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味精有毒、及脱发还致癌?

20世纪初,池田菊苗偶然注意到自己喝的海带黄瓜汤味道出奇鲜美,就将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化学分析手段从海带中提取到一种物质——谷氨酸盐,取名“味の素”。

中国于1921年由吴蕴初开始研制味精。于是,味精的制作可以通过用玉米淀粉、大米等谷物,经过微生物发酵,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提取、精制过程,最终得到谷氨酸,并于钠离子集合形成稳定的谷氨酸钠。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很多天然食物,如海带、玉米、大米等中广泛存在。谷氨酸钠是谷氨酸的单钠盐,谷氨酸是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在医学上常被作为辅助药物预防和治疗肝昏迷。

由于曾经有过食用味精不安全的报道,至今仍有不少人对食用味精的安全性存有质疑。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食用味精是否安全进行过深入研究,找到了许多食用味精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证据,只是由于宣传不够,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味精缺乏正确的认识。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养生号们便开始贩卖“味精有毒”这个概念。不断的有人提出在烹饪过程中添加味精对人体有着很大的危害作用,如味精饮食过多会导致掉头发,视力减退,缺锌,甚至有人提出可能还会导致癌症或者其他内脏疾病。

事实上,上世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面对当年的“中餐馆综合征”,就已经进行了实验并得出味精并无危害的结论,还将味精纳入安全名单。我国也完成了针对味精的长期毒理试验,结论同样是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鸡精和味精的差别

他也是在味精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化学调料制成的。鸡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鲜,根本原因还是其中有味精的作用。它的成分有食盐、白砂糖、鸡肉粉、糊精、香辛料、助鲜剂,香精和一些增味剂。

因此,鸡精只是比味精多了一些食盐和其他食品添加剂。市场上的其他增鲜剂比如酱油、蚝油、鲍汁也开始添加谷氨酸钠。

所以,大家不必相信味精有害,鸡精也是无毒且不会致癌的,而且鸡精添加反而成分更多一些。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倡每人每日食盐量应少于6g,但是实际摄入量普遍达10g左右。

欧盟食品安全局的专家组采取100倍安全系数,为谷氨酸及其盐类制定了新的安全摄入量,即每公斤体重30毫克,相当于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摄入上限是1.8g。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钠盐   味精   谷氨酸   食盐   海带   大米   成分   结论   味道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