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失败十大原因之一“扫北”


1853年5月,太平天国发动北伐战争,北伐,按照太平天国自己的说法是“扫北”,其战略目标是攻取北京,推翻清王朝统治。

扫北军统帅为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和春官副丞相吉文元。三人均久历战阵,林、李二人更是太平军中最为骁勇的战将。当时洪、杨、韦、石诸王以下,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丞相仅封及六人,扫北军统帅就占了一半,按照东王杨秀清在诰谕中的说法,他们已是“官居极品”,可见太平天国对扫北之役的重视。扫北军共有9个军的番号,出发时的总兵力约2万余人,在太平军当时所有的50军中,是战斗力最强的主力部队。其中两广老战士多达3000人,也远远超出其余各军。

太平军一路北上,如入无人之境,1853年9月26日,扫北军复入河南境,克涉县。28日,克武安,当夜东渡观音岭,入直隶境。10月10日,北京误传太平军已攻至定州,清廷大震。然而扫北军却未由保定方向直扑北京,在深州停留休整期间也是“但据州城,未扰支县”。

这一年北方的北方的冬天来的特别早,对于南方的太平军严寒是他们的天敌。据陈思伯在其回忆录中写道:“途中过滹沱等河,新秋水面已有薄冰。过河后着衣复行,不知下身腿足全受冰锋划伤,甫行数日,血出沾衣,竟脱不下,忍痛解衣,真苦境也。”前有严寒,后有清军围堵,太平军只好退守独流、静海两地,等待援军到达,而这一退守却整整驻屯了3个多月。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形势发生了不利于扫北军的逆转。直至1855年6月9日李开芳等被槛送到北京。11日,被凌迟处死。太平天国的援军也没有达到。李开芳之死,标志着太平天国扫北军的彻底败亡,太平天国的扫北以失败而告终。李秀成后来总结“天朝十误”,扫北及其援军的失败就占其三。而“误国之首”,即“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太平天国   北伐战争   涉县   太平军   深州   军统   援军   丞相   军中   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