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杜聿明病逝,追悼会被迫推迟15天,郑洞国怒批蒋经国:假仁孝

1959年9月18日,新中国成立第十周年,位于“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因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众人纷纷炸开了锅,就在今日,上级向全国发布了一条特赦令,内容很是简单直白,他们这些人中,关押年满十年且改恶从善的,将会在不久后离开此处。

特赦令一出,功德林可谓是终日“人心惶惶”。

12月4日,释放之日终于来了,33名战犯收到了“特赦证”,自即日起,走出功德林的他们,便是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这33名战犯中,多的是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的爱将,如今早已成为弃子的他们,改恶从善,洗心革面,重获崭新人生。然而,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却不这么认为,这些早已抛弃的“废棋”,如今获得释放,仍是对他的不忠。

尤其,在这33名战俘名单中,“杜聿明”三字更是令蒋介石大发雷霆,破口大骂其背信弃义,更是利用媒体对杜聿明大肆进行恶劣抨击。

刚被释放的杜聿明,得知台湾当局此种丑恶嘴脸,当即火冒三丈,只用了四个字,便将所有立场表明:“我投降的是人民!”

在此之前,杜聿明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曾经为国民党打了一辈子仗,被捕之前不惜豁出性命,到头来换取的唯有蒋介石的薄情寡义。

一、战败被俘

1949年初,奉蒋介石之命,杜聿明亲自率兵前往淮海战场,支援黄百韬军团。

然而,此时的淮海战场,战败已然分出,无论是谁都无法挽救国军兵团。在看清局势之后,杜聿明当即决定撤出淮海,保存实力,不可强行前往支援。谁知,蒋介石却不愿接受失败事实,直接否了杜聿明的撤回申请,要求他必须前往支援。

无奈之下,杜聿明只好硬着头皮,率兵一试。

结果可想而知,刚赶到淮海战场,早就做好埋伏的粟裕,便率领着华野军团,将杜聿明一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下可好,之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不能得到外界任何粮草支援,杜聿明一部,慢慢地内部先行溃散,部队士兵逃的逃、投的投,最后包围圈里就剩下死死坚持的杜聿明及其心腹们。

就在我军准备一举攻下杜聿明一部时,蒋介石下达了命令,命杜聿明尽快突围,只可惜为时已晚,在坚守了一段时间之后,此时的杜聿明早已没了突围的实力。为了活着回去复命,在助理的帮助下,杜聿明悄悄扮成村民,混迹在村民当中,然而,他问路塞给村民的一枚金戒指,暴露了他的身份,被我军抓获。

被捕之后,杜聿明咬死不愿说出自己姓名,并不知眼前这被捕之人便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我军士兵,便将其当做了普通俘虏。

眼见身份并未彻底暴露,杜聿明再次起了逃跑的心思,遂趁夜换上了我军战士军装,还刮去了胡子,混迹在众多解放军战士当中,试图趁夜逃跑。

面生的他,在混入解放军战士当中不久便被识出,他的身份终究还是彻底暴露。此时,清楚自己身份暴露,觉得没有好下场的他,举起手枪,准备了结自己性命,保护他的副官觉察到,及时制止了他。

一次自杀没成功,还有第二次、三次,趁人不备,捡起石头就往头上砸,看守人员稍加不注意,他就往墙上撞。好在,次次都被人及时发现,时间长了,他便放下了自杀的念头。

之后,杜聿明便被送到了北京的功德林,接受思想教化。

起初,进入功德林后,身体本就患病的他,性情很是暴躁,与人相处时,绝不愿放下架子,始终隔阂待人。

直到功德林的医护人员考虑到他身体不好,长期精心对他进行治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最后成功治愈了他多年顽疾。

舒适的生活环境,健康的身体,管理所人员的以礼相待,再加上大量毛主席著作阅读的精神加持,杜聿明深怀感恩,表示中国共产党的关照,不仅医好了我的结核病,还治好了我的思想病,此中恩德是他难以偿还的。

只是,他那远在台湾的家人,在蒋介石的“折磨下”,生活得苦不堪言。

二、与妻团聚

淮海战役国军失败的消息一传回,作为妻子,曹秀清就立马找到蒋介石,询问丈夫杜聿明的下落。

未曾想,匆忙赶到南京的曹秀清,非但没得到蒋介石的安慰,还被阻拦在了总统府外,只得到一句“总统在开会,没有时间见你”。心急如焚的曹秀清,哪里还顾得上颜面,自己丈夫为其是否丢了性命,尚不可知,他却连屁都不吭一声。

心灰意冷的曹秀清,硬生生闯进了总统府,被十几名卫士,团团围住,即使她用尽全身力气,也未能挣脱。最后,她瘫坐在地,声嘶力竭地质问蒋介石,为何不顾杜聿明身患重病,不顾战局败局已定,还要让杜聿明为他卖命,如今杜聿明是生是死,自己都不能得知,更是将蒋介石骂作没心没肺的冷血之人。

即便如此,曹秀清最终也未能得知,丈夫的任何消息。而是在国民党政府彻底溃败之时,被告知杜聿明身死的假消息。

之后,蒋介石逃往台湾,以保护为由,强迫曹秀清及儿女们前往台湾。这一去,之前顺利的生活,不复存在,等待他们的是无尽痛楚。生活拮据还饱受脸色,没了一家之主的杜家,吃喝都成了问题,儿女们的学业更是因此耽搁。

直到女婿杨振宁获得诺贝奖的消息传回台湾,意欲招拢杨振宁的蒋介石,才一改之前百般刁难,不仅给去世的杜母,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还几次三番派人送来礼品。

饱受多年冷眼的曹秀清,怎会不知蒋介石如此做派背后的原因。在蒋介石和宋美龄找到曹秀清并表明意图时,早就准备好说辞的曹秀清,并未拒绝他们两个的请求。

曹秀清不仅同意前往美国,还满口答应劝说杨振宁来台湾,蒋介石夫妇自是高兴不已,连忙就按照曹秀清的要求,给其准备好行囊和足够的钱财。

并不糊涂的蒋介石,为了防止曹秀清前往美国后一去无回,便留下了后手,只准曹秀清一人前去,四个儿女皆要留在台湾,并定下了限制时长为6个月,一旦超时未返回,一切后果将由她四个儿女承担。

只要能够离开台湾,摆脱蒋介石控制,是曹秀清求之不得的。按照蒋介石的计划,曹秀清乘坐飞机,按时到达了美国。然而,她下飞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退掉了回程机票。没错,曹秀清已经下定决心,不会返回台湾,任何后果都不能让其再次踏入那是非之地。

与此同时,来到美国的曹秀清,从女婿杨振宁处得知了丈夫杜聿明仍在人世的消息,原本一片黑暗的世界,瞬间被光照亮,曹秀清激动不已,难以置信自己被蒙骗这么多年。

不久之后,曹秀清便与丈夫杜聿明取得了联系,并收到了杜聿明希望其能够回北京的亲笔书信。在了解到如今杜聿明在北京不仅生活有保障,工作还十分稳定,在女儿杜致礼、女婿杨振宁的支持下,曹秀清决定回到北京与丈夫共度晚年。

1963年6月3日,在我国外交部的帮助下,曹秀清辗转几次飞机,终于回到了祖国大陆,在北京见到了阔别15年的丈夫。

此后,曹秀清就留在了北京,定居大陆,余生再也没踏上台湾半步。

三、抱憾离世

然而,留在台湾的四个子女,却过上了更加难耐的生活。拿曹秀清和杜聿明夫妇二人没有办法的蒋介石,将浑身怒火全部发泄在了四个孩子身上。

二儿子杜志勇在毕业之后,本想着凭借学的热门专业,寻一个好工作,最后却因父母是“危险分子”,始终找不到好一点的工作,饱受他人冷脸的他,最终只能干起体力活,支撑家用。

三儿子杜致严同样找不到工作,为了一家人的吃喝,只好做起了出租车拉客司机,凭借着没日没夜赚的钱,勉强够一家子的日常开销。剩下的两个女儿,本就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为了谋取一份轻松的活干,去找父亲曾经的旧部帮忙,却受尽冷眼和讥讽。

生活在北京的杜聿明,怎会想不到儿女在台湾生活的困苦,多年来,他一直为祖国统一奔走。

1981年,此时杜聿明已经77岁高龄,身体状况每日俱下,只能卧病在床。自己身体状况如何,杜聿明是再清楚不过,年轻时在战场上,受伤留下的病根,如今都显现了出来,自己的身子骨,恐怕时日不多。

躺在病床上的杜聿明,精神一日不如一日,内心的惦记也不再掩饰,嘴中整日念叨着,自己的四个孩子。这么多年来,自己在大陆生活的很是稳定,自己的孩子恐怕生活的很是辛苦,也不知如今孩子们是何模样。

父亲的念叨,杜致礼心里明白,因此,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杜致礼一直在想办法,托人与弟弟妹妹们取得联系。遗憾的是,好不容易联系上了,弟弟妹妹们却还是来不了,尽管蒋介石已经去世,其子蒋经国却始终不愿放人。

直到1981年5月7日,杜聿明逝世,都未能与自己的四个孩子再见上一面。

等不来四个孩子送终,曹秀清决定将杜聿明的追悼会延迟,此次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送他们父亲一程。为此,她甚至直接给蒋经国发去电报,希望其能准予孩子来大陆,实现杜聿明遗愿,可一直以孝自持的蒋经国,却不愿那四个孩子尽一份孝道。

得知此事的郑洞国(杜聿明生前好友)很是愤怒,自己的好友遗愿都未能实现,自己这个好友是极不合格的。在辽沈战役中,投诚的郑洞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便担任了水利部参事和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在杜聿明释放之后,经历相似的二人,在成为同事之后,自然成为了深交好友。

于是,逃不过内心谴责的郑洞国,动用了所有关系,帮助曹秀清,接四个孩子来参加追悼会。

半个月过去了,蒋经国就是不愿放手,到处奔走的曹秀清和郑洞国二人气愤不已,恼怒的二人,不惜颜面,向全世界公开谴责蒋经国之冷漠无情、假仁孝。

5月25日,杜聿明逝世18天后,在萧克将军的主持下,推迟了15天的追悼会于北京八宝山举行。自此,杜聿明长眠八宝山革命公墓,受后人敬拜。

直到一年后,曹秀清才在香港与四个孩子相聚,时隔二十年之久,四个孩子在父亲离家前往战场之后,都未能再见上父亲一面,实在令人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追悼会   台湾   我军   美国   蒋介石   北京   蒋经国   丈夫   父亲   身体   消息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