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史存证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瑶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所有中国人必须铭记的日子。

14年抗战,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伤亡超3500万。其间,侵华日军在南京野蛮屠杀6周,我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无数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纵使77年光阴已逝,也带不走这段屈辱与不堪。事实不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的每件文物,记录着任何淡化粉饰、否认歪曲都不可改变的历史罪证和真相。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铭记历史,没有什么比物证更为直观真切。

从反映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侵华日军暴行主题,到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抗战胜利的主题,再到反映战后对日本战犯进行正义审判的主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六大主题藏品总量已超19.2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66套384件,二级文物254套1157件,三级文物796套4777件,国家珍贵文物总计1216套6318件。

这些揭露侵略者暴行铁证如山的证物来自何处?

“既有我们受害方的,如从屠刀之下捡回了一条性命的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言,以及大量的档案文献和实物;又有加害方日本自己的,如参与暴行的原侵华日军士兵的讲述,以及当时的日记、文献和实物;还有第三国当时留守南京参与救助南京难民的外国友人,他们亲眼目睹并记录下日军暴行的影像、日记、文献和实物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文物部主任艾德林说。

例如,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是1937年目睹日军犯下骇人的战争罪行时,悄悄拍摄记录的;

“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三十三联队的南京附近战斗详报”和“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三十六联队的阵中日志”,则是去年纪念馆刚从日本征集到的。

从纪念馆筹备建设至今,近40年来,相关文物史料的收集、征集工作从未停歇。“为史存证、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挖掘史料就是在守护历史记忆,捍卫历史真相。”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看来,这是纪念馆藏品收集的意义。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的史料将被发现,但见证者与亲历者也会慢慢逝去,这注定会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其中过程。

据统计,纪念馆去年新增藏品共计952件(套),而目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55人在世。为挽救流逝的历史,纪念馆在做好历史文物收集、收藏的基础上,通过视频保存和记录亲历者、见证者的影像与经历。同时,首批共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颁证书,意味着幸存者后代正式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记住过去苦难,才能继续前行。这是一个发展演进的必由之路。”吕耀东说,作为一个饱受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侵略的国家,正是因为中国正视真实历史,才真正从悲惨的历史中走出来,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才有今日的复兴伟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见证者   暴行   幸存者   藏品   南京   日本   史料   日军   纪念馆   实物   同胞   文物   侵华日军   未来   主题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