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扬言赏饭给大陆吃,为讨好美国裁员34万人,如今付出代价

郭台铭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

他是中国台湾优秀企业家之一,一手创立了富士康集团。凭借着中国数量巨大的优质廉价劳动力,郭台铭获利无数,富士康也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代工企业。

按理来说,靠着中国吃饭的郭台铭应该会对中国有所感激,背靠中国,继续创造双赢的美好局面,然而郭台铭却并非如此。

郭台铭

他甚至嚣张道:“我给大陆赏饭吃,大陆离不开富士康。”

如此离谱的发言让郭台铭的社会评价断崖式下跌,就连富士康也被连累,隐隐有成为“过街老鼠”的趋势。

这就不由得让人好奇:郭台铭何出此言?他的底气何在?

如今疫情当前,全球众多企业接连受挫,这位口出狂言的富士康老总混得如何了?

郭台铭

创立富士康:在时代的风口起飞

郭台铭,祖籍中国山西晋城,于1950年在中国台湾台北县出生。

郭台铭的父亲是蒋介石的旧部,凭借着这层关系在,郭台铭一家虽为“外省人”,却依然在台湾混得风生水起。

1971年,郭台铭认识了林淑如。林淑如出身豪门,是不折不扣的白富美。其父林百欣是香港有名的“制衣大王”,名下资产多达百亿,称得上是香港的顶级富豪。

这样的富家千金,和当时一无所有的郭台铭简直就是云泥之别。然而缘分就是这么奇妙,林淑如对刚毕业的郭台铭一见钟情,两人迅速相恋,坠入爱河。同年,郭台铭从台湾海事专科学院毕业,进入了“复兴航运”工作。

郭台铭

“复兴航运”是台湾三大船务公司之一,郭台铭进去后可以说是端牢了铁饭碗。

但郭台铭不甘心于体制内的平凡和稳定,在两年后辞职,拿着母亲初永真给的十万块钱开始创业。

他和朋友合资,一起创办了一家名为“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的企业,企业的经营范围就是一些塑料制品。

然而,郭台铭创业未半便中道破产。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各种原材料价格飞速上涨,郭台铭的公司不仅没有盈利,还把三十万本金赔了个干干净净。

公司亏成这样,和郭台铭一起合资的朋友们都退出了,仅剩郭台铭一人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公司。

郭台铭

彼时,郭台铭和林淑如刚刚结婚,岳父林百欣不忍心看到女儿和郭台铭过苦日子,就借了郭台铭70万元,让他把公司做大做强。

郭台铭没有辜负林百欣的期望。当时的台湾地区正流行黑白电视,郭台铭便另辟蹊径,做起了电视机选台按钮的生意。

做了两年后,公司终于扭转了亏本的局面,开始慢慢盈利。

有了一些资本的郭台铭十分有先见之明地建立了模具厂、电镀部门和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时代来临,郭台铭立马察觉到了商机。

他投资了1600万,在保留公司原有的核心优势下,独创CMM代工模式,专门代工PC机的各种电子组件。凭借着成熟的模具技术和行业经验,郭台铭迅速占领了市场。

郭台铭夫妇

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建立了分公司,并为鸿海集团取了个全球品牌名“FOXCONN”。

到了这里,郭台铭的公司前景还是一片大好。

然而,随着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越来越紧缺,随之而来的是劳工工资大幅上涨。这简直是扼住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命脉。

但天无绝人之路。1988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瞅准大陆廉价劳动力的郭台铭出手了。规定刚发布,他就火速前往深圳考察。

1988年年底,郭台铭在深圳建立了富士康精密组建厂,主要生产3C产品及半导体设备。当时的中国大陆为了招商引资,为郭台铭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再加上中国正处于人口红利期,郭台铭可谓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郭台铭

之后,郭台铭一路高歌猛进,不断进军全球市场。他旗下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就像一颗颗螺丝钉,源源不断地为富士康提供产能动力,让这个庞然大物飞速运转。

很快,郭台铭的公司就开遍了亚欧美三大洲,全球最大代工厂初具雏形。

随着规模的扩大,富士康的大订单也越来越多。当时的摩托罗拉、索尼、诺基亚等厂商都是富士康的客户。

2007年,富士康开始代工第一代iphone。之后,苹果的手机、电脑、平板等产品都交给了富士康去做,苹果成为了富士康最大的客户。

富士康

为了满足苹果的代加工需求,郭台铭在中国国内疯狂扩张,在一年之内就建立了7家工厂。到目前,富士康在国内一共有45个厂。

最巅峰的时候,富士康旗下的员工人数达到了数百万之多。

然而,过快的业务增长速度和过于盲目地扩充产能,导致富士康的内部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最直接的反映就是矛盾频发的劳资关系。

2010年1月,富士康一名19岁的员工从宿舍楼跳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之后,就如同开启了潘多拉魔盒,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12名员工,在富士康的厂区内跳楼自杀。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富士康13连跳事件。”

富士康

这起骇人听闻的事故让富士康成为了口诛笔伐的“血汗工厂”。但在当时,这样的“血汗工厂”比比皆是,所以即便富士康蒙上了员工自杀的阴影,却依然在国内混得很好。

舆论一过去,该捞钱的还是捞钱。

所以,若说“十三连跳”沉重打击了富士康倒也不至于,它更像是富士康衰落的号角声,更像是商业神话陨落的前奏。

2019年,郭台铭接受媒体采访,在镜头面前说出了著名的“赏饭论”。从这时候起,富士康就跌落了神坛,开启了它由盛转衰的唏嘘历史。

郭台铭

口出狂言,海外建厂屡屡受挫

都说“时势造英雄”。郭台铭能建立他的代工王国,和他自己的商业头脑分不开。但更多的,却是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大陆台湾关系的回暖。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郭台铭在国内建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郭台铭则为中国人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政府税收,这怎么看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不曾想,郭台铭在靠着中国功成名就之后,就被浮华迷了双眼,开始忘本了。

2019年,郭台铭接受台湾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他大放厥词,直言:“我是帮中国大陆创造就业机会,他们需要我们,大于我们需要他,我是给他们饭吃。”

郭台铭

“我给中国饭吃”。这个目中无人的言论让一众网民大跌眼镜。

如此狂傲,是仗着“金主爸爸”苹果给他的勇气吗?毫无疑问,这番话一出来,郭台铭和富士康就遭到了中国国民的抵制。

就连台湾著名学者赖岳谦,都曾在节目上公开表示:“他说我给中国饭吃。我相信,全世界除了郭台铭以外,没有任何企业主敢说这句话。”

诚然,郭台铭是为中国大陆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但若没有中国广阔的市场,没有中国优惠的政策,没有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郭台铭还会成功吗?还会建立起他的商业帝国吗?怕不是早就被台湾上涨的劳动力成本压弯了腰吧。

苹果公司

但郭台铭忽略了这些。他一心认为自己的成功全是他创业有方,他是中国的大恩人,中国离了他就要不行了,数百万人都没有饭吃了。但真是这样吗?

俗话说:“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嚣张狂妄,说中国离不开自己的郭台铭,很快就被狠狠打脸了。

郭台铭放过狠话之后,无疑是把自己的退路堵死了。在这场博弈里,他选择抱紧“金大腿”,跟苹果一条路走到黑。

2019年,美国对华为进行制裁。它以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禁止华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和美国企业做生意。

郭台铭

在美国全面的围追堵截之下,多家技术厂商纷纷终止与华为的合作,华为顿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然而在这种生死关头,作为同胞的郭台铭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临阵倒戈,不顾双方长期合作的情谊,停掉了华为在富士康所有的生产线和组装业务,在背后狠狠捅了华为一刀。

如此背信弃义的做法,无疑又让郭台铭收获了一片骂声。国内众多生产商都将富士康拉入了黑名单,小米集团更是第一个站出来,宣布终止和富士康的合作。

但这些郭台铭都不在乎,他只在乎苹果。

身为一名中国企业家,郭台铭不仅没有学会自强不息、不忘初心的民族精神,反而将西方那套利益至上,不忠不义的行为学了个透彻。

华为

为了证明富士康离了中国依然能好,也为了得到东南亚更为廉价的劳动力,郭台铭在中国人口红利期逐渐消失后,利落地裁掉了34万中国员工,缩减就业岗位,缩小工厂规模。然后转头就拿着50亿美元进入了印度和越南。

在郭台铭的构想里,印度的廉价劳动力无疑能让他减少成本。做大做强,复刻在中国的成功,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然而这一次,郭台铭失误了。

印度不比中国,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人口素质,印度都差了中国一大截。

郭台铭的工厂建立起来后,首先出现的就是生产环境差的问题。印度人口多,但是国力并不强,基础建设更是稀烂,断水断电是常有的事,尤其是断电。一断电,工人无法开工,工厂就只能停工停产,这样一来,产能势必就跟不上了。

富士康

再者,印度劳动力是比中国便宜,但他们普遍素质低下,毫无纪律可言。且印度工人个性散漫,不愿意任劳任怨地加班,员工管理就是一个头疼的大问题。

和印度相比,越南要靠谱一点,但是越南只有九千多万的人口,体量太小了,根本吃不下富士康的全球布局。肉眼可见地,郭台铭的东南亚扩张之旅并不顺利。不过他还是坚持认为自己会止损为盈。

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郭台铭准备大干一场逆风翻盘的时候,新冠疫情爆发了。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卫生条件差、医疗系统落后的印度成为了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整个东南亚都成为了“毒窝。”

印度劳动力

疫情当前,富士康只能停工停产。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2021年12月中旬,富士康位于印度的一家工厂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导致员工集体抗议。

食物中毒事件之后,这家工厂就被关闭,苹果公司也将其列入“供应商观察名单”之中。

不仅如此,因为苹果订单的市场份额被大量缩减,加之富士康在东南亚的工厂产能跟不上,这就导致苹果不再将目光放在富士康身上,转而涌向了更多代工厂,比如和硕科技、比亚迪、立讯精密等。

工厂

眼见东南亚建厂屡屡受挫,“金大腿”也对自己爱答不理,郭台铭慌了。这个时候的他走投无路,只能灰溜溜回到国内。这不禁让人想到他的“赏饭论。”

现在看来,真是郭台铭赏中国饭吃吗?恐怕得反过来吧。

然而,就算郭台铭回到国内讨饭,这口饭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吃到的。先前说过,郭台铭背信弃义的行为,让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取消了和他的合作。在郭台铭退出中国市场后,他留下的蛋糕也被比亚迪、立讯精密等企业迅速瓜分。

尤其是比亚迪,不仅接收了大量小米和华为的订单,而且还和三星、苹果、OPPO、VIVO等品牌建立了合作,混得风生水起。这样一来,富士康的竞争力就被大大削弱。

郭台铭

但郭台铭能怎么样呢,为了赚钱,只能厚着脸皮上。毕竟兜兜转转,中国大陆才是适合富士康发展的最佳选择。

但显而易见地,郭台铭的回归之路并不轻松。

当初富士康撤出国内时,裁掉了三十多万员工,再加上之前的“累累罪行”,工人们很难再接受富士康,这就导致郑州的富士康工厂根本招不到人,现有员工的到岗率也只有10%。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更别说富士康还手握着苹果iphone13的订单。为了不得罪老客户,顺利完成这笔大单子,富士康只能下了血本招人。

富士康

为了召回工人,富士康推出了内部推荐奖金,从6000元暴涨到12700元,这才招到了20万名工人继续为富士康卖命。

但即便如此,富士康想要重回曾经的辉煌,却是不可能了。

比亚迪和立讯精密早就占据了它曾经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已经有了“全球第二大加工厂”的称号,立讯精密和苹果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如今的富士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有着一定影响力,但却不再处于龙头位置。

为了争取更多劳动力,富士康也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身段,开始提高员工福利。至于郭台铭,早就在2019年的时候正式退位,将公司交给了新一代年轻人。这位年逾古稀的企业家落魄过,辉煌过,被赞誉过,也被谩骂过。

郭台铭

如今的他退居幕后,未尝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其实,不管是做普通人还是做企业家,都需要有自知之明,有不忘本之心。这个世界并不是缺了一个人就不能转,市场也不会非一家企业不可。

只有心怀家国,尊重人民,企业才能屹立不倒,久盛不衰。

希望富士康能以此为戒,毕竟留给它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参考资料

东方财富网: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创业史

新浪财经:只是赏口饭吃?富士康砸重金想回大陆,创始人一句话惹众怒

台湾中天新闻台:《新闻深喉咙》

IT之家:富士康万元奖金招人赶工苹果iphone13/pro,每天入职上万人

新京报:郭台铭正式辞任鸿海董事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三星   华为   东南亚   精密   印度   代工   台湾   美国   劳动力   中国   廉价   代价   工厂   员工   苹果   大陆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