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城垣建置

北京城城垣建置

北京城的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可惜的是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现根据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马芷庠先生所著,张恨水先生审定的《北平旅行指南》中的记载,将古城原貌予以重现展示:

北平为唐藩镇故城。自辽开泰元年,改升燕京。置析津府城,方三十六里,高三丈,厚一丈五尺。周辟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音,北曰通天拱宸。大内在西南隅,西城獭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度其城垣旧址约在今北平南城之西,今宣武门外之老墙根,即辽城之北面。土地庙则正当辽城北面通元门内路西,其长与阔,约与今之南城面积相埒。

金大祖天会初年,宗望取燕山府。因就辽之宫阙,周筑四城,而以辽城为宫城。城各三里,前后各一门。及海陵立,复增广燕城。周二十七里,有十二门。东为施仁、宣曜、阳春三门,西为丽泽、灏华、彰仪三门,南为景风、端礼、丰宜三门,北为会城、通元,崇智三门。其城址大部亦在今城之西。至元四年,乃于旧城之东北,建新城而迁都。方六十里,十一门。南为丽正、文明、承顺三门,东为崇仁、齐化、光熙三门,西为和义、平则,肃清三门,北为安贞、建德二门。城取长方形,大部约在今之内城。今北顶之土城,即元城北面也。其南界则在今之长安街,其东西界似与今城无大差异。至辽金故都,元时称为南城,而以新都名北城。则辽、金故城,于元时似尚存在,追明嘉靖修外罗城后,始被拆弃欤。

明洪武元年命徐达经理北平,就元城旧址,缩城之北五里。废肃清、光熙二门,改崇仁曰东直,改和义曰西直,改安贞曰安定,改建德曰德胜,余则仍旧。水乐初,建都北平,称为北京。水乐十五年,增建大内宫殿,复将南面城垣外拓二千七百余丈周四十里。改丽正曰正阳,改文明曰崇文,改顺承曰宜武,改齐化曰朝阳,改平则曰卓成。其城垣轮哪,即今内城也。但明史载城周四十里,与元城周六十里,似有不符,岂于改建元城时,缩其东西北三面,而展其南面乎?何以明史无缩改元城东西垣之记载,颇滋疑问。(编者按:明代正阳门应该读成“zhèng”,正阳的解释指日中之气。《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盖因正阳门为皇城正南,故此取其意。)

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决定完成城池建设,开始所选的人是蔡信,然而蔡信提出的建设方案耗资太大,所需工力众多,最后改由阮安负责修建京城九门城楼。在此之前北京的城墙上所开九门只有城门洞,没有瓮城、城楼等建筑,有的城门连官军值班所用的铺舍也未建。

阮安施工调度中,北京城九门是依次营建,其施工人员主要取自在京师训练的军卒,将其中的1万多人操练停止,增加其月粮,安排好班次,每人增加月粮一斗,盐每月一斤;建筑费用和材料不再另外佥派,只使用官府积存的,永乐时营建北京剩余了大量建筑材料,此次均被派上用场。

正统二年(1437年)正月,西直门和平则门(平则门不久改称阜成门)开始营建;第二年营建的是东直门、朝阳门、德胜门等,最后完成的是正阳门等,时间是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

整个工程包括门楼、城濠、桥闸三部分,具体为:正阳门正楼一座,月城楼中左右各一座,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正楼一座,月城楼一座。城墙四角各立角楼一座。所谓正楼就是城门楼,今日可见者如正阳门楼(前门楼);月城楼就是俗称的箭楼,如幸存的德胜门的箭楼;角楼今日可见者只有内城东南角楼,在今北京东站附近。护城濠的整治包括河道疏浚、河岸的修整、砌筑。另外,九门外原来都是木桥,此次全部改为石桥,同时设置了九道水闸。

随着整个工程的完工,北京的面貌发生重大改变,当时的大学士杨荣、杨溥带领其他翰林学士“登正阳门之楼而纵览”,只见“高山长川之环固,平原广甸之衍迤,泰坛清庙之崇严,宫阙楼观之壮丽,官府居民之鳞次,廛市衢道之棋布,朝觐会同之麇至,车骑往来之坌集。粲然明云霞,滃然含烟雾”。他们在观赏的同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阮安,对他善于谋划的能力,奉公尽责的精神大加赞颂。

阮安在随后的几年中,又先后主持了:皇宫三大殿(奉天、华盖、谨身)的重建工程,通济河的疏浚工程,固安河河堤加固工程,北京城墙的包砖改造工程。其中,北京城墙的改造工程,开始于正统十年(1445年)六月,完工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这项工程不仅使城墙愈加坚固,更美化了其外观。

追明嘉靖三十二年因城外居民繁盛,复于城南另建外罗城三面,周二十八里以围之。而以旧城称为内城,遂有内城外城之分(内城周按元都城六十里,明修北京周四十里,所拆去者系由东直西直迤北,拆去城墙共四门周约二十里,东西两面未拆减)。辟外城七门,中曰永定,左曰左安,右曰右安,东曰广渠,西曰广安,东隅之北向者曰东便,西隅之北向者曰西便。嘉靖四十二年,增建各门瓮城。满清入关,城垣一仍明旧。

九门之名不改,分列八旗拱卫。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惟八旗营房均在城外。及庚子之变,各国使馆为谋交通之便利,于正阳、崇文三门之间,另辟一洞曰水关(系外交团拆修),以通东交民巷。复于东便门之南,西便门之南及永定门之东,各辟一门,以通行火车,余无更改。

民国后破除风水之说兴,路政日渐改良。拆弃正阳门之瓮城,而于左右各辟二门洞,以利东西城之交通。民国十四年,段祺瑞复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辟和平门,以通南北新华街,张作霖改名兴华,张出关,复名和平。于是街道通畅,行人称便。最近平市当局,复将各门瓮城拆去,以利交通。

现北平分内城与外城,外间更以皇城以东曰东城,皇城以西曰西城。内城之南曰南城,皇城之北曰北城。内城周四十里,为四方形,垣高三丈五尺五寸。城南一面长一干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北面长一千二百三十二丈四尺五寸,东面长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面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垛口五尺八寸,厚六丈二尺,顶收五丈。外罗城包内城南面,转抱东西二角楼,如锁状,周长二十八里。南垣长二千四百五十四丈四尺七寸,东垣长一千八十五丈一尺。西垣长一千九十三女二尺。垣高二丈,垛口四尺,基厚二丈,顶收一丈四尺。

皇城建设在内城之中央,明成祖永乐四年,就元宫故址改建。命泰宁侯陈珪董其役,至十八年始成。较元宫稍形南移,周十八里,亦四方形,绕以周垣,覆以黄瓦。西南角略为缺陷,垣高一丈八尺。旧有四门:南曰承天,北曰北安,东曰东安,西曰西安(俗称外东华、外西华)。清顺治八年,改承天曰天安,改北安曰地安,东西两安仍沿明称。

天安门外另有长方重垣,周四百七十二丈。有三门:中曰中华门,即明之大明门、清之大清门也,东曰东长安门,西曰西长安门。由中华门至天安门两旁,旧有千步廊。皇城,昔年惟东西两安及地安三门可以通行,南面则无门可通。

民国后,于天安门东辟一缺口曰南池子,西辟一缺口曰南长街。又于东安门之北、地安门之西,各开一便门。东向者曰花园口,外对翠花胡同。北向者曰北栅栏,外通厂桥大街。于是内外城之交通遂大便利。民国二年袁世凯当国,设总统府于皇城中西苑之南海。因就宝月楼下开辟一门,曰新华门,即今中南海公园之南门也。

皇城之内,大抵东部为清帝官殿所在,即紫禁城也。西部为清帝御园,名西苑,即今之中南海也。

紫禁城,在皇城之内偏东,周约六里。有四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俗称内东华、内西华),南曰午门,北曰神武,迤南曰端门。城中官殿崇峨,宏丽伟壮。民国三年十月,在东西华门内之太和、中和、保和、文华、武英各大殿,设古物陈列所。民国七年,在午门楼上设历史博物馆。民国十四年,改故宫为放宫博物院。昔日帝王之秘窟,悉任人民游览矣。

1957年正式提出《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前后,关于城墙曾有过多次讨论。梁思成曾经说过:“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那一年,文化部曾“叫停”过拆除城墙的行动。全国人大代表俞平伯也说过,北京最大的建筑物是城墙,要不要拆应当从全国范围郑重考虑。但是很快,反对的声音就消失了。到1958年底,北京外城的城墙和城楼,基本上都拆完了。真正将内城也全部拆完,是在60年代末。就这样,几百年间巍然屹立的城墙在老百姓的一片反对声中终于还是拆了。

八十多岁的北京市民张先得,至今仍念念不忘小时候随父亲出城采蘑菇的情景:他从高大的城楼下穿过,仰视着已满是锈迹的铁皮城门,孩子们每日在城墙上玩闹,一棵棵碗口粗的酸枣树从墙缝里钻出来,雨燕在城楼里欢飞,城楼顶上长满荒草……这个建于1553年、由16座城楼和近40公里城墙围绕出凸字形的老城轮廓,已经成为遥远记忆中淡漠的景色。

候榕生老人那句“我的城楼呢?”的时候,不独林海音扑簌掉下泪来了,这种感情穿越了时空,也引得我潸然泪下。虽然我的年龄不足以支撑那段记忆,但是这种深切的感情我却与之同在。真的是“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现代’在斩钉截铁地到来之前,反而暗示了无数可能,成为最有活力的一刻。”正如王德威先生所说:“《东京梦华录》所描写的东京,早已荡然无存。《北京梦华录》所描写的北京,又有多少痕迹留得下来?瞬息京华,求诸他日,惟有梦寐,惟有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城垣   正阳   北平   北京城   南城   崇文   皇城   角楼   城楼   城墙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