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份量有多重?3个美国人的3句话揭开真相

钱学森的份量有多重?

3个美国人的3句话揭开真相!

钱学森和蒋英一家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

1936年获硕士学位,

后入加州理工学院。

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

钱学森在美国名气很大,

除了科学上的成就外,

还因为他对美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战期间,

钱学森参加了许多军事科技的研究。

早在1942年,

钱学森就和他的导师、美国著名航天工程学家西奥多·冯·卡门等人,

一起完成了美国“下士”导弹的研究,

这是美国史上最早的导弹。

还比如,

美国的飞机从亚音速提升为超音速,

钱学森在其间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钱学森还担任了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团的顾问和火炮研究所的顾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1945年德国战败后,

美国把钱学森以军人的身份派往德国考察,

这个考察团的成员人人都是当时美国各领域最为顶尖的科学家,

考察结束回美国后,

考察团要写考察报告,

这个报告总共9章,

仅钱学森一个人就负责了其中的6章,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钱学森的分量和地位有多了不起。

因此,

二战结束后,

钱学森被美国人视为英雄,

认为他对美国在二战中的胜利作出了无法估量的巨大贡献。

但是,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

美国入侵朝鲜,

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钱学森被告知不允许离开美国,

更不允许回中国。

事情是这样的:

1950年8月,

钱学森正准备带着一家人回国内,

却被美国移民局扣押,

移民局以钱学森是共产党为由,

强行撬开他打包的所有行李,

发现行李中有重达800多公斤的书、笔记和相册。

于是,

移民局很快就召开新闻发布会,

诬陷钱学森是间谍,

窃取了大量机密准备带回中国。

就这样,

他们扣押了钱学森,

把他关到了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岛上。

当时,

钱学森一案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美国当局为了收集钱学森所谓“间谍”的证据,

专门召集了一批科学家,

一页一页地研究他的那些笔记、资料,

企图从中找到坐实钱学森是间谍的证据,

哪怕是蛛丝马迹的证据也是好的,

但结果让他们失望了,

他们一无所获。

其中一位重量级的航空专家在审读结论里写下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所有这些书籍、资料,

远不及装在钱博士脑子里的东西重要!

美国著名航天工程学家、钱学森的老师西奥多·冯·卡门

这个评价太准确,

也太深刻了,

足以说明钱学森在航空等领域科技和学术方面的造诣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也可见此时的钱学森已经是航空等领域的集大成者。

移民局的人不甘心,

想方设法要从钱学森的嘴里撬出一些线索来,

于是讯问钱学森。

审讯官咄咄逼人问他是否忠于美国?

钱学森说他已经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二战期间,

他用自己的知识在为美国服务。

审讯官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问钱学森,

既然你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

那为什么要选择在共产党控制中国后才回去?

钱学森傲然回答,

选择什么时候回国是他个人的自由。

审讯官又刁难钱学森,

问他信仰共产主义吗?

钱学森冷冷回答道,

他信仰科学!

审讯官不死心,

仍旧蛮横无理地纠缠钱学森,

问他,

你的目的地为什么是大陆而不是台湾?

钱学森没好气地说,

因为我的家在大陆!

审讯官还不死心,

继续纠缠钱学森,

你愿意效忠在台湾的国民党还是在大陆的共产党政府?

钱学森严肃地回答道,

我忠于中国人民!

审讯官费尽心机也没能问出任何他认为有价值的线索,

美国当局不得不放了钱学森,

但依旧不肯轻易放过钱学森,

变相限制钱学森的自由,

美国当局给钱学森作出的结论是:

鉴于钱学森有共产党的嫌疑,

依据美国“国家安全条例”,

予以驱逐出境。

但依据该条例中有关规定,

即“必须防止具有科技背景的外国人离境,

以免为敌国利用暗中破坏美国军事防御能力”的条款,

勒令钱学森不得自由离境。

所以,

表面上看,

钱学森似乎获得了自由可以回家,

但实际上,

他依然处于被软禁的状态,

他的住所每天都有人24小时监视,

他也不可以离开居住地洛杉矶,

而且,

还要求他2个月就要前往移民局报到一次,

有国不能回,

这让钱学森备受煎熬。

就这样度日如年地熬了几年,

1955年初的一天,

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女士无意中看到了一份中文画报,

这份画报的封面是1954年10月1日庆祝建国5周年时,

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

照片上还有一位钱学森和蒋英熟悉的老人,

他就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陈叔通!

陈叔通是钱学森父亲的老师,

可以算是钱学森的太老师,

陈、钱两家是世交。

投票者为陈叔通

于是,

钱学森决定给太老师陈叔通写一封信求助。

当夜,

钱学森把这几年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诉诸笔端,

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件,

写完信件,

钱学森已是泪流满面。

当时中美两国不能通信,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

这封信是蒋英模仿儿童的笔迹,

用左手抄录的,

抄录好信件后装进信封,

外面再套一个信封,

先把信寄到比利时蒋英的妹妹那里,

再请她转寄给太老师陈叔通。

然后蒋英利用逛超市的机会,

甩开了跟踪的人,

迅速把信投进了信筒。

直到2个月后,

钱学森的这封信才到了周总理手里。

周总理得知钱学森的处境后对美国的做法极为愤怒,

经请示毛主席同意,

周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作出巨大让步,

提前释放了11名美军战俘,

并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媒体把此事公诸于世,

然后在与美国政府的谈判中持续施压,

终于迫使美国政府解除了对钱学森的禁令。

钱学森在回国之前带着妻子和孩子去向老师西奥多·冯·卡门道别,

道别时钱学森把一本名为《工程控制论》的书交给了老师,

这本书是钱学森在被软禁的5年中写成的,

此书后来被誉为系统工程领域的开山之作。

老师默默翻动这本书,

然后抬起头看着钱学森,

说,

他们驱逐你,

却不让你走,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你所掌握的一切知识变得陈旧过时,

但你却反而变得更加广博、更加宽广了!

你在学术上的成就已经超越我这个老头子了!

我为你感到骄傲!

1955年10月,

钱学森一家终于得以回国了,

他是被驱逐出境的。

这个时候,

正如钱学森的导师西奥多·冯·卡门所说的那样,

很多人认为钱学森已经有5年没有从事过专业研究,

他的专业价值已经直线下降了,

而当时的中国又是一穷二白的国家,

从中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来说,

中国不可能有能力搞导弹,

所以,

没有多少人把钱学森回国和将来中国的导弹事业联系起来。

但凡事总有例外,

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金贝尔却似乎敏感到了,

他曾经是钱学森的朋友,

但钱学森被美国当局扣押、软禁长达5年之久,

也是拜这位老兄所赐。

他在得知钱学森终于离开美国后,

他说了一句话:

钱学森回中国,

不是去种苹果的!

1956年初,

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中国导弹火箭的宏伟蓝图就此开始了描绘,

而钱学森正是绘制这个蓝图的第一人!

参考文献:

《巨人的较量》: 齐德学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国家命运》:陶纯、陈怀国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卡门   美国政府   份量   朝鲜   移民局   美国人   美国   当局   导弹   中国   共产党   真相   老师   钱学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