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李承晚使诈,不肯和谈,毛主席大手一挥:再送一个“羊”到朝

文|掘密探索家

编辑|掘密探索家

1953年,朝鲜战争已然进入谈判时期,美国想尽快签署停战协议结束战争。但是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却急电阻止,并且下令歼灭余军。

原来毛主席看透了李承晚的阴谋,投降是假,其实他还想继续作战!为了灭一灭他的嚣张气焰,毛主席当即下令:再送一个“羊”到朝鲜,让他们彻底服气。

毛主席送出的“羊”究竟是什么?这个“羊”又是如何让气焰嚣张的李承晚和美国佬认输的呢?

抗美援朝战争

上世纪50年代,金日成野心勃勃,为了统一朝鲜半岛发动了内战,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便申请组成联合国军。

不同国家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由美国主导,表面上是帮助韩国的李承晚对付朝鲜,实际上是派兵干涉朝鲜内政。

不仅如此,美国认定中国无暇顾及边疆,更没有出兵的实力,于是就不断侵略朝鲜、台湾,干涉亚洲事务,甚至对中国大肆挑衅,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一度越过38线,将战火蔓延至鸭绿江边。

为了打败美国帝国主义的野心和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战争持续了三年,我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美国才不得不重视起来,但志愿军战士一路势如破竹,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

美国败局已定,就想尽快结束战争。就在我们取得胜利,即将签订停战协议时,李承晚却从中作梗。毛主席立刻急电阻止停战,并且下令歼灭余军,最后一仗,金城战役打响。

抗美援朝已近尾声,李承晚究竟做了什么让毛主席下令主动要打最后一仗?

人菜瘾大的李承晚

年轻的李承晚也还算是有点本事,在美国时积攒了一些人脉,就企图用外交的方式让美国帮助朝鲜半岛摆脱日本的控制。但是外交失败后就沉寂了一段时间。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李承晚才又开始蹦跶起来。1948年,李承晚抱上了美国人的大腿当上了总统,还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了大韩民国。

当时的苏联和美国背地里剑拔弩张,但是明面上并没有彻底撕破脸,所以两个国家分别从朝鲜半岛的南北两面向内形成对立形势,两国都想统一朝鲜半岛。

朝鲜内战爆发后,由于苏联和美国的介入,一场民族内斗上升到了国际战争。李承晚在美国的支持下,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有统一朝鲜的实力。

但是到了1952年,美国上任了新的总统艾森豪威尔。他在上任之后就开始评估援助朝鲜的价值,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战胜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概率基本为零。

再加上当时美国国内民众对于停战的呼声极为高涨,于是美国就决定不再和中国硬碰硬,开始与中国协商停战和撤军。

李承晚不甘心失败,就想靠自己北上进攻,一举统一朝鲜半岛。但有美国的支持尚且办不到的事情,李承晚怎么可能自己做到。美国深知李承晚在异想天开,就提出帮扶条件阻止李承晚北上,但都遭到了拒绝。

李承晚没有想到自己辛苦抱上的大腿不仅不堪一击,甚至还要在战败后阻止自己的宏图大业,就坚决拒绝美国开出的一切条件,铁了心要北上,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继续打。

李承晚的野心已经蒙蔽了他的理智,他认为,如果不是中国派出了志愿军介入了朝鲜的内战,那么凭借美国的支持,自己绝对能够统一朝鲜。

但是他已经忘了自己根本就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早在当初与金日成剑拔弩张的时候,他就被人收拾的屁滚尿流了。若不是他四处游说,将美国拉拢过来做靠山,早就被灭得渣也不剩了。

人们常说艺高人胆大,但李承晚能力不行,就占了个胆大。本事没有,倒是挑事没人比他更在行。美国被他拖进了泥潭自身难保,就想尽快抽身减少损失。

即使美国与中国达成停战的共识,李承晚也为了能够继续打仗,将一些反对战争的议员关押起来,还在朝鲜的大选以卑鄙的方式胜出,但是打仗不仅要看军事实力,经济后备也非常重要。

李承晚上台后只顾着向北开战,丝毫不顾国家是否还有能力支持战争。经历过失败后,他明白自己根本就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对手,于是只能选择暂时妥协,听从美国的指挥。

1953年的夏天,中美两国的停战谈判进入佳境,双方意愿达成一致后就签署了《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协议,在俘虏问题上已经商议出妥当的解决办法。

但李承晚偏偏对此结果感到不满意,并且强烈抵制这份协议,因为李承晚最初的计划是在美国的帮助下拿下北朝鲜,但战后的局势是北朝鲜不仅没有臣服,甚至还牢牢地占据北方。

李承晚担心联合国军撤出朝鲜半岛后,没了美国的助力,万一北朝鲜反扑,他将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为了尽快结束这场荒诞的战争,联合国军司令亲自出面劝说,让李承晚签署协议,谁料李承晚得寸进尺,竟然提出了更多的无理要求。

李承晚极其嚣张,他公开声明,要想让他签停战协议,就必须满足他的四个条件。

第一、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彻底离开朝鲜半岛,不再参与朝鲜战事。

第二、让北朝鲜取消编制,解散军队,彻底消除对南韩的威胁。

第三、南朝鲜不仅要求入驻联合国,还要在联合国会议中掌握有重量的话语权。

最后还要求,南朝鲜具有参与一切有关朝鲜问题会议的权力。

这四条要求实在是太过分,比当年日本人的霸王条款简直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别说中国看后气愤难以答应,就连与李承晚同一战线的美国人都看不下去。

这四条要求自然是没有人答应,最后李承晚还是屈服于美国的压迫,签署了战俘安排的协议。

但是只过了不到十天的时间,李承晚就厚颜无耻地撕毁了协议,协议中所规定战俘交由委员会看管处理,但是李承晚假借释放的名义解禁了四个战俘营,然后又马上囚禁了所有的战俘。

这一场自导自演的戏码中,李承晚囚禁了将近三万的北朝鲜战俘,这其中还有50人是中国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李承晚不仅囚禁俘虏,还将身强力壮的人强行归入了他自己的军队中。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承晚就公开声明南朝鲜将在没有美国帮助的情况之下,继续进行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这一举动,相当于直接打破了中美已经谈判完成的停战协议。

李承晚会做出这样无耻的举动,就是想计划各国之间的潜在矛盾,破坏已经达成的和平协商和停战的决定,逼迫各国不得不重回战场,好满足他北上攻伐的幻想。

各国纷纷发言声讨李承晚的所作所为。李承晚的举动并没有提前与他的金主爸爸美国商议,因此美国也怒不可遏,连忙表示李承晚的行为与联合国军与美国方面无关,还扬言就应该让中国的军队好好教训他。

李承晚的不断搅局为各国制造了非常多的麻烦,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得知后也立刻发急电,要求延迟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先灭了南朝鲜的嚣张气焰。

教训李承晚的行动被提上日程,毛主席:再送一个“羊”到朝鲜,让他们彻底服气。

金城战役痛打李承晚

李承晚已经经历了战争的失败,但还是不服,一门心思地接着打。虽然他没什么领兵打仗的能力,但要想彻底让他服气,就必须狠狠痛击他,让他再无还手之力,也就不敢再动歪心思了。

要想一次性打服他,就必须让一个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人担任指挥。毛主席立即下令派人领兵赴朝,金城战役爆发。

金城战役作为抗美援朝的收官之战,规模可谓是空前盛大。虽然负责此次战役的20兵团实力有目共睹,但是要想痛痛快快地打这场仗,当时军营配备的400门火炮就显得有些寒碜,于是指挥官就想司令部申请调用炮兵和火炮。

司令部接到报告后就做出了部署,将炮兵部队调往20兵团,1480多门火炮的加持让他们成为了火力极猛的进攻部队。

金城战役在如雨点般的炮火中拉开序幕,炮手们从来没有这样酣畅淋漓地向敌人发射炮弹,从前物资紧缺,每一颗炮弹都必须发挥最大的用处,但这一次,战士们毫无顾忌。

短短20分钟里,敌人阵地就被将近2000吨的炮弹轰炸。天空划过的火光,落地后如惊雷般的声响都极为壮观。不仅有火炮远战,还有坦克近攻,这是志愿军第一次一绝对优势炮火猛攻敌人阵营,仅仅一个小时,敌人的工事就基本被消灭殆尽。

虽然志愿军有绝对的火力优势,但损失依旧很大。前期战役,朝鲜被打得难以还手,于是抵抗不住的李承晚又抱紧了美国的大腿,联合国军司令决定协助他夺回金城以南。

他们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反扑志愿军,一天的时间里,坚守高地的志愿军遭受到了十几辆坦克、一百多架飞机、两百多门火炮的轮番进攻,高地上的540团6连几乎全军覆没。

在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战士们无一退缩,即使只剩下几个人,大家也没有放弃阵地,互相鼓励着与敌人拼杀,直到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像这样的战士与战事在金城战役里不胜枚举,被敌人称为疯子的志愿军坚守每一处阵地,战至最后一人。虽然此战我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给了李承晚重重一击,但志愿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整个金城战役中,我军击毙击伤俘虏朝鲜军5.3万多人,但也牺牲了2.5万余人。美军只在初期帮助过李承晚一次,被志愿军打败后就再也没有出手相助。李承晚的嚣张气焰被彻底打散,再也不敢放肆了。

一"羊"锁定胜局

毛主席下令送到朝鲜战场的羊,正是金城战役的指挥官杨勇。抗美援朝志愿军中骁勇的军官比比皆是,毛主席为何特地委派杨勇远赴战场?

决定对李承晚重拳出击时,毛主席就想到了周总理曾经表扬过的“三羊开泰”。这三羊,就是三位姓杨的将领,他们分别是杨成武、杨得志还有杨勇。

前两人早已奔赴战场,而杨勇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这次特别委派的指挥官。这三人从红军时期就一路互相扶持走过了硝烟弥漫的腥风血雨。

不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实力过硬的三人都在枪林弹雨中立下赫赫战功。朝鲜战争爆发,杨得志与杨成武在1951年就已经先后奔赴战场。

杨勇多次申请上前线,都未得到回应,直到最后一战,毛主席欣赏他的军事能力,特地将他派往战场。而杨勇也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当时的李承晚听说志愿军新派了一位指挥官,派人调查后对杨勇不屑一顾,他觉得杨勇不过是个岌岌无名之辈,一个刚刚四十岁的人哪会有什么指挥经验,根本就构不成威胁。他不知道的是,轻视杨勇将给他带来生命中醉惨痛的教训。

杨勇参军前没有上过军校,他所有的能力与经验都是爱一次次真枪实弹中摸爬滚打留下的。他身上有三处伤疤,是死神为擦肩而过的他留下的印记。

第一处在他的头皮上,当时杨勇任职于红三军团,不料被国民党追击,杨勇躲过机枪就冲进了敌人的防守中。

两军交战中,他的头皮被一颗重机枪子弹穿过,头发被子弹的高温烧焦,头皮顿时破裂血流不止,后来伤疤处再也没长出头发。

第二处在他的右侧大腿上。当时杨勇带领战士掩护大部队转移,在与敌人激战时,炮弹击中了他的大腿动脉,这一击险些让他丧命。

第三处在右脸,子弹从脸颊穿进口腔,又从嘴唇部位穿出,而他一直坚持到战斗结束才去治疗。

杨勇被毛主席特地指派到朝鲜战场,指挥最后一战时仅有四十岁,而那时的他就已经担任了志愿军的副总司令。他的实力自然远超旁人。

也正因如此,毛主席才会对他寄予厚望。

结尾

朝鲜战争原本可以在各国的谈判中和平结束,但李承晚无耻撕毁了协议,正是他的无耻与无能,让原本已经停息的战火被再次挑起,几万将士为他的错误用生命买了单。

杨勇不仅有勇,他的智慧也令人叹服。事实证明,“三羊开泰”果然不同凡响。正是杨勇战场上指挥有方,李承晚才被打得失去叫板资格,美国佬才失去战斗欲望,朝鲜战争才能顺利结束,志愿军才能如愿回国。

战场瞬息万变,毛主席却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无数次的临兵对战,都是因为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才能取得一次次的胜利。

新中国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难困苦,无论是国际大事还是民生百态,不管是政治举措还是经济发展,都证明了是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才让新中国蒸蒸日上。

抗美援朝的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面对威胁决不退缩,中国领土绝不容许任何一点的侵略之心。

中华民族始终都是不畏强权、不惧挑战的民族,一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华儿女敢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也能筚路蓝缕勇往直前。

我们时刻铭记在战争中付出生命的革命先烈,更不敢忘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丰功伟绩。先烈留下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南朝鲜   北朝鲜   朝鲜半岛   金城   朝鲜   志愿军   美国   中国   战役   协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