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是没脑子

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了。这个消息登上了热搜。我翻看了一下相关新闻下面的评论,发现一个问题,苏联解体距今也不过才三十来年,怎么那么多国人就把中苏当年的那些事就忘了个一干二净?又或者,是压根就不知道?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选择性遗忘。但在评价戈尔巴乔夫或者苏联时,对于国人来说,首先,要去看看历史,中苏之间的历史。下面,我仅列举三件事。

第一,一个数字:100万。这是苏联曾经在中苏边境上的屯兵数。当然了,陈兵百万是苏联的宣传,实际兵力可能有水分。但是综合这些年各方面的资料来看,至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苏联在中苏边界上仍然还部署了五十多个师的兵力,合计四五十万人。而为了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我国当年在北方投入的兵力达170万左右。

第二,一条新闻:外科手术式核打击。1969年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条新闻《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该消息来自当时的美国尼克松政府,据说有尼克松的亲自授权。当时,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通报了拟率先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打算,并询问美国的态度。苏联的意思是希望美国最好能置身事外。至于结果,从那条新闻的发布就可以明白当时美国方面的态度。

第三,一个名词:苏联逼债。相关内容可自行搜索。当时中国经济之困难,国人生活之艰辛,很多老一辈中国人都对此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年青的中国人们,去问问你们的祖辈,问问当时是什么样的情况,然后再想想,应该如何评价苏联。

苏联解体,从国家整体利益这方面来看对我国的利弊,大家可以自行分析。在这里我就不再论及。我最后只想强调一点,对苏联解体最有发言权的是当年苏联的老百姓。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的态度是“深感哀痛,并将在31日早上给他的亲友发去唁电。”关于苏联,普京还有一句话:谁不怀念苏联,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到苏联,谁就没有脑子。这句话的意思,自个儿思考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苏联   戈尔巴乔夫   尼克松   美国   兵力   中国   国人   中苏   脑子   当年   态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