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钱学森的岳父、国军上将,一生以日本为敌,却娶日本护士为妻

在中国近代史上,可以说与日本有着不可磨灭的血海深仇,早在清末,维新后的日本就对中华大地虎视眈眈,暴露了它的狼子野心。

而很多中国的有志之士也早早地预见了日本对我国的威胁,例如公派留日学习的蒋百里,早在1923年就曾断言:在不久将来,中国和日本必有一战。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样一位在担任保定军校校长时就将日本作为假想敌训练新兵的革命志士,却娶了一名日本护士为妻,成就了一段传奇感情。

蒋百里是浙江杭州人,出生于1882年,百里是他的字,本名蒋方震。他出身名门世家,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8岁时就读于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结识了一大批同仁志士。

1901年,蒋百里受当地县府资助,公派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三期毕业,回国后为清政府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操练新军,任新军总参议(相当于总参谋长),被赵尔巽赞为:特异人才,可以大用。

后来,蒋百里又被保送到德国深造,还担任过德国国防军的营长,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军事理论,回国后愈发受到重视。

武昌起义后,蒋百里被民国政府任命为陆军部高级顾问,兼任袁世凯总统府的一等军事参议。然而,蒋百里强军兴国的理想却与腐败的北洋政府产生了大量矛盾。

在蒋百里被任命为保定军校校长后,他致力于为中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学校进行新式改革,以日本陆军为假想敌训练学生。

然而,学校的经费却屡屡被北洋政府克扣,对此蒋百里多次上书申请经费,却均未被批准。1913年6月,自认为没有做到当初承诺的蒋百里满怀对学校的愧疚和抑郁,举枪自杀。

幸运的是,子弹并没有造成致命伤,在袁世凯的要求下,日本医院留下一名叫佐藤登屋的护士专门帮助蒋百里的恢复。她不仅照顾蒋百里的伤势,还经常出言宽慰他的郁闷,也就是这段时间,蒋百里对这名温柔的护士产生了感情。

在蒋百里伤势基本恢复后,佐藤登屋奉命离开保定,回到北京。在她离开后,蒋百里这才感觉到自己已经在精神上对佐藤登屋十分依赖,却碍于身份无法挽留。

经过这次事件后,蒋百里决定辞去校长之职,也回到北京继续休养。他住进了一家日本医院,而巧合的是,佐藤登屋正是在这家医院工作。

两人再次见面后,蒋百里下定决心不再错过这段感情,他对佐藤登屋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当时中日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好,特别是在民间。

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日本侵占了我国大量利益,国内舆论对日本十分仇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蒋百里想与一个日本女人结婚,其压力可想而知。

而且佐藤登屋这边同样有压力,当蒋百里通过自己的主治医师,转达对佐藤登屋的爱意时,这个主治医师就明确告诉佐藤登屋,让她不要嫁给蒋百里。

而佐藤登屋也对这段感情十分迷茫,表示自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受到不小的压力,她觉得辞职回到日本,开始新的生活。

其实佐藤登屋对蒋百里是很有好感的,这样一位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青年,她怎么可能不喜欢呢?但是出于上司和家庭的压力,她觉得自己别无选择。

回到日本后,蒋百里并没有消失在她的生活中。而是坚持给佐藤登屋写信,倾诉衷肠。佐藤登屋终于被蒋百里的真心所感动,鼓起勇气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而佐藤登屋的父母也被蒋百里的诚意所打动,最终决定支持女儿回到中国,与蒋百里结为夫妻。

1914年冬天,在亲朋好友的共同见证下,两人在天津举办了婚礼,蒋百里为夫人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佐梅,从此佐藤登屋改名蒋佐梅,两人生活十分恩爱。

当然,在事业上蒋百里也被一直重用,他辅佐过蔡锷讨袁,担任过黎元洪总统府顾问,就任过吴佩孚的总参谋长。

1933年,受蒋介石委派,蒋百里赴日考察,一日本同学与他聊天时,无意中说道:

你们东北地广人稀,富源委藏于地,而日本人口众多,不能不求一条出路。

蒋百里大为愤怒,直言你们若想侵略,来强占就是了,不要找什么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回国之后,他立刻拟定了国防方针,呼吁政府加紧备战,以防日本入侵。

后来几年,他又到欧洲各国考察,回国后提出了我国最早关于构建空军了思想。抗战爆发后,他的发表《国防论》一书,成为中国军队抗战的战略指导。

其主要理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持久战”,而其中一句话更是振聋发聩:

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

后来,蒋百里被任命为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为中国又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抗日战场上大放光彩。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被的军事奇才,却因身体原因,基本没有上过战场一线,在1938年,他就因过度劳累,猝发心脏病而与世长辞,年仅56岁,被追封为国军陆军上将。

蒋百里死后,妻子蒋佐梅独自抚养5个女儿长大,虽然是日本人,但她继承了丈夫的遗志,一直留在中国,不仅捐出家中的首饰帮助中国抗战事业,还带着二女儿蒋雍亲自到一线为作战官兵进行护理工作。

而在她的抚养下,五个女儿都十分出色,特别是三女儿蒋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还是钱学森的妻子,而钱学森则是在蒋佐梅四女儿蒋华的穿针引线下才得以顺利回国的。

1978年,在蒋百里去世40年后,蒋佐梅也病逝世,享年88岁,在他的墓碑上,留下的是丈夫为自己取的中国名:“蒋佐梅”,这三个字记载了他俩一生的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日本   北洋   保定   国军   岳父   上将   一大批   中国   百里   护士   校长   女儿   压力   政府   钱学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