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传奇骗子:靠造假混进中央做官,娶美女翻译,因吹牛暴露身份

1956年8月30日,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内,一名诈骗犯正阐述着自己多年来的犯罪事实。

这名诈骗犯名叫李万铭,虽然年仅29岁,只有小学学历,但要真论起来,他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新中国政治诈骗历史中“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隐瞒身世、谎报学历、伪造证明、私刻公章、骗取官职……短短7年,李万铭凭借着自己坑蒙拐骗的手段和拙劣的伎俩,一路从科员、科长升至副处长,最后还混进了中央做高官。

如此荒唐的故事,在今天看来,都令人觉得匪夷所思。

但说来也可笑,李万铭花费数年精心编织出来的骗局,有一天竟会因吹牛而被暴露,而他本人也瞬间从众人瞩目的“大英雄”,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诈骗犯。

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本期,我们就来聊一聊这场荒唐至极的“新中国政治诈骗第一案”。


这场巨大政治诈骗案的揭发,还要从1955年1月的一场宴席开始说起。

1955年1月,刚过完元旦没多久,陕西军区政委张德生便如约来到老战友梁得柱家中赴宴。

张德生与梁得柱是在沙场上一起出生入死过的兄弟,都说革命友谊最为深厚,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年代,每逢重大节日,这群老战友们也常常会聚在一起聊天吃饭,谈论过往。

这次与往常不同的是,几天前,张德生从梁得柱口中听说聚会要来一位神秘的“大英雄”。

用梁得柱的话来说,这位“大英雄”可不简单,他参加过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战斗,是名副其实战斗英模,现在在中央做高官。

而梁得柱口中的这位“大英雄”,便是李万铭。

听完梁得柱的这一番言论,张德生的心中顿时肃然起敬,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拜见一下这位未曾谋面的革命勇士。

这天,只见张德生人还未到客厅,便听到了里面传来侃侃而谈的声音。坐在客厅主位的那位年轻人,便是李万铭。张德生赶紧加快脚步走进宴席,一番寒暄之后,加入到众人的谈论中。

起初还一切正常,大家都纷纷毕恭毕敬地向这位年轻有位的“大英雄”敬酒,但酒过三巡过后,张德生察觉到了一丝的不对劲。

原来李万铭在宴会上向众人吹嘘,说自己之前在二野的时候,是如何在战场上杀敌,又是如何冒死救出战友,最终又是如何赢得了“人民功臣”的奖章以及“革命军人残废证”。

一事一迹,李万铭都描绘得十分生动,听得在场的宾客也都是十分动容,纷纷为其鼓掌。

但李万铭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此举竟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自投罗网,因为张德生以前就是二野的主任。李万铭口中所说的这些事迹,张德生是一点都没有印象,他也不记得自己在二野时,身边竟有着如此一位战功赫赫的传奇老兵。

这让张德生不由得开始怀疑李万铭的真实身份:他好像是冒牌货!

为了不打草惊蛇,张德生并没有在酒桌上直接拆穿李万铭,而是私下里交代手下查一下李万铭的来历。这一查不打紧,张德生发现,李万铭在宴席上吹嘘的那些英雄事迹都毫无根据,没有一个人能给他证明。

看着手中的罪证,张德生气得直发抖,竟有人敢拿革命战绩弄虚作假,实在是可耻!

殊不知,李万铭的行骗历史远不止装革命功臣这一件事,早在他幼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李万铭1927年出生于陕西西安,是家中长子,除他之外,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叫李万钰。

李万铭的父亲是一名贩卖酒水和土特产的商人,平日里只顾着赚钱,并未言传身教,为其树立起良好的诚信观念。上梁不正下梁歪,用这句话来形容李万铭的成长经历,再适合不过。

在李万铭小的时候,他便亲眼看着父亲做生意时是如何往酒水里面兑水,又是如何拿一些假冒伪劣的山货以次充好。用父亲的话来说,这些是做生意的“门道”。

更令他惊讶的是,即使父亲屡次使用作假,那些前来购买的客人却从未看出有何不对。并且他家的生意还越做越好,很快便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商家。

父亲的这些作为,导致李万铭从小便认为偷奸耍滑才能落得好处,老实本分的人只能吃哑巴亏。于是,从小学开始,李万铭便开始耍起了自己的“小聪明”。

在小学就读期间,李万铭不仅多次模仿家长的字迹偷偷在卷子上签字,还为了取得高分去偷老师的试卷,并且在被老师发现后理直气壮,毫无悔改之意。

老师们意识到了眼前这位小孩的心术不正。最后,为了防止这种恶劣的行为会影响到更多的同学,经过商议后,学校决定开除李万铭。

对于李万铭因违反校纪被勒令退学一事,他的父亲并未感觉有何不妥,反而劝导儿子“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如趁此机会早点退学做生意来得实在。

于是,在李万铭退学后,父亲便要求他跟着打点生意,学习做生意的“门道”。

时间来到1944年初,当时县里的银行招考佣人,由于弟弟李万钰也只有小学学历,并且没有李万铭聪明,没有把握通过考试。于是父亲便安排李万铭去替弟弟考试,最后通过之后,让弟弟李万钰去银行上了班,顺利地成了一名公职人员。

这次冒险替考的一举成功对于李万铭而言,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般,使他日后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启了自己的欺骗生涯......


李万铭虽然生性贪玩,却也有着极高的政治抱负,他自知父亲的家产虽能保他日后衣食无忧,却不能为他提供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于是在1945年1月,胆大的李万铭决定离开家乡去闯荡,并且主动报名加入了国民党的青年军。

那个时候,选择参军的大多数都是吃不起饭、上不起学的农家子弟,所以在同期入伍的众多文盲新兵中,读过小学的李万铭成了军队中的文书。

可才刚当了文书没几天,李万铭的骗心便再次蠢蠢欲动了起来。由于大多数战友都没文化,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所以李万铭便经常利用职务之便,冒充他人领军饷和退伍费。

但此时他的作案手法还不太娴熟,冒领的次数多了,便被上头给注意到。事情暴露后,李万铭被关进了国民党在沈阳的陆军监狱反思。在监狱里呆了有三个月,因为战地缺人,李万铭被释放,并奉命立刻前去南京陆军医院报道。

在南京呆了几年后,恰逢1949年南京解放,李万铭失去工作变成了无业游民。

此时,他突发奇想做起了“老本行”,不仅隐瞒自己曾经在国军中参军的历史,还伪造学生证件,谎称自己是南京中央大学的学生,并在后来成功考进了解放军二野军政大学。

同年10月,李万铭从二野军政大学毕业,本以为毕业后学校会为自己分配个舒适的职位,但没想到的是,给他分配的地方又穷又偏。

李万铭心中十分气愤,若是按照学校的分配地去报道,那自己何时才能熬出头?如此一来,自己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算计,岂不是白费了!

为了换份更好的工作,李万铭再次以官方的口吻为自己伪造了一份介绍信,并且私刻公章,最后如愿地混进了常州市政府做一名科员。

此时的李万铭早已经满脑子都是:当官!当官!当大官!

不久后,李万铭又嫌科员的职位太低,发展较慢。所谓富贵险中求,他再次伪造信件和公章前往苏南公署要求安置。

伪造信中,李万铭不仅谎称自己是二野军政大学的“党员教育科长”,还称自己曾参加淮海战役负伤致残,导致行动不便,希望能在苏南公署分配一份轻松一点的职位。

结果,在交验证件时,李万铭因缺少党员介绍信被识破,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在狱中,李万铭非但没有半分悔改之意,反而一直在琢磨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破绽,并在心里暗暗发誓,下次伪造证件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再像这次一般草率。

李万铭在狱中呆了几个月后,命运便再次出现了转机,1951年,李万铭因重病被允许提前出狱,并且被送回老家陕西。

李万铭是否真的是身患重病,我们已经无从考察,但我们知道的是,一出狱后,李万铭便又展开了自己更为疯狂的计划。

在返回途中,李万铭故技重施,先是私刻二野军政大学的公章,后又以官方的口吻给陕西省政府写了一封介绍信,信中再次谎称自己是二野军政大学的“军政副科长”,因在战场上落下残疾,要求在陕西为其分配工作。

而这次,李万铭的诈骗过程异常顺利,最终如愿被安排到了安康专属民政科,在这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党员,还获得了“人民功臣”的奖章以及“革命军人残疾证”。

看到这里,也许不少看官会产生疑惑:

既然李万铭这介绍信和证明都是假的,那这次为何没被发现呢?

原来,这次李万铭经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不仅连党员介绍信也给伪造了一封,甚至就连履历证明人也都填的是陈赓、罗荣桓等高层领导人,这样一来,基层领导便无法去核实。

不仅如此,为了装得更像些,他上任时也开始身着军装,拄着双拐,俨然一副残疾的高级军官的模样。如此的脑回路,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事情发展到这里,按照常人的逻辑来说,能爬到如此高位,后半生俨然已经是衣食无忧,但李万铭仍不满足,还愈加胆大妄为了起来。

在民政科期间,李万铭意外获得了去西北农学院进修的名额,但他深知,一进学校,自己的身份便可能会面临着被暴露的风险。

这可怎么办呢?

李万铭思来想去,为了找理由推脱,决定再次伪造二野军政大学的“军事调令”,声称“任命李万铭为军中某团参谋长,速赶赴中南局报道。”

就这样,1952年2月,李万铭摆脱了前往西北农林学院进修的机会,正式前往中南局入职。

在前往中南局的路上,李万铭又趁机大肆在档案中给自己贴金。

先后加入了:1936年参加红军,曾先后担任了359旅连长、营长、志愿军参谋长,曾在战场上因表现突出荣获“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等不凡的经历。

就这样,凭借着这份伪造的“履历”,李万铭又成功地混进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工作,后又因工作中表现出色,被升为中南农科所秘书主任。

同年4月,李万铭作为中国农民代表团优秀代表之一奉命出访苏联,为了避免沟通上的障碍,组织上还特意为李万铭配了一名随行的美女翻译。

而在访问期间,李万铭更是将自己全身心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名美女翻译身上,心无旁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向美女翻译讲遍自己曾经的那些“丰功伟绩”。

不仅如此,李万铭从小就有口吃的毛病,但这个毛病从他嘴里说出来,却成了他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不幸中了美军的毒气,后来由于治疗不及时,便落下了病根。

如此一来,口吃便成为了见证自己英雄事迹的加分项。

彼时,女翻译才是一名刚刚从学校里毕业的大学生,哪见过这么厉害的“战斗英雄”,在李万铭的大肆吹嘘之下,单纯的女翻译很快便被其折服,对其产生敬佩之情。甚至还同意了李万铭求婚的请求,很快便与其一同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1953年,中南大区又宣布改制,李万铭更是凭借着自己左右逢源的性格,最终被选进了中央,成为了一名处级干部。


按理说,如今爱情事业已经双丰收,李万铭也该收手了。

但无奈想要在北京过上富足的生活,仅凭他处级干部的那点正当的工资还远远不够,于是,李万铭再次动起了歪心思。

1954年底,李万铭伪造了一封急电,称某军区的司令员要其火速赶往兰州会面,而其所在部门听后也未敢有丝毫的懈怠,赶紧为其安排了机票。

突然,李万铭又突发奇想想先去趟西安炫耀一番,因为自己曾在西安工作过,那里有不少旧识的老友和同事,所以想趁此机会好好地吹嘘自己如今的地位。

于是1955年1月,李万铭乘坐飞机飞往西安。

也正是在西安,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李万铭在宴席上遇到了张德生,并在几杯酒下肚后,开始吹捧自己多年来的“英雄事迹”。

但不料,最后李万铭的谎言被张德生所拆穿,几天后便被捕入狱。

李万铭涉及的这场诈骗案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大家都难以想象,竟会有如此胆大妄为之人。而中央对此案高度重视,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调查李万铭诈骗一事的来龙去脉。

最后经过审查后发现,李万铭多年来的行骗,多出自于想要骗取荣誉、不劳而获的虚荣心,没有骗取公款,也没有利用职权为他人牟利。但考虑到此案的重大恶劣影响,1956年8月30日,北京市中级法院做出了最后的判决:

判处李万铭有期徒刑15年,并剥夺其政治权利5年。

随着法官锤音的敲落,这位曾经辉煌无比、众人瞩目的“大英雄”,便此跌落神坛,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诈骗犯。至此,这场号称“新中国政治诈骗的第一案”就此终结。


按理说,短短数年,张万铭便凭借着自己坑蒙拐骗的手段,一路从科员、科长升至副处长,甚至最后还混进了中央做高官,娶到了一位美女翻译做媳妇,他也该知足了。

但偏偏他这个人的“贪婪”不止如此。

可笑的是,李万铭这一生机关算尽,万万没有算到,自己身败名裂不是因为别人的追捕,而是自己虚荣至极、贪得无厌,最后用自投罗网的方法,为自己的官场生涯画上了句号,真可谓是极其荒唐又可笑。

最后他的钱,他的官,包括他的美女翻译老婆也都离他而去。

所以笔者看来,他之所以会落得如此下场,一切都是因为他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诈骗犯   中南   科员   介绍信   军政   陕西   西安   公章   近代   骗子   父亲   身份   中央   英雄   传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