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的匡衡是忘记初心还是炒作上位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过这个故事,西汉有个人叫做匡衡,他自幼家贫,但是勤奋好学 ,家里买不起蜡烛,他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借邻居的烛光读书。家长老师以这个典故来鼓励我们读书,但是后来的匡衡怎么样了呢?让我们来看看匡衡的一生。


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汉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崇,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汉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这时,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灾变,匡衡乘机上书,引用《诗经》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汉书·匡衡传》,下引同),然后再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后几年里,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尤喜爱《诗经》,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因此任匡衡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匡衡可算是因明经而位极人臣的典型。


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书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汉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党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不久,匡衡被弹劾贪污,被汉成帝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结合当时背景,察举制已经非常完善,而举荐的对象是孝廉和茂才,简单的来说就是品德好的人和有才学的人,匡衡就是被举荐去做官的。被举荐其实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名气大,而不仅是品德和才学。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是非常内卷的,大家都想出人头地,所以当时很多人为了被举荐而炒作博上位,凿壁偷光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个故事能流传到今天,可想而知当时他有多么出名。匡衡当时名气大和他诗经学得好有关,和这个故事应该也有关系,这个故事开始能流传说明他是有一定的炒作手段的,因为勤奋的也不只有他一个。

匡衡考了九次才得了丙等,这挺奇怪的,九次考试的考题和考官不可能都一样,那么多人夸他诗经学得好,可能是有水分的。他应该真的有才学,但应该是有夸大成分的

汉元帝继位后开始任用匡衡,他在任上有一些做为,后期因贪腐被贬为庶民。可以说匡衡这一生是大起大伏。之前有很多人以为他是官做大了忘了初心,又或者是他是一个一心读书只求上位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我认为可能都不是,从他早期勤奋读书和凿壁偷光这个故事来看,他有志向和野心,应该也有才能和学问,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有那种炒作造势的手段,匡衡在早年就体现这样的特征,他本来就是野心家政治家,根本无法简单的用好坏衡量,更不存在后来变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凿壁偷光   儒术   初心   经学   才学   汉朝   丞相   上位   诗经   这个故事   太子   勤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