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嘴无肛的“吞金兽”-貔貅

图 | 钟小石

在宁波市宁海县上金国际商业文化旅游区,一座堪称“世界最大青铜貔貅”的雕像曾经轰动一时,它的出现不仅让人们看到独具民族风格和审美韵味的国风艺术,也更加拉近人们与传统瑞兽貔貅之间的距离。

貔貅俗称“貔大虎”,是出现在我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以金银财宝为食、长相凶猛威武的瑞兽。因为是传统祥瑞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常被赋予招财、纳福、辟邪、镇宅等多种具有神话色彩的美好寓意。它的身份相当于天庭中的安保人员和医护人员,主要在各地进行巡视工作,一方面防止诸如妖魔鬼怪等潜入到天庭作乱,另一方面也将瘟疫疾病挡在天庭大门之外。

貔貅和龙、凤等神兽一样,并非是客观存在的生物,而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相关神话传说的描述所创造出来的虚幻形象。从整体样貌来看,它集合了多种生物的特征,形态上也复杂多变,但较为普遍的是由带有祥瑞寓意的龙头、虎嘴、狼牙、狮身、虎爪、鹿角组合而成的结合体。貔貅尾巴长毛,两肋长有翅膀,身上长满犹如麒麟的鳞甲,看上去既像狮子,又像长有四只脚的龙,貔貅的这一特点,也体现了“多元共存”“和谐共赢”的文化取向。

有意思的是,貔貅并没有肛门,即便每日大量进食,也从不像其他生物一样排泄大小便,貔貅的身上会分泌一种奇香无比的汗液,这也是它身上唯一的排泄系统。因为这一特性,貔貅也被冠以招财进宝的祥兽之名。

由于受到不同朝代审美观念的影响,貔貅的形象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它所体现的“汇聚世间所有美好”的文化内涵一直传承了下来,其中的缘由与古人惯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范围有关,由于对自然的恐惧与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古人塑造了貔貅这一图腾符号。

凝聚造物精神的貔貅在中华大地上历经千年而不衰。除了“世界最大青铜貔貅”,一些金融行业人士也乐于将貔貅作为心灵寄托的吉祥物,貔貅文化更是带动了部分乡村振兴产业的发展。只不过,此时的貔貅已脱去封建外衣,它正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未来昂首走去。


文章/沉 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貔貅   宁海县   祥瑞   天庭   寓意   青铜   古人   身上   生物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