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台湾商人来到沈阳大帅府,对售票员说:我就不买票了吧

“我就不用买票了吧。”

沈阳的著名景点大帅府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没有买票就要进入大帅府,这一行为遭到了工作人员的拦截。

而对于自己没买票的行为,他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是用自己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试图和工作人员交流。

“这是我老家,我的爷爷是张作霖,我回来是为了祭拜他的,这也要买票吗?”

男人为何口出狂言?又或者,此人当真是张作霖的孙子?为何时隔多年张氏后人前来认亲,这其后是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真假张家子

这名台湾男子名为张闾实,实际上,他并非第一个以张氏后人的名义来认亲的,早在1993年,就有一个自称张作霖第九个儿子,张学忠的男子,来到大帅府认亲。

当时的大帅府已经被划分为国家财产,可这个张学忠却想要将大帅府要回去。

按照他的意思,他们一家过得并不好,这个府邸怎么也算祖宗基业,国家要征收他没意见,但起码要给他们这些张家后人一些补偿。

关于他的想法,政府决定采纳,但凡事都是有流程的,再者他的身份也尚未得到确认,这笔补偿款也一直没有给他批下来。

于是,这个张学忠利用媒体的舆论威力,向人民群众哭诉他的生活有多么艰辛,堂堂一个大帅儿子,家中已经快要揭不开锅了。

在他营造的人设下,当地政府只好将赔偿款先拨给他,令人没想到的是,此人贪得无厌,不仅收了政府的钱,还征集了几轮募捐,从百姓手中获取了大笔银钱。

他的行为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增派人手,加快了调查进度,最终确定,张作霖压根就没有九个儿子,还在这人的老家查到了他的改名记录。

原来此人叫张忠诚,不久前才改的名字,想钻政府的空子捞钱。此等欺世盗名的行为被揭露后,张忠诚被捕入狱。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挺大响动的,一方面也是为了警醒那些想走张忠诚老路的人。

身在台湾的张闾实也听说了这个消息,原想回国认亲的他打了退堂鼓,风口浪尖上,自己此时去认亲要是被当成典型给抓走了可如何是好。

所以,直到2007年,张闾实才趁着出差的机会,来到沈阳大帅府,表明了身份。

2007年3月,张闾实踏上了沈阳的这片土地。他从记事起就在台湾生活,对大帅府的所有了解都来源于父亲张学浚的口述。

站在大帅府门前,看着游客们络绎不绝的进出,张闾实心头颇为感慨,原来这里就是父亲所说的家啊。

人到中年,他已经很少有太大的情绪波动了,可看着被保存完好的大帅府,他心中难免波动,甚至会想,在这里也许还能看到父亲年幼时留下的痕迹。

他知道要买票才能进,可他此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认亲,需要有个契机向工作人员表明身份,于是就发生了开头没买票的一幕。

工作人员听他那样说反而笑了,莫说他不信,就是随便拉过来一个游客,也是不会信的。

可眼前这个台湾同胞看着也不像个为了一张票钱,说谎骗人的,出于谨慎考虑,他还是多问了句,“不知您父亲的名字是?”

“张学浚,我的奶奶名为张寿懿,你们常称她寿夫人。”

男人的话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工作人员也拿不准了,只好给自己的上一级打了个电话,这名接到电话的主任赶了过去,将张闾实带到了办公室。

“你说你是张作霖的孙子,有什么能证明你身份的东西吗?”

这一下倒是问到张闾实了,他单想着回家认清祭祖,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力证他的身份。

没办法证明身份的张闾实该何去何从?他出师不利的认亲之路将会以何种结果收场?


不为人知的故事

张闾实拿不出证据,主任也没同他较真,劝说他要是真的想认亲,大可回家找到证据后再来,张闾实一着急,掏出了自己的台胞通行证

“我的父亲真的是张学浚,我的身份证就在这儿,你们大可以去查,我不是骗子。”

主任也觉着心中疑惑,此人倒真不像是骗子,可他一个主任定夺不了这些,便带着张闾实来到了馆长办公室,将此事交给了馆长张力处理。

可张力听到此事后却直皱眉头,不是对张闾实有什么意见,只是早些年因为张家后人认亲一事,就闹了个大乌龙,时隔多年再来一个,他们必然要谨慎应对。

张闾实称他是张作霖第六子张学浚的儿子。张学浚在后来定居台湾,这一点倒也可以印证。

但是因为张闾实全身上下只有一张通行证,确实也拿不出什么其他证据来,张力便问起了一些大帅府的陈年往事。

张闾实明白知道张力是想通过往事来确定他的身份,便挑着一些大众不清楚,但张家后人应当知道的事情。

首先便是传说中的张作霖的遗言。

关于张作霖的死因一直都有多种版本,有人说张作霖是被日军炸死的,也有人说,张作霖当时并没有被炸死,侥幸逃生后又被人用坠子刺喉而死。

还有一种说法,张作霖其实是死于苏联人之手,苏联制造了爆炸嫁祸给了日本。

无论是哪个说法,张作霖死前留有遗言,要杀了日本人为他报仇这一点倒是万变不离其宗。

但张闾实却说张作霖死前根本就没留下什么遗言。

因为当时负责处理张作霖后事的,就是张作霖的五姨太张寿懿,张闾实的亲奶奶寿夫人。

张闾实回忆起家人告诉他的当年发生之事:

当时炸弹爆炸时,张作霖距离太近,被一片炸起的弹片刺穿了喉咙,士兵们将他拉回府里后,人就很快去世了,根本就不能留下遗言。

张作霖死后,大帅府群龙无首,日本对东北的进犯却没有停止。张作霖的五姨太—寿夫人站了出来,命人封锁了张作霖已死的消息,秘不发丧。

对外宣称张作霖受到重伤仍在治疗中,稳住了军心,同时派人马不停蹄地将张学良带回东北,替父主持大局。

张学良的归来也没能挽救东北的沦陷之势,东北三省彻底落入日本人手中后,张学良携家中老幼迁至关内。

然而西安事变之后,作为发起兵谏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张学良被蒋介石监禁了起来。张学良被抓,张家失了主心骨,家中的孩子大都受难分散。

张闾实的父亲张学浚,是张作霖的第六个儿子,是寿夫人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张学良被软禁时,他只有14岁,在当时也不算小孩子了。

他明白哥哥张学良是为了民族大义而牺牲了自己的自幼,为了向哥哥看齐,他考进了北平的辅仁大学,毕业以后进入军统局工作,主要负责英语翻译。

直到1948年,因为哥哥张学良的缘故,他们一家被迫来到台湾。

其实,根据张闾实说的内容,张力馆长已经信了七八分。因为这些内容跟党内调查的实情八九不离十,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张力找来了沈阳的马蕴兰(张作霖的第八个儿子张学铨的妻子)。

马蕴兰见到张闾实的第一眼,就紧紧抱住了他,直言他和他的父亲长得十分相像,拉着他追问张学浚一家在台湾的生活。

那张学浚一家后来在台湾究竟发生了什么?

漫漫归乡路

张学浚对迁往台湾没有太大不满,一方面他的工作并没有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在台湾能哥哥张学良更近一些。

到达台湾后,张学浚开始利用职务之便寻找张学良的关押地点,听说哥哥被关押在台北后,举家搬到了台北的一处宅院,想在这里慢慢寻找。

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国民党特务的监听,很快这一消息就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蒋介石唯恐张家二兄弟里应外合策划逃跑,立刻命人警告张学浚,让他离开台北

台湾是蒋介石的地盘,张学浚在军统中并无实权,受到威胁后就算再不愿,也只能搬离了台北,可就算是离开台北,张家的生活也不平静。

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国民党大肆宣扬张学良等人为“祸国殃民”之辈,对事件本身就不了解的台湾人民偏听偏信。

在有心人的透露下,知道张学浚和张学良的关系,便加以有色眼镜看人。

够了在台湾倍遭冷眼的生活,张学浚在几位友人的帮助下,带着家人成功踏上了离开台湾的轮船,来到了澳门生活。

张学浚凭着自己优秀的学历,应聘上了老师的工作,闲暇时还会去教几节篮球课,最开始在澳门的生活还算平静,张闾实也出生在澳门。

张闾实作为家中最小的一辈,父亲张学浚并没有告诉他张家的往事,希望他的孩子一代能够远离过去的伤痛和仇恨。

可是国民党的特务们却不愿放过他们,循着当年的主席马迹找到了在澳门生活多年的张学浚一家。

为了威胁张学浚跟他们回去,直接将当时帮助张学浚离开的一位友人,扔到张学浚家门口,当着他的面一枪毙命。

原本平静的生活瞬间激起轩然大波,张学浚只好带着家人跟他们回到了台湾。

这一年,张闾实五岁,他问父亲门外的声音是什么,父亲说,“是炮竹,不知谁家年前的炮竹,到了现在还要点爆。”

回到台湾后,张闾实在书本上看到的熟悉身影让他掀开了张家往事,“奶奶,我今天在书本上看到了爷爷,可为什么老师说爷爷是坏人?”

岁月催人老,容颜已不再的寿夫人摸着小孙儿的头,给他讲述了爷爷张作霖的故事,还有那位明明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的大伯伯张学良。

在奶奶的故事中,爷爷和伯伯不是老是口中的“叛国贼”,是一代枭雄,是人民的英雄。

张闾实的成长路上因为是张家子弟的缘故,经受了许多磨难,在学校被老师针对、当兵被排挤、工作遭人白眼、恋爱受人避嫌。

可无论是奶奶还是父亲,都告诉他,他们没有错,错的是国民党的独权、台湾的偏见。

因为家人的鼓励和支持,张闾实开始自己创业,在这方面他也展现了天赋,创业初期就抓住了商机,和航空公司合作,赚得满盆满钵。

可随着“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大家都心有余悸,国外旅游业不景气,张闾实的生意状况也跟着持续下跌。

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公司业务无法正常运转,宣布破产,张闾实带着自己剩下的积蓄回到台湾过起了小日子。

唯一有一点,就是父亲去世前,曾再三嘱咐他,一定要回沈阳去祭拜祖父张作霖。

因为各种拖住脚,张闾实一直没有前往大陆,直到2007年3月4日,他才带着父亲的遗愿,来到沈阳大帅府。

眼下确定了张闾实的身份后,沈阳政府帮助张闾实来到了张作霖的陵园祭拜,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之后张闾实将生意发展到了东北,还为了铭记祖父专门创立了一个茶叶品牌,后来举家迁回大陆,在上海定居。

结语:

身为张家后人,无论在哪里,张闾实都应是骄傲的,台湾所谓的“叛将”,在大陆人民心中是不能忘记的英雄,我国政府也肯定了张作霖在近代历史上的贡献。

是非曲直,不可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张闾实能在晚年回到大陆,也算是很好的归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台湾   澳门   台北   售票员   遗言   买票   蒋介石   后人   商人   父亲   儿子   身份   政府   沈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