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就是中国的一面镜子

一代枭雄李世民曾感叹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如同李世民一般的人杰,尚且保有三个镜子,以确定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形象,第二,得失,第三,兴替。以李世民的地位,这三个方面表达的肯定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得失和兴替。

李世民说,魏征死后,我失掉了一面镜子了。这面镜子就如李世民而言,就是得失。

苏联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世了。中国对此表达了哀悼之情,之所以如此,除了戈尔巴乔夫对于中国的友好,打破中苏之间的隔阂之外,解除了中国北方的威胁之外,恐怕是戈尔巴乔夫作为一面镜子的存在,使中国能充分的了解苏联的革新和中国改革的得失,而苏联的崩塌作为三十年前的历史,可以给今日中国以借鉴,在国家架构的各个层次进行调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普京与戈尔巴乔夫遗体告别#

很多人将苏联的崩塌归罪于戈尔巴乔夫,至少苏联的崩塌在他的手里崩溃。在美苏争雄的年代,戈尔巴乔夫的苏联为美国的冷战策略所击破,而自己也成为西方价值观念的信奉者和牺牲品。但戈尔巴乔夫能够上台,担任苏共的最高领导人,并且可以贯彻自己的理念,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当时的苏共有多么腐化,天真和脱离现实。

所有国家的崩塌总是从内部开始,而且总是从意识形态的崩塌开始。

即使没有戈尔巴乔夫,苏联的崩塌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机制的僵化,教条,其运转越来越不符合现实,造成越来越多的腐败,从而加剧体制的腐烂的速度,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但已经无力回天。经济始终是苏联的短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戈尔巴乔夫过于注重鲜亮的外表,在这方面他找到了错误的镜子,以美国为镜,企图实现美式的政治架构,但他没有抓住问题的实际,作为前马克思主义者,他没有明白,所有的政治架构都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且为经济服务。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是两面镜子在手,苏联和美国。苏联代表了意识形态,而美国代表了经济。

以戈尔巴乔夫的苏联为镜子,中国认识到,不进行体制的改革,无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公平和效率的平衡是其优越性的本质特征,但进行体制改革,必然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对社会的震荡停留在经济层面和试点城市,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这种被称之为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避免了美国所鼓吹的政治改革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带来的政治体制的崩塌,综合兼容两者的优点走出中国自己的发展之路。

戈尔巴乔夫的去世,使中国失去了一面镜子,但美国这面镜子仍然存在,无论作为对手,敌人或朋友,中国需要一面镜子,能照亮自己,明白得失和兴替。#中国航天员陈冬和地球合了张影##外交部:日方向世界传递出危险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戈尔巴乔夫   中国   一面镜子   苏联   优越性   美国   得失   架构   镜子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