三献 和氏璧 和氏宝 和氏愆 和氏泪 和氏献玉 和氏玉 和玉 和璧 完璞 悲玉石 怀玉 抱玉 抱玉卞和 抱玉泪 抱璞 抱石疑非 楚人随玉 楚卞 楚家玉 楚山囚玉 楚山玉 楚山迷璧 楚王珍 楚璞 楚璧 泣楚玉 泣玉 泣血人 洒泪成血 为玉泣 献楚 献玉 献玉和 献玉招刑 献璞 玉三献 璧悲三献 痛玉 白璧三年泪 白璧冤楚 白璧疑冤楚 良璞悲 荆人 荆人美璞 荆和 荆宝 荆山待价 荆山玉 荆山璆 荆玉 荆璞 荆璧 误卞和 谤玉 證玉臣 贼奇璞 足刖已过三

相关人物:卞和

《韩非子》卷四〈和氏〉~238~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典故

简释

卞和

指知音。唐李涉《送颜觉赴举》:“居然一片荆山工,可怕无人是卞和。”

卞泣

指怀才不遇,或指蒙冤。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寄郑少尹》:“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和氏玉

咏玉。唐钱起《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

作者

诗句

元稹

其兄因献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与宝不相坠。劝尔出门行,行难莫行易。

元稹

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列。

刘商

坚贞与和璧,利用归干将。

刘商

连城犹隐石,唯有卞和知。

刘得仁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刘长卿

泣连三献玉,疮惧再伤弓。

刘长卿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刘驾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吕温

越欧百炼时,楚卞三泣地。二宝无人识,千齿皆弃置。

姚鹄

再刖未甘何处说,但垂双泪出咸秦。

孟郊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

孟郊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孟郊

行吟楚山玉,义泪沾衣巾。

孟郊

因悲楚左右,谤玉不知珉。

孟郊

况当圣明主,岂乏證玉臣。

孟郊

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宋之问

定知和氏璧,遥掩玉轮辉。

庾抱

忽对荆山璧,委照越吟人。

张乔

只应抱璞非良玉,岂得年年不至公。

张子容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

张惟俭

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

张说

和玉悲无已,长沙宦不成。

戴叔伦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曹邺

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李咸用

荆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李咸用

既同和氏璧,终有玉人知。

李咸用

荆山有玉犹在璞,未遇良工虚掷鹊。

李商隐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李峤

徒为卞和识,不遇楚王珍。

李德裕

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李涉

居然一片荆山玉,可怕无人是卞和。

李白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

李白

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

李白

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李白

抱石耻献玉,沈泉笑探珠。

李白

徒有献芹心,终流泣玉啼。

李益

大国本多士,荆岑无遗璧。

李频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杜牧

晓涧青青桂色孤,楚人随玉上天衢。

杜牧

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

杜牧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杜甫

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杨知至

此时泣玉情虽异,他日衔环事亦同。

权德舆

荆玉收难尽,齐竽喜暂闲。

殷遥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牟融

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

独孤及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

王昌龄

哀哀献玉人,楚国同悲辛。泣尽继以血,何由辨其真。

白居易

三献寝不报,迟迟空手回。

卢僎

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

窦庠

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

罗隐

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

罗隐

顾我昔年悲玉石,怜君今日蕴风雷。

翁承赞

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

聂夷中

荆山产美玉,石石皆坚贞。未必尽有玉,玉且问石生。

叶季良

荆人献始遇,良匠琢初成。

薛据

投珠恐见疑,抱玉但垂泣。

薛涛

芸香误比荆山玉,那似登科甲乙年。

苏颋

明年徵拜入,荆玉不藏诸。

许棠

楚玉已曾分卞玉,膺门依旧是龙门。

许浑

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

贯休

知将刖足恨,去击李膺门。

贾岛

眼中两行泪,曾吊三献玉。

郑愔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郑愔

荆玉终无玷,随珠忽已弹。

钱起

独收和氏玉,还采旧山薇。

钱起

不嗟荆宝退,能喜彩衣还。

陈子昂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陈子昂

白璧疑冤楚,乌裘似入秦。

陆畅

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空。

雍陶

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

韦应物

众宝归和氏,吹嘘多俊人。

韩愈

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韩愈

譬如黄金盘,照耀荆璞真。

顾况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

骆宾王

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和氏璧   韩非子   典故   灵台   江陵   楚国   连城   宝玉   悲辛   楚王   美玉   坚贞   杜甫   李白   玉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