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桑城游记

汉桑城游记

杨建伟

  辞去炙热的夏季,迎来了凉爽的金秋。清晨,我散步到新野汉桑城公园,一群太极拳爱好者静静地站桩,还有打羽毛球、读诗文的,而最为引人瞩目的仍然是汉桑城,城内的那棵桑树郁郁葱葱,散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汉桑城称得上是最小之城,面积小到让人瞠目结舌,只有10多个平方,只能容下两棵树。城围11米,城高2.7米,直径3.5米,没有城楼,由青砖砌成,上有土垛,形状酷似城墙。

  相传刘备当年驻兵新野时,关公的赤兔马啃坏了一位老乡家门前的桑树,关公知道后亲自前去,在原地新栽下一颗桑树,补偿老百姓。此后关羽经常去浇水。没几年,这树就郁郁葱葱、亭亭如盖,成了参天大树。人们感念关公爱民如子,在树下立石碑:汉寿亭侯手植桑树。

  后来,诸葛亮火烧新野,用火攻击退曹兵,城内烧得一塌糊涂,说来也怪,唯独这棵桑树枝繁叶茂、安然无恙。后来,当地百姓为了保护这棵“神桑”树,就绕着桑树用砖砌起来,取名为“汉桑城”。城墙外面向阳处树碑立铭,记述汉桑城的来历。回望历史岁月里的恩恩怨怨、是非成败转头空,而这棵一千多年的古桑树,却活了下来,且历久弥坚、越来越健壮。

  历代文人墨客于此常有题咏,清代文人聚于桑树下作诗20余首,结集命名为《汉桑题咏》,刻于碑上流传至今。

  我读着朗朗上口的《汉桑题咏》诗,不禁感叹岁月之易逝、忠义之永恒。刘、关、张布衣出身,无关系、无背景、无势力,在布衣诸葛亮的辅佐下,忠诚所感金石开,勉建功名垂竹帛,闯出一片天地,北拒曹魏、傲视孙权,形成三国鼎立之势,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忠义”,这棵桑树能活一千多年依然根深叶茂,靠的是历代仁人志士的精心呵护,人们为什么要呵护这棵树,我想,这棵树是关羽所植,人们怀念关羽的“忠义”,爱屋及乌,这棵树大概已成了“忠义”的化身,已成了人们纪念“忠义”的载体了吧。

  诸葛亮《兵要》:“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而名扬。”由此可见,“忠义”是他们雄霸一方的不竭动力和毕生的精神追求。

  “忠义”的释义是“忠心和义气”,中国忠义代表人物就是关羽,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冠天下。在三国演义中以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夜读春秋,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威镇华夏。关羽死后不久,曾被封为“忠义侯”,在中国人眼里,关羽就是忠、义的代表。 以“忠、义、仁、勇”而闻名于世的关羽由一个历史真实人物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绵延了一千多年.

  “忠”与“义”在儒家祖师的语录里,“忠”指的是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与对下。如“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滕文公》);“义”指的是办事准确,几乎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使民也义”(《孟子·梁惠王》)。

  文武子言:“我等男儿该当是国家栋梁!该当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汉铁骑!做当关的飞将军,铁血杀契丹,扬威漠北!敢对着来犯的外敌大喝一声: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如果给我等这样一个机会,就算搭上一条性命,又有何妨?到了那时节,不就能全了那大忠大义!”

  历来成败多争议,唯有“忠义”入人心。我抚摸着石碑上的字,咀嚼着汉桑题咏诗,反复思索着,一个人究竟为什么活着,究竟怎么活才有意义,怎么活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怎么活才能帮助他人,怎么活才能对社会有贡献?我想,自己是空气中的一粒尘埃,小到不能再小,断然不能像刘、关、张三兄弟割据一方、傲视群雄,也没有岳飞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英雄气概,但我能坚守初心,做到“忠义”,作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点亮他人,作一片绿叶,衬托红花、成就他人,报答社会,像桑树一样实现人生的“大忠大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汉寿   新野   忠义   孟子   论语   桑树   大义   石碑   郁郁葱葱   游记   多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