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年轻人患心梗被送进医院,来自一位心内科医生的忠告

今年7月,杭州一名22岁的女生因为连续熬夜加班,心脏骤停被送进了医院,经过半个多月的抢救依然没能挽救回来。根据杭州当地媒体报道,医院诊断可能是“心肌炎引起猝死”。这则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大家都不禁问:年轻人的身体怎么了?

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吕绍翔有着10多年的临床经验。看到这样的新闻,他也深有感触:“如今,心血管疾病年轻化,已经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种趋势。

26岁小伙患急性心肌梗死

年轻不意味着可以挥霍健康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今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现患病人数为3.3亿,每5例因病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顺德新容奇医院副主任医师吕绍翔,在心内科工作了十几年,遇见过形形色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过往,他打交道最多的是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吕绍翔发现,被送进医院救治的患者越来越年轻了。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也是心内科最危急、最要命的疾病之一。近年来,45岁以下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4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顺德新容奇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吕绍翔接诊过最小的心梗患者仅有26岁。

在进院治疗前,这位年轻的患者霍先生就已经持续胸痛4个小时,并伴有持续闷痛、腹胀,全身乏力等症状。于是,他就来到顺德新容奇医院就诊。经过医生检查,患者霍先生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但是第一次心电图检查结果却表现不典型。

为了防止出现漏诊,医生建议霍先生住院查明胸痛的病因。入院后,心内科医生按照胸痛中心流程观察病情,动态复查心肌酶指标,每20分钟复查一次心电图。入院2小时候,医生根据多项检查结果,诊断霍先生为急性心肌梗死,急需开通冠脉、恢复血流。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于是,顺德新容奇医院马上启动“绿色通道”进行紧急救治。医生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术及PCI术,在术中看到患者右冠状动脉中段闭塞。

“如果我们的冠状动脉闭塞,闭塞20分钟后自心内膜向心外膜呈进行性损害甚至坏死,闭塞40分钟后坏死面积约为缺血总面积的30%,闭塞3小时约为50%,闭塞6小时约为70%,闭塞24小时约为80%。”顺德新容奇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吕绍翔表示,时间拖得越久,坏死的心肌越多。而心肌细胞十分“娇贵”,一旦坏死,就无法再生。

正因为这样,接诊医生在看到患者第一份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时,并没有轻易地“放”他回家。如果当时霍先生回家后持续胸痛再返回医院救治,这就可能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如今,手术完成后,霍先生的冠脉血流恢复情况良好。

心梗患者越来越年轻化?

他们都有这些共同的生活习惯

实际上,看到霍先生心电图的时候,吕绍翔也有些迟疑,患者毕竟年轻啊,才26岁,怎么就心梗了呢?

问诊中,吕绍翔了解到,霍先生虽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梗家族病史,但每天至少抽三根烟,经常熬夜打游戏,却不爱运动。

“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吕绍翔解释,吸烟会破坏脂质代谢,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升高血清和胆固醇,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加快血管壁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还会增加心肌缺氧、心肌供血不足、升高血压和心率等。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21》显示,除了吸烟外,合理膳食、身体活动、健康体重、健康心理成为影响心血管健康重要因素。

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急性心肌梗死,心理压力大是“帮凶”之一。吕绍翔观察发现,心梗患者的年龄大多是30-40岁,他们都是家庭里的“支柱”,生活和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其中,男性发病率明显比女性要高。

“如果发生胸痛,特别是剧烈的胸痛,伴有恐惧、出汗、心悸、乏力,休息后不缓解,服用速效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等药物后不缓解,可能就是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有一些人表现出,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甚至牙疼、头痛等症状。”吕绍翔表示,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症状,要让患者迅速保持冷静,停止一切运动和活动,尽量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通常取端坐位并且使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增加心脏的负担。与此同时,快速拨打120求救电话,让专业的医生携带除颤器到达病发现场。

年轻人虽然身体比中老年人更好,但这个东西是有极限的,哪怕你再强,到了那个点也会崩掉。所以,吕绍翔给年轻人的忠告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就挥霍健康。

医生简介

吕绍翔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危重诊治,特别在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衰、高血压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进修心内科和心脏介入专科一年,能够开展冠脉造影、心脏介入等治疗。

广东省心源性卒中学术委员会成员、顺德心血管学术委员会成员,先后在《广东医学》、《分子影像学杂志》、《广东医科大学学报》发表论文8篇,主持并参与佛山市科技局科研立项一项。

文/胡嘉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医生   顺德   医院   胸痛   心肌梗死   心血管病   心电图   闭塞   心肌   心血管   内科   忠告   患者   心脏   多年   年轻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