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周恩来坠马后,马夫承担了全部责任,周恩来得知后出面力保

1999年的一天,湖北麻城一个叫方湾村的小村庄里有一位名叫周家荣的老人,年近九旬的老人因为病痛而早已瘫卧在床上。

这一天,老人似乎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他早早叫来了三个儿子,当三个儿子都围绕在他身旁的时候,老人指了指屋外,然后嘴中不停的发出咿呀的声音。

望着老人那双焦渴和期待的双眼,大家心中都非常的着急,但却又不知所措,这时候老人的儿孙们递来一张纸和笔,于是老人拼尽全力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周”字。看到字后,大儿子突然恍然大悟,他急忙跑到客厅,从墙上揭下了那布满灰尘且早已发黄了的周总理画像。

当大儿子把周总理的画像竖在自己的面前时,老人的眼睛猛然明亮了起来,似乎画像给垂垂老矣的他又重新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看着画像,老人流出了两行清澈的泪水。

泪水模糊了老人的双眼,而过往的一幕幕又重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仿佛时间倒流,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和磨难的年代......

1911年9月19日,周家荣出生在河南光山县,但很小的时候他就随父亲到了湖北麻城方湾村定居。

周家荣自幼聪颖好学,七岁的时候他就能给地主家牧牛放马,由此他也练成了一手放牧的好本领。

当年他放牧的牛、马都非常的健壮,毛发也都亮得似乎要发油,在与牛马的相处中,周家荣渐渐学会了如何能够驯服它们,说来也是惊奇,周家荣在驯服牛马方面非常的有天赋,平日再难调教的蛮牛烈马,到了他的手里也都能被驯的服服帖帖。

因为这一手绝活,周家荣在方圆百里都出了名,不少名门望族、士绅豪强都请他去调教烈马。

后来周家荣加入红军,徐向前、陈昌浩等红军高级将领的坐骑也都曾经过他的调教。

1934年,周家荣23岁,此时他已经长成了一个精壮的汉子,虎背熊腰,臂力过人。

这一年,红25军军长吴焕先率部进驻了方湾村,因为此前他们刚刚突破了国民党的3道封锁线,所以部队损失惨重,此时更是人困马乏,疲劳至极,但即便如此,敌人依旧不会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图丨时任红25军军长吴焕先烈士

一天,红25军再次遭到了敌军飞机的轰炸,这时候吴焕先的坐骑突然被飞机的轰炸声吓呆了,随即便是一阵的咆哮。

本来,吴焕先准备率领部队立即撤退,但此时坐骑却仰天嘶鸣,谁也牵不走,谁也推不动。

军情紧急,如果再不走,部队就会被包了饺子,后果不堪设想,吴焕先无奈之下,本打算弃马步行,但就在这时候,他的警卫班长张波突然想起了周家荣。

因为这几天,张波从村民们口中得知了周家荣这个人,于是他赶紧对吴焕先说“首长,我才想起来,这个村里有一个驯马高手,我这就把他找来,让他给调教一下!”

说完,张波便跑走了,几分钟后,满头大汗的张波带着周家荣来到了吴焕先眼前,还没等吴焕先说什么,张波就拉着周家荣到了马面前。

随后周家荣接过缰绳,用袖子爱抚地为战马擦去脸上的汗珠,然后拍了拍马头,这时候奇迹出现了,战马竟然随着周家荣在原地轻松的转圈!

不一会儿,马便安静了下来,周家荣让吴焕先试着骑上去,战马果然恢复了往日的气势和理智。

这时候,一直绷着脸的吴焕先终于露出了笑容,他对周家荣说:“嘿!真有你的,看你年纪轻轻的,本事倒是不小,愿意参加红军吗?愿意的话这就跟我走!”

周家荣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红军,这是一支穷人的部队,专门为天下的穷人做主,所以他很早就想参加红军了,这一次,面对红军“大官”的邀请,周家荣感觉机会来了,于是他二话不说立马点点头。

从此以后,周家荣便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他被编入了红25军手枪团警卫班,担任吴焕先的警卫员兼马夫。

1935年9月,红25军率先抵达陕北,与红26、红27军汇合,之后三军整编为红15军团。

1935年10月1日,红15军团取得了劳山战役的胜利,此役红15军团毙伤敌300余人,俘虏团长及以下1800余人,缴获各类枪支1400余支.

劳山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15军团的气势,但令周家荣最高兴的不是他们缴获了多少武器,而是300匹战马。

周家荣此前从未见过如此多的战马,望着眼前那一群群嗷嗷叫的战马,别提多兴奋了,因为他预感自己要发挥大用处了。

果不其然,战斗结束后不久,军团长徐海东就把他找来了,两人见面后徐海东扯着嗓子大声喊:“周家荣!”

“到!”

“你小子高兴了吧?东北军一次给你送来了300多匹战马,你可以当个‘马军长’了哟!”

听了军团长的话后,周家荣开心极了,他心里清楚,这是军团长给自己下新任务了,一想到以后可以天天跟这些战马在一起,周家荣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但徐海东却话锋一转:“周家荣,我把战马全交给你,要是少了一匹,我可就不客气了,到时候拿你是问,你可别怪我翻脸无情哟”

虽然徐海东如此说道,但周家荣还是能听得出来徐海东对自己的信任,于是他坚定地说:“请军团长放心,我保证不丢失一匹战马!”

虽然周家荣嘴上这么说,但他也是第一次管理这么多战马,所以他心里也没底,而且战马对当时的红军来说可是无价之宝,所以他深感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非常的重大,不允许他有一点差错!

图丨徐海东大将

但不管怎样,既然首长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那自己就必须拼尽全力去完成,即便豁上自己的命也要保住马的命!
从那以后,周家荣真的把马的命看得比自己还要重,因为管理战马极度认真且方法高超,以致于周家荣“马军长”的称号在红15军团里迅速出了名。

劳山战役后不久,毛泽东、周恩来等首长率领的中央红军疲惫地到达了陕北,这支红军历经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遭遇了国民党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了陕北,他们的经历令其他部队的战士们心疼。

在抵达陕北后,当时中央红军仅剩下了七千余名战士,部队非常困难,很多连队已经几日没有吃上饭了,所以毛泽东当即写了张条子去向徐海东要2500银元,而徐海东非常清楚中央红军的处境,所以他立即筹集了5000银元以及大批的粮食、衣物和装备送了过去。

不久以后,中央召开了一次军委会,当徐海东见到周恩来的坐骑已经瘦得弱不禁风的时候,他的内心突然一酸。会议结束后,徐海东把周恩来拉到一边对他说:“周副主席,改日我给您送一匹马和一个马军长,要不然您还骑着这匹瘦弱的老马,很危险”

周恩来听后也是答应了下来,因为他的那匹老马的确已经瘦弱不堪了,且不说他骑着那匹马随时都会有危险,只看着那匹老马羸弱的样子,他都心疼的不愿再骑。

就这样,徐海东回到驻地后便从那300匹马中挑选出一匹上等的枣红马,然后带着周家荣赶到了周恩来的住所。

事实上,周家荣一开始得知要给中央的大领导当马夫后是拒绝的,因为他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大官,心中难免会有些恐慌,而且最主要的是他更想留在15军团里,跟那些战马生活在一起,因为他真的非常喜欢马,可是徐海东的一番话打消了他的疑虑。

图丨徐海东大将

徐海东还是一如既往地扯着嗓门对他喊:“周家荣你莫扯淡,周副主席可是天下最好的人了,他要指挥全国的红军,让你去给周副主席牵马,也是干革命,明儿早我亲自送你去。”

事实上徐海东也是个大老粗,他对周家荣也讲不出个什么大道理来,但就是这一通的喊叫让不敢再说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徐海东就领着周家荣来到了周恩来的住所,还没进屋,徐海东就大喊:“周副主席,你的‘马军长’来喽”。

听到徐海东的喊声后,周恩来和他的警卫员们立即涌出来,因为大家都想看看“马军长”的庐山真面目。

见到周恩来后,周家荣上下打量了一番,周恩来身材偏瘦,一把黑黑浓密的大胡子,很有风度的飘在胸前,他的双眼明亮而有神,使人感到温暖和睿智,虽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但也难掩他的气质。

即使还未说话,但周家荣通过周恩来的外表就已经对这位大领导心生好感了。

他一定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周家荣心里想。

就在周家荣不知该怎么跟周恩来打招呼时,徐海东的喊叫声又响了起来:“周副主席,这就是我送来的‘马军长’,他本名叫周家荣,他可是很会念一套‘马经’哟。”

周恩来听后看了看站在徐海东身后红着脸、低着头,一手拉着马缰绳的周家荣后笑着说:“哦,他也姓周,那跟我是一家的嘛,你这个‘徐老虎’怎么把我的一家子改叫‘马军长’了嘛,以后不许再这么叫了。”

周恩来很善于观察别人的脸色,在见到周家荣后,为了化解他的胆怯和害羞,于是便用明快而风趣的话回怼了徐海东。

不消说,这几句话还真起到了作用,周家荣的胆怯和害羞被周恩来的幽默风趣彻底消除掉了。

从此以后,周家荣就留在了周恩来的身边,他被编入了中央警卫团,但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周恩来,充当他的马夫。

在周家荣的眼里,周恩来永远都是一个繁忙的人,他的繁忙不会因为黑夜的到来而停止,也不会因为休息和吃饭而停止,只要一有电报、文件或其他需要请示的报告,无论巨细,他都会立即处理,或者找其他首长商议,总而言之,周恩来每天都很繁忙,所以他每天骑马的时间也很多。

因为他时常要出门到别处去,要么视察要么开会,所以,一段时间后,周家荣也习惯了周总理的作息,只要周恩来需要骑马,他就会第一时间把马牵出来,决不耽误首长一分钟,有时候他会边走边吃着饭,有时候他会从熟睡中突然醒来。

总而言之,他认为他和周总理仿佛就成了一个人,所有的作息习惯都几乎是一致的。

也因为此,每次深夜需要骑马的时候,周恩来总会对周家荣说一声“对不起”,在周恩来看来,因为自己周家荣也没法儿休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家荣都从未脱过衣服睡觉,因为周恩来随时都可能需要用马。

虽然长期下来,周家荣也会感到疲惫,但一想到周恩来是在为全天下的穷苦百姓而工作,他的疲惫也会被一扫而光。

有时候周恩来因为心疼周家荣表示可以让别的警卫员代替一下自己,但每一次周家荣都委婉地谢绝了,他说:“周副主席,他们不懂马,我怕他们陪着您会出危险,我懂马,再烈的马见了我都会听话,所以还是让我陪着您吧。”

就这样,周家荣陪着周恩来跋山涉水,上杨家岭,进延安城,走遍了陕北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也见证了周恩来为革命所付出的巨大心血。

因为跟随周恩来时间久了,周家荣也得以接触到其他的中央首长,而每次首长们开会时,少言寡语的周家荣都会利用这个间隙把马牵到别处去洗洗澡或者溜溜马。

当时,只有周家荣会这么做,而其他首长的马夫却只会把马拴在一边,然后几个人聚在一起聊天、抽烟。

时间一长,其他的首长们也都认识了周家荣这个“马军长”,有时候,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见到周家荣还会跟他亲切的或握手,或开玩笑的叫他一声“马军长”,就连一向严肃的彭老总,有时候也会对他嘿嘿一笑,然后对其他马夫叫骂一声“几个懒虫,也学一下‘马经’哟”,从不苟言笑的林彪在看了周恩来的坐骑后,也会对周家荣说:“你个小鬼,真有个道道。”

与周恩来相处的日子是温暖的,周恩来一生无子,所以他对周围的年轻人除了工作上的严格要求外,更多的是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爱护他们,对于周家荣也是如此。

在周恩来并不多的闲暇时刻,他都会跟周家荣闲聊一会儿,当得知周家荣当年跟着吴焕先参加红军并没有提前跟家里人说时,周恩来用慈爱而略带批评的口气说:“你们年轻人做事也不考虑父母,怎么能不告诉父母一声,告个别也可以嘛,免得他们担心,等革命成功了,你一定要先回去看看父母,不,等形势稍有好转了,你先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现在的情况。”

听了周恩来的话后,周家荣满是感动,但一想到他从未上过学,便尴尬地跟周恩来说:“周副主席,我还是等革命成功了再回家看看父母吧。”

“为什么呢?为什么不先写信?”

“周副主席,我没上过学堂,不识字,就连我的名字也不认得。”

听了周家荣的回答后,周恩来继续说:“你还年轻嘛,革命成功了,无论干什么都要有文化,有知识,这样吧,你以后每天学认两个字,这不难吧?长征你都走过来了,学认字应该不成问题,你有了文化,革命成功了,你还可以把你养马的经验写成一本书,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嘛,一定会有很大的用处,这样吧,以后只要我有时间,就教你认字。”

虽然周恩来日理万机,但既然对周家荣许下了诺言,他即便再忙也始终没有忘记教周家荣认字,有时候他实在没有空就会嘱咐秘书去教,而周家荣每次练习写字的作业,周恩来也会定期检查。

于是,两年后,当周家荣被迫离开周恩来的时候,这个从未上过学,出身贫苦的农家孩子,竟然也能看懂了报纸,能写简单的家书和日记。

对于周恩来教授自己认字这件事,周家荣始终都放在心里,未曾忘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红军也接受了国民党的改编,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又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阻击日军第五师团南下,这是八路军首次与日军展开大规模交战,为了能够阻击成功,八路军投入了很大的兵力,战士们同仇敌忾,轻伤不下火线。

但与国民党军队不同的是,日军第五师团装备精良,作战素养非常高,所以,中央决定紧急抽调警卫团到前线支援,而周家荣则是支援队伍中的一员。

来到战场上后,周家荣不惧死亡,他勇敢冲锋,但不幸的是他被一颗流弹集中了额角,于是他倒下了,虽然他侥幸活了下来,但还是被日军抓获。

在被俘虏的那段时间里,周家荣受尽了敌人的折磨,面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周家荣始终不说一个字,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当场扬起战刀残忍的割下了他的舌头,周家荣顿时昏死过去。

正当日本人决定慢慢将周家荣折磨致死的时候,八路军进行了全面反击,日本人仓皇撤退,而周家荣也幸运地被战友们救了下来。

虽然周家荣再也不能讲话了,但他在战场上的勇敢表现却令115师和警卫团的战友们敬佩不已。

撤回到延安后,周家荣继续为周恩来当马夫,看着周家荣带着满身的伤回来,周恩来心疼极了。

虽然战争令周家荣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但能亲自上战场杀敌,周家荣从不后悔。

本以为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后再也没事有什么事能打倒自己了,但周家荣却不知,一个女人的到来竟让他遭到了真正的厄运。

随着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遍全国,八路军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自那以后,在八路军政策的宣传下,全国越来越多的青年纷纷涌入延安,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

在这些年轻人里,有一个姓江的女人,这个女人面容姣好,性格刚烈,为人也非常的谨慎仔细,对于工作她也总能完成得很好,而且这个人曾在上海当过演员,能歌善舞,可以说在当时的延安里,这个女人非常的完美,非常的瞩目。

没多久后,她便成了毛夫人。

毛夫人特别的爱骑马,她性格大方,骑马的技术也不错,加上她年轻,骑在威武高大的马上也颇有风度。

也许是周恩来的谈吐和气质吸引了她吧,每有闲暇的时候,她总会骑着马去找周恩来,想要周恩来陪着她骑马散步。

虽然周家荣并不喜欢这个毛夫人,但毕竟是大首长的妻子,他只能万分地尊重和小心的伺候。

1939年7月的一天下午,毛夫人像往常那样策马来到周恩来的住处,缠着他要他陪自己去骑马散步,周恩来拗不过也只好答应了。

周家荣将枣红马拉出马圈后也很知趣的把缰绳递给周恩来,然后默默的跟在两人的后面。

就在此时,毛夫人突然提出要跟周恩来赛马,还没等周恩来回答,毛夫人就双腿夹紧马身,用马刺一磕马腹向前猛跑起来,同时,她还抽出马鞭狠狠的抽在了周恩来的枣红马身上。

枣红马被突然而来的刺疼惊吓到了,然后它便扬起前蹄,而毫无思想准备的周恩来则重重地摔了下来。

这时候,跟在后面的周家荣先是大脑一片空白,当他反应过来后,周恩来已经躺在了地上,周家荣赶紧跑上前去,他已经顾不上疾跑的枣红马了,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这一摔周恩来右臂粉碎性骨折。

所以,从那以后,周恩来的右手再也无法像往常那样毫不费力地伸直了,为了减缓右臂的疲劳疼痛,他渐渐养成了右手弯曲的习惯。

周恩来受到重伤成为了当时非常重大的事件,甚至这件事还上升到了很高的高度。

事后,毛夫人不仅拒不承认错误,还一味的抱怨都是周家荣没有把马调教好,她把所有的责任一股脑的都推到了周家荣身上。

虽然所有人都清楚,周家荣的驯马技术是一流的,这件事也跟他没有关系,但一个是毛夫人,一个是普通的战士,为了顾全大局,周家荣只能把所有责任都承担下来。

再后来,周家荣便被调离警卫团下放到连队去了。

当周恩来康复后发现周家荣不见了,于是他问周围的人,这才得知上面把这次事故的责任全推给了周家荣。

周恩来非常的生气,他浓眉紧锁,一言不发,虽然他想替周家荣申诉,但当时的情况还是不允许他这么做的。

直到半年后,周恩来得知周家荣在连队里两次身负重伤的事迹后,既高兴又心疼,而此时“摔马事件”的影响也逐渐减弱,于是周恩来亲自下命令把周建荣接到延安医院进行治疗,当周家荣身体恢复以后,周恩来便顺势又把他调回了自己的身边。

能够再回到周恩来身边给他当马夫,周家荣难掩激动的心情,而更令周家荣一生难忘的是,周恩来亲自出面做媒,把在延安工作的广西籍姑娘李永仕介绍给了他,两人成婚时,周恩来还派人送来了礼物,从此以后,周家荣夫妇二人怀带着对周恩来的无限感激和嘱托,相濡以沫,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内战爆发的阴影也开始笼罩在这个片千疮百孔的中华大地上。

内战爆发后,周家荣被编入了第四野战军第25师特务四连担任排长,在此后的数年里,他带着二等甲一级残废的身躯参加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南下作战。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并未忘记他当年的“马军长”,因为周恩来知道参加了这么多年的革命,周家荣早已伤痕累累,身心俱疲,所以,在1952年,周恩来特给周家荣发去了一本荣军证,他被安排到了洛阳荣军学院休息,同时周恩来还给他寄去了一份可以在新中国境内通行无阻的特别通行证。

收到这些后,周家荣感慨万千,这不仅是周恩来对周家荣的关心,更是他投身革命的见证。不过,他也没有忘记当年答应过周恩来的话,他最终没有去洛阳休息,而是回家乡看望父母了,并且决定以后就留在家乡,为建设家乡而继续奉献自己。

就这样,周家荣成了新中国第一批回乡的老红军,虽然回到了家乡,但人民没有忘记他,政府除了给周家荣送去了生活必需品,还会经常去他家看望他,并给他安排了休养的房子。

多年以后,年老的周家荣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便携带妻子搬回了家乡农村居住,回到农村后,他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农民,每天会带领着乡亲们下地种田,挖山种树,即便到了垂暮之年,他也不曾忘记嘱托子孙要种好田,多栽树。

时光在流逝,历史的车轮也在不停的前行,岁月的沧桑挂满了周家荣的脸庞,英雄虽然迟暮却永远矗立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周恩来   马夫   陕北   延安   枣红   战马   首长   红军   夫人   老人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