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看山东|从山东农担公司看农业信贷担保如何破解“三农”融资难题、保障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沈童 董穆华 济南报道

山东农担公司于2017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目前注册资本金40亿元,是一家集政策性、专注性和独立性于一体的省管重要骨干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围绕主责主业,不断深化政银担合作,加快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增信、分险、赋能作用,撬动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三农”,为稳固农业基本盘,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作出积极贡献。近日,“国企改革看山东”媒体记者团来到山东农担公司,了解农业信贷担保是如何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的。

“政府+市场”“财政+金融”破解“三农”融资难题?

农业信贷担保是财政职能的延伸、财政支农的补充,是以“政府+市场”“财政+金融”手段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的重要创新。

据山东农担公司董事长张安民介绍,为破解“三农”融资难的问题。山东农担公司切实加强“农政银担”多方合作,不断探索多种金融工具协同支农机制,目前山东农担已经和省内200多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山东农担扶持了全省20.9万户农业经营主体,全省15个市累计担保额均超过30亿元,在保额过亿元的县区达到116个,过十亿元的县区有10个,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的易得性大大提高。

为破融资贵问题,山东农担采取多种措施,切实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新冠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提出担保费减半收取等举措,粮食种植和其他行业担保费率分别降至0.5%和0.75%,目前仍是全国担保费较低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财政+金融”双驱动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政银担协作让利于民,农户在享受财政贴息贴费后,实际融资成本仅约2.69%,累计为全省21万户农业经营主体节省资金100多亿元,户均减负5万多元。

为破融资烦问题,山东农担研发了担保业务管理系统,具备自动验证、电子签章、电子合同、扫码缴费、业财一体化、电子发票等功能,让业务流程从最初的线下手工作业、人工审查,到全流程一网通办、“人机同行”审查审批,再到全线秒批秒贷零人工干预。目前,50万元以下项目当天即可审批完成,100万元以下产业集群、产业链项目2-3天,100万元以上缩短至5-7天,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不误农时。

另外,山东农担还在全国首创“客户直通”业务模式,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客户直通平台,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实现足不出户“网上购物式”贷款,实现对客户需求的主动触达、快速响应和高效转化,大大提升了客户的获得感及满意度。

截至目前,山东农担公司累计为山东全省20.9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185亿元,较40亿元注册资本将财政支农资金效应放大了29倍。发挥“乘数效应”拉动社会投资3000多亿元,为我省增加地方税收100多亿元。构建竞争机制,引导银行利率下行,累计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减负100多亿元。聚焦粮食安全,为2.29万种粮大户提供担保贷款81.5亿元,覆盖种植面积600多万亩。助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为1981家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提供担保贷款15.8亿元。净资产54.9亿元,较40亿元注册资本金增值37.3%,位居全国首位。累计代偿率仅0.23%,连续两年在国家农担公司风险管理评估评价中位居第1名。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赋能乡村振兴

作为政策性的金融企业,山东农担还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赋能乡村振兴的责任。

张安民告诉记者,在乡村振兴大潮下,面对“农机、农资投入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种粮比较效益低”等诸多问题,山东农担通过全省农牧产业的精准分析,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不断创新特色担保产品,打好产品创新“组合拳”。

围绕“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山东农担精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创新推出“农耕贷”“强村贷”“种业产业链”等专项担保产品,累计支持粮食种植户达2.16万,提供担保贷款76.6亿元,覆盖种植面积540多万亩。围绕“支持经略海洋”,开发“耕海贷”“渔家乐”专项产品,为227户海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01亿元,其中针对渔家乐的改造经验获评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围绕“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农担聚焦盐碱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全力支持黄河流域农民增收致富,累计为沿黄九市11.5万户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655.5亿元,占全省担保总额58.9%。围绕“支持沂蒙革命老区振兴”,深度参与区域“两山银行”改革试点,助力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保供和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累计为区域内1.38万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

同时,山东农担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累计提供担保贷款50.96亿元,为粮棉油等农产品生产保供和高效绿色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山东农担还赋能农业现代化,创新打造了“大田托管智慧服务模式”,构建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政策性金融+数字工具+金融科技+现代农业科技”的农业生态产融平台,建立从田间地头到核心产业园区再到厨房餐桌的全流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生态模式。目前,大田托管智慧服务平台已累计注册村集体542个,已完成近44.58万亩规模化土地托管信息收集,量身打造“粮食规模种植贷”已放款总额达7683.89万元,总托管面积3.28万亩。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农担对全省农业大县覆盖率达100%,在保额过亿元的县区达126个、占全国12%,农业信贷担保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山东   黄河流域   信贷   融资   乡村   粮食安全   农业   支农   高效   国企改革   公司   政策性   全省   难题   主体   财政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