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回忆里的老西安

白鹭湾,年轻人与摩托车(1988)


白鹭湾,玩耍的孩子(1987)


报恩寺附近,搬运买来的蜂窝煤(1987)


报刊栏前(1984)


报摊


灞河古桥


碑林博物馆(1981)


碑林博物馆(1983)


碑林门口(1983)


碑林区三学街小学门口


北门外,一位老人在街上展示他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留声机(1989)


北新街肉食门市部(1984)


北新街一居民小院(1983)


冰峰汽水伴随几代西安人长大


兵马俑景区(1983年)


长乐门(1984)


晨练(1987)


城北门,捏面人的(1988)


城门外骑车的人们


城墙边的街道(1988)


城墙根下的草台班子


城墙上的绿化(1983)


城墙下的放羊人(1984)


城墙下的自行车大军,修车摊(1983)


乘坐火车是出门的首选,票价非常便宜,卧铺票很好买


城西门


厨房里奶奶做饭,孙子在旁边玩耍(1981)


春游的小学生(1984)


春游途中吃午餐的西安小学生


春运期间的西安火车站(1986)


从大雁塔上眺望西安(1984)


大暴雨后的街道


大华纺织厂老门头


大街上集体共用的自来水(1983)


打篮球的小女孩(1983)


大学习巷的两个年轻人(1988)


大雁塔(1980)


大雁塔(1983)


大雁塔(1984)


大雁塔公园(1984)


打腰鼓(1986)


带孩子的乡村妈妈(1980)


当“官”了(1987)


道北,当时的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地(1984)


德福巷 ,跳皮筋的孩子(1989)


电车车顶上维修电缆的电工师傅(1984)


电车、行人、宣传栏(1983)


点蜂窝煤炉子的大妈(1987)


电影画廊,应该是东大街原新华书店和邮局附近(1983)


东大街,流浪汉(1985)


东关正街街景(1983)


东门鬼市,一商贩货摊上琳琅满目的旧货商品(1989)


东门外,架设路灯(1985年)


东门外的理发摊(1989)


读报,老人正把《西安晚报》挂在墙上(1985)


笃臣一巷


端履门城中的商铺


端履门十字,背景建筑像五一剧院(1981)


2路电车(1983)


放学后回家的小姑娘(1988)


纺织城西街


飞奔的自行车(1984)


风华商店,门前摆着冰箱卖冷饮(1986)


风雷巷(现广济街西南角附近),修房子(1980)


风雷巷,修补锅碗瓢盆的手艺人接受消费者对自己手艺的检验(1987)


俯瞰大雁塔景区(1984)


俯拍街边小摊(1988)


俯瞰西安城区(1984)


服装一条街(1986)


刚刚建成的省政府新城广场


公共痰盂(1984)


公交车上


公共饮水


贡院门,吵架与劝架(1988)


古城门


古城墙边的鸡鸭市场(1985)


古建筑里依稀可见还有人居住


鼓楼(1983)


鼓楼对面的竹芭市(1983)


鼓楼下的民居


瓜子花生铝簸箕,报纸包起一角一袋(1984)


广场游客(1984)


逛街的行人(1986)


光明巷,理发店(1988)


国营菜市场前的人群(1984)


孩子们在路边下象棋(1983)


含光门外(1984)


“好大风”桃花牌电风扇是那时西安畅销品牌


好几个小孩站在一个大缸里(1981)


街头查违法,自行车美女被拦下(1988)


蝴蝶牌手表的广告牌(1983)


户县秦镇老街(1989)


护城河改造(1983)


华清宫全景(1984)


回坊大皮院,清真寺里准备过节的人们(1988)


回坊西羊市的居民在挑水(1989)


回族饭店(1983)


回民街大清真寺(1989)


回民街,回民餐馆伙计招呼客人“里面请”(1987)


回民街,插着拖把的兵马俑,当艺术遇到生活碰撞出的是荒诞美(1988)


回民小吃街(1983)


回民街宅院内乘凉的老人(1988)


火车


火车站广场东侧(1983)


火车站门前


挤公车的场面


肩挑叫卖的小贩(1984)


街边的郁金香餐馆(1983)


街边卖汽水卖茶水的老大爷(1988)


街边剃头匠(1983)


街边用大盆洗衣服的家长(1984)


街道上的自行车(1983)


集市上的凉茶摊,提供煎饼卷土豆丝和黄瓜丝(1984)


街头摆摊卖水果的小贩(1988)


街头裁缝(1983)


街头的电话报刊亭(1981)


街头看单车的老人,身边带着个小孩(1980)


街头卖烤红薯的大妈(1984)


街头台球开始流行(1987)


街头玩耍的小朋友(1983)


解放路饺子馆(1982)


街头象棋(1983)


街头路边摊,采耳师傅正给一男子掏耳(1981)


98岁的乡村老太太(1980)


居民自己动手做蜂窝煤(1984)


咖啡厅(1987)


康复路(1986)


康复路是西北最大的服装集散地


新婚观礼(1981)


老房子的土坯墙与砖墙(1983)


老民乐园电影院对面小巷里的一个小摊(1983)


老邮局大楼门前(1984)


理发店(1982)


理发店(1986)


两位参加过长征已经退休在家的老革命(1980)


列车员给乘客倒开水


临街揽货的小裁缝


临潼华清池(1981)


临潼火车站,送解放军(1985-11)


琉璃街,拖着东西边走边唱的老人(1987)


路边的凉皮,鱼鱼,荞麦小吃(1985)


骡马市街头(1989)


骡马市,试装(1983)


骡马市,服装店前的男女青年


旅游景区排队等待照相


马路上拉货的板车(1988)


买冰箱在80年代是个大事,与电视机、洗衣机一起被称为“三大件”(1987)


卖茶水、汽水、小零食的小摊(1984)


卖衣服的小两口,妻子的发型很时尚


煤场,八十年代初取暖做饭大部分靠煤


美国总统里根夫妇参观秦始皇兵马俑(1984-4)


庙后街,居民自发组织的秦腔自娱班(1987)


庙后街,老宅院的公共水池


庙后街,居民用公用自来水冲头(1988)


庙后街,挑水(1988)


庙后街,省建八公司家属院门前的老者(1989)


明城墙(1988年)


母子俩


那时电视塔是西北最高建筑


那时候动物园还没有搬到秦岭山下


那时老人是戴头巾的


南大街(1988)


南广济街上的行人(1988)


南广济街,拉琴的小青年(1980)


南门,几名群众正在做龙灯(1988)


南门,耍猴(1986)


南门汽车站,乘坐客车回家的旅客(1988)


牛肉摊(1988)


农民挑担进城(1984)


爬山的老人(1982)


拍照的一家三口(1981)


平房与楼房(1987)


桥梓口,冲脚(1988)


桥梓口的清真小吃摊点


桥梓口,老师护送孩子过马路(1987)


桥梓口排队买牛肉备年货(1987)

秦始皇陵,那时游人还很少(1983)


曲江池,游人们正在池中泛舟(1984)


热闹的市场(1982)


人民大厦(1982)


人民大厦(1984)


人民大厦前的小汽车(1984)


沙尘暴(1984)


洒金桥街头(1988)


洒金桥,穆斯林的家庭午餐(1989)


洒金桥,三位学员为学手艺在街上免费为路人烫发(1986)


三轮车载一家四口人


洒金桥,市场管理者(戴眼镜者)与商贩(穿破汗衫者)(1987)


三桥镇。孩子们玩占山为王的游戏(1985)


社火民俗表演


省心楼,西安清真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双仁府,井台取水(1989)


四府街,打牌顶鞋(1987)


四府街,麻将桌旁熟睡的孩子(1989)


受水灾宝成铁路被毁坏的路段(1981-8-28)


太阳庙门,玩呼啦圈的孩子(1989)


铁道和铁道边的建筑(1984)


土门市场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1987)


玩耍的儿童(1981)


玩耍的小姑娘


围观(1984)


五岳庙门(现含光门附近),修房子(1988)


西安报话大楼(1988)


西安北郊,抢购彩票的人们(1986)


西安城墙


西安火车站(1985)


西安火车站


西安工人(1985)


西安火车站,准备登车的新兵(1985)


西安汽车站(1984)


西安名吃牛羊肉泡馍


西安农村


西安小朋友(1982)


西大街(1983)


西大街菜市场


西大街的4路电车(1983)


西大街鼓楼十字


西大街(1983)


西大街街景(1988)


西大街刷子店、戏装门市部等(1983)


西大街灯塔照相馆(1983)


西华门,大爷推着老伴上街(1988)


西涝巷(现小南门北附近),居民排队加工面条(1987)


西门(1983)


西门里北马道巷,放羊的男子(1989)


西三路,姑娘出嫁(1989)


西稍门,暴雨后的积水(1988)


夏天在居民区的巷子里乘凉的居民


乡村中带小孩的老人(1980)


乡村中带小孩的老人(1980)


乡间劳作的老人(1980)


小卖部(1981)


小人书摊(1982)


小汽车(1988)


小巷里的小吃店(1984)


小院


小寨农贸市场


新城广场,戏水一跃(1984)


新城广场,时尚的女青年


新城广场,跳舞(1987)


兴庆公园(1988)


兴庆公园,沉香亭前打太极拳(1980)


行人与电车(1983)


修缮中的钟楼


修鞋的大妈(1983)


修竹帘子的(1984)


学外语热


学日语


验票进站了


盐店街,在街上弹棉花为儿子准备结婚的老人(1988)


一处临街民居,一对老夫妇(1981)


1路电车(1983)


迎春巷,用泥巴粉墙的老人(1986)


拥抱在一起的小男孩(1982)


永宁门里宝庆寺塔(1983)


幼儿园


雨中街景(1984)


云居寺(1987)


云居寺表演技力的男子(1986)


在看街头艺人表演的西安人(1981)


整修护城河(1985)


钟楼(1984)


钟鼓楼附近,拓宽中的南大街(1981)


钟楼附近,电车抛锚,乘客下车帮忙推车(1989)


钟楼旁的裁缝个体户(1987)


钟楼下的宣传栏(1980)


钟楼下卖艺


装饰着琉璃瓦的普通民宅


自行车(1984)


自行车存放处


最新购进的垃圾箱与拾荒者


坐满顾客的茶馆


坐在自家门前的老奶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西安   后街   钟楼   鼓楼   回民   电车   城墙   西大街   老人   街头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