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路遥《人生》,方悟何谓人生最好的状态


人的一生,总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状态,希望事业有成、感情圆满、生活顺遂,可往往事与愿违。


就像路遥的名著《人生》中的高加林,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不幸高考落第,教师职位被挤;


想找个灵魂契合,条件优渥的对象,却因得陇望蜀而前后两空;


通过捷径谋份好职业,又因好高骛远而被举报,兜兜转转终又回到原点。


他一次次与命运较劲,一次次被现实残酷暴击,历经世事沧桑、感受过人间冷暖,最终选择放下、释怀、面对,却活出坦荡和从容。


人生的烦恼多半是:想不开、得不到、躲不过。


让我们看看高加林是如何解决这些困惑,并找到人生的最佳状态。



想不开的,放下


高加林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坡,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省吃俭用供他读到高中,他却没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只好回农村当一个民办教师。


这份职业虽收入微薄,却是通往理想的最佳途径,不用面朝黄土,又能在文学领域深耕,他有些许的满足。


执教三年,他得到学生及家长们的认可,在区报上发表过几篇散文、诗歌,再努力一把,就有望成为国家正规编制的教师。


可人世间的事往往不像我们憧憬的那般美好,有时拼尽全力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命运常在关键时候捉弄人。


一夜之间,高加林的职位就被村支书的儿子三星顶替,他愤怒得想豁出命去与他们拼。


父母苦苦劝阻,怕这一闹连后路都被斩断,高加林只好强忍着委屈,消沉颓废地苦度低迷时光。


可家中的困境容不得他偷懒,庄稼人不劳动会被人瞧不起,与其苦苦纠缠、心力交瘁,不如卸下思想的包袱,重获生命的力量。


他强打精神,提着一篮母亲准备好的馍到城里去卖。


文人的清高让他无法融入生意人的洪流,集市上的人都散了,他也没卖掉一个馍,一直仰慕他的巧珍姑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帮他解决那“一篮馍”的烦恼。


次日,他宁可下地干活也不到城里献丑,赌气似地挖地畔去,手起血泡、镢把被染红他也不停歇。


父母为他担忧,对他嘘寒问暖;


村里的德顺老汉看了心疼,帮他止血、让他干轻点的农活;


巧珍恨不得帮他一份活揽来干掉,背地里常给他塞好吃的。


温情能抚慰人心,劳动能发泄情绪、激发斗志,高加林觉得庄稼人的勤劳和坚韧他也拥有。


伤痛在岁月的淘洗中淡化,渐渐地高加林走出精神的困境,学会犁田、锄地,也敢掏最脏的粪,还养了许多兔子,生活的热情又重新在他心里升起。


犹如麦家所说:“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


原来苦难并不是刁难,而是一种历练,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选择放下。


有时义无反顾会撞得头破血流,放下却是一种气度和从容,放过别人才能成全自己,默默承受、暗自坚强才能活成别人眼里的风景。




得不到的,释怀


生存问题让高加林的梦想暂时被搁浅,可心中的执念和追求时常在向他召唤,他向往城里的那片天空。


命运终于向他抛来橄榄枝,这天,高加林接到二爸的来信,说要转业到地区当劳动局长,高加林激动得在栏石上狠狠地击了一掌。


很快,他二爸上任之后,领导身边的马屁精又帮他“复职”,把他弄到县委办当通讯干事。


一种崭新的生活在眼前展开,每天上班高加林挎着相机到处釆访、写通讯报道;业余时间,他读书看报、散步、打篮球。


一切晃如在梦中,又真真切切地触手可及,让他欣喜若狂。


在一次抗洪抢险中,他撰写的新闻稿震撼人心,他的才华红遍整个县城,引来播音员黄亚萍的倾心关注。


高中时他俩就心有灵犀,只因高加林回农村后让黄亚萍断了念想,如今两人有匹配的职业,沉封在黄亚萍心里的激情又被点燃。


她虽有门当户对的男友张克南,却嫌男友不浪漫、没情趣,高加林的出现使她心猿意马。


高加林虽心里惦记着巧珍,在他人生低谷时是巧珍给他增添生活信心,可巧珍在知识领域的缺乏始终让他心里留有遗憾。


新欢有着致命的诱惑,在黄亚萍的主动出击下,高加林的感情天平慢慢向她倾斜,毕竟黄亚萍的家境背景、文化底蕴、长相气质都胜过巧珍。


两人在欲望的膨胀下抛却良知、斩断旧情,与现实的轨迹渐行渐远。


可很多时候,命运不会太偏袒谁,也不会把悲伤都集中到另一个人身上。


你知足,生活的美妙便细水长流;你贪婪,拥有的一切都会被岁月悉数收回。


黄亚萍跟张克南断绝关系后,张母迁怒于高加林的“插足”,举报高加林参加工作是走“后门”,他的职位被撤、户籍被迁回农村,美好的前程瞬间尽毁。


高加林如五雷轰顶、羞愧难当,连门都不敢出,可这次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冷静地反省。


认清自己的能力还配不上眼前的拥有,脚根未站稳不足以对抗外界的风险,他释怀了,主动跟黄亚萍提出分手。


犹如丰子恺先生所说: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得失是人生常态,进退只有一步之遥,倘若偏执只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该失的拼尽全力也拽不住,只有释怀才能重启。







躲不过的,面对


高加林背起行囊走在回乡的道路上,心怀忐忑,他想,迎接他的一定是遣责、谩骂和嘲笑。


临近村庄时就听到一群孩子在山坡上唱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


他惭愧地低下头,文人的清高早已荡然无存,眼前的一切还是原来的模样,心情却今非昔比。


他辜负了巧珍的深情厚意,又给淳朴的父老乡亲脸上抹黑,哪怕受到惩罚也该坦然接受,该来的总要面对。


这样一想,高加林的心里似乎轻松不少,第一次感到脚下的土地是如此亲切。


周国平曾说:


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以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头上不可避免的遭遇。


他大踏步地向村庄走去,乡亲们远远看到都聚拢过来,对他嘘寒问暖,没有丝毫的恶意,还宽慰他:“回来就好,农村虽苦,有你的容身之处。”



高加林热泪盈眶,他走运时,乡亲们送上祝福;他摔跤时,乡亲们伸出援手。


德顺老汉让村支书帮他向公社申请教师的职位,巧珍也在暗中帮扶,不让家人为难他。


本以为会遭到乡亲们唾弃,不曾想他们是那样的包容,高加林心里百感交集。


好高骛远、急于求成让他摔得惨重,脚踏实地、积极面对又让他看到希望的光芒。


人生之旅,有高光也有低谷,有时看似走向人生巅峰,却已启动下坡路的按钮,有时觉得人生已到穷途末路,拐角处又看到生机。


无论你处在怎样的境遇、无论你遭受怎样的挫折,都要保有对生活的热情,消沉颓废只会一事无成,坦然面对或许有扭转的余地。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人生无常,得失成败是常态,缘起缘灭不由人。


事业有高峰低谷,成时不狂妄自傲,败时别一蹶不振,有时你拼尽全力也未必能收获好的成绩,只要用心努力过就不留遗憾;


感情有得有失,拥有时就珍惜,失去时不惆怅,人生本过客,不奢望天长地久,只庆幸曾经拥有;


生活有苦有乐,苦时不怨天尤人,乐时别得意忘形,静看花开花落,淡看人间百态,苦乐交织才是生活原本的状态。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想不开的,暂时放下;得不到的,努力释怀;躲不过的,勇于面对。


不要苛求人生顺遂、事事圆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暗暗努力、悄悄地成长,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三星   状态   人生   想不开   乡亲   低谷   命运   职位   努力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