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最后的日子:躺在病床上裹着厚厚的纱布,双臂血肿严重

2022年8月30日晚,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去世,享年91岁。

消息传出,很多人才恍然意识到,以前都把历史书当生死簿看了,觉得出现在上面的人肯定都早已逝去,原来这个经常在近代历史书上出现的人物居然一直都跟我们生活在同一时空下。

这下他彻底回到历史书上去了,成为了真正的历史。

全球各国政界人士纷纷对这位前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的离去作出回应。

也有人调侃,他的逝去也是电影界的一大损失——痛失最符合历史形象的演员。

一个冷知识,一般在影视剧里只要看到戈尔巴乔夫的角色,不要怀疑,那就是如假包换的戈尔巴乔夫本人在演。

近30年里他就参演了四十多部影视剧。

当然,拍电影也只是戈尔巴乔夫晚年生活的冰山一角,他的生活丰富得多。

晚年的政治余热

1991年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就此黯然退出权力场。

戈尔巴乔夫很难忍受地位一落千丈的落差感,他并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政治舞台,渐渐被人们遗忘。

1992年初,戈尔巴乔夫就创立了自己的基金会,自己就任主席,女儿伊莉娜出任副主席,戈尔巴乔夫频频顶着基金会主席的头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刷存在感。

同时他也一直都盼望着能够东山再起,想要重回政治舞台,1996年,他又参与竞选俄罗斯总统,结果选票惨淡得可怜,只有0.5%。

不甘心的戈尔巴乔夫又自立政党,自任党主席,结果他的小破党在俄罗斯政坛存在感很低,基本无人问津,在议会上都不能拥有一席之地。

一切都证明,戈尔巴乔夫这个名字好像真的已经要成为过去式了。

政治失意,戈尔巴乔夫又投身环保事业,成立了国际绿十字会等组织,靠搞环保和慈善事业,戈尔巴乔夫也赚得了一些好名声。

组织越多,开销越大,戈尔巴乔夫还要为生计发愁。

叶利钦曾许诺给60岁的戈尔巴乔夫的晚年待遇是:每月4000卢布、一处莫斯科的普通公寓、两辆小汽车等。

这笔钱在1991年看起来还算丰厚,如果觉得钱不够,估计戈尔巴乔夫也不乐意这么爽快地答应。

结果后面就糟糕了,当时俄罗斯经济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通货膨胀使得卢布贬值严重,戈尔巴乔夫每月领的那四千卢布只相当于60美元。

他原本在银行里还有8万美元存款,结果银行破产了,他的钱也飞了,戈尔巴乔夫傻眼了。

他找过叶利钦抗议,结果没什么用,戈尔巴乔夫只好自己琢磨生财之道。

代言必胜客的前总统

1997年的一天,莫斯科一家刚开张不久的必胜客披萨店门口,开来了一辆豪华轿车。

店里正在用餐的顾客们顿时被吸引了目光,他们交头接耳,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要来这里吃披萨。

车门打开,车上走下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带着一个红衣小女孩。

路过的人纷纷侧目。

有顾客手中的半块披萨啪嗒一下掉进了盘子里,其他顾客也都呈目瞪口呆之状。

“戈尔巴乔夫!”有人惊呼道。

一个胖顾客大声道:“因为他我们才陷入了经济混乱!”

一个年轻小伙反驳道:“因为他我们才有了机会!”

胖顾客不甘示弱:“因为他我们有了政治动荡!”

一片争辩嘈杂声中,戈尔巴乔夫却很气定神闲地带着小女孩坐下,泰然自若地给她切起了披萨。

双方你来我往地争辩,突然一个老太太打断了他们,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因为他,我们才有了必胜客!”

店里顿时掌声雷动。

是的,这是一则必胜客广告,戈尔巴乔夫携外孙女一起出镜为必胜客拍广告。

这也是戈尔巴乔夫投身商业代言活动,出镜电视广告。

很多俄罗斯人都很惊诧,觉得戈尔巴乔夫怎么“落魄”到要靠抛头露面接广告度日了,但戈尔巴乔夫对此却很坦然,他对《纽约时报》表示,这种事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我见过我的伙伴,你们的总统也做过广告。”戈尔巴乔夫说道。

美国记者无言以对。

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拉人下水的不厚道,其实倒也不错,他们的总统还真打过广告。

此前也并不是没有领导人接过代言,虽然很少,但还是有几个的,比如布什就曾为休斯敦航空中心打过广告,美国前参议员多数党领袖多尔也曾为维萨卡代言。

但他们基本都是给自家国货无偿推销,像戈尔巴乔夫这样直接为洋货代言,据传出场费还很高昂的倒是很罕见。

虽然不清楚戈尔巴乔夫具体能拿到多少代言费,但是有西方媒体报道称,戈尔巴乔夫的出场费高达100万美元。

后来又据悉戈尔巴乔夫拿到了16万美元的代言费。

至于接广告的动机,戈尔巴乔夫直言就是缺钱。

其实广告界曾不断地向戈尔巴乔夫抛来橄榄枝,但都被他拒绝了,主要这次实在是太需要钱了。

他在努力为他名下的组织筹款,他的组织很需要一笔钱来盖一栋办公楼、一个图书馆和档案馆。

戈尔巴乔夫抱怨称,此前叶利钦曾答应分配给他一座办公室,结果这家伙食言了,所以他不得不自食其力盖一座。

值得一提的是,估计怕挨骂,戈尔巴乔夫的这则必胜客广告只在美国投放了,不敢在俄罗斯放。

因为品牌比较清楚,戈尔巴乔夫在俄罗斯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广告里的台词对话也彰显了这点,投放他的广告可能要得罪一半顾客,就不划算了。

我是前总统,我为必胜客代言,看来戈尔巴乔夫已经很明白,正所谓屎难吃钱难挣,想要挣外快,就不能端着政客的清高架子,总得牺牲点什么。

人红是非多,虽然戈尔巴乔夫已经过时了,但毕竟也算名声在外,一些纷扰始终躲不过,最让戈尔巴乔夫讨厌的就是一些伏特加酒瓶和通心粉包装上总是印上他的名字和肖像,而且又没给他钱。

于是他干脆于2003年宣布把自己的名字注册成商标,想使用就必须先经过他授权。

2007年,戈尔巴乔夫又出现在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全新一季的全球广告中。

戈尔巴乔夫身穿西服大衣,坐在老式黑色轿车后座,身旁放着一个LV行李包,他神情忧郁地望着车窗外,给人黯然失意之感,而外面的背景是斑驳苍凉的柏林墙。

整体背景灰暗压抑,唯独戈尔巴乔夫身旁的LV包崭新靓丽,十分夺目。

一个过时的悲剧性政治人物,一堵过时的墙,一个代表着全球时尚前沿的奢牌包,给人极度反差感,也将广告效果拉到最满。

也许戈尔巴乔夫还是保守的,按理说对过气公众人物来说,最快的来钱方式就是各地“走穴”演出,但自从拍了必胜客广告后,他并不像食髓知味的样子,而是又低调了起来。

10年过去,戈尔巴乔夫又再度为LV拍摄广告。

据悉是LV亲自找上门,但戈尔巴乔夫不愿意接,直到LV承诺会为他的环保慈善组织捐款,戈尔巴乔夫终于松口。

而且以柏林墙当背景的创意还是戈尔巴乔夫自己提出的,LV也履行了承诺,为他的组织捐款,还做了广告植入。

拍广告前一年,戈尔巴乔夫刚悄悄度过了自己的75岁生日,基本没人关心和报道,很符合戈尔巴乔夫这个被冷落遗忘的过时之人形象。

戈尔巴乔夫的门前冷落车马稀,与上一个月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大操大办生日宴会,高朋满座,杯觥交错的场面形成极强对比。

拍电影出书不亦乐乎

拍广告的次数寥寥无几,戈尔巴乔夫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写书出书。

至今,戈尔巴乔夫起码已经出版了10本回忆录形式的书籍,总共80多部作品。

1997年,戈尔巴乔夫出版了一本关于俄罗斯历史方面的书,每本定价1美元。

戈尔巴乔夫往往趁夏季休假时伏案写作,他的那本《改革与新思维》就是这样问世的,这本书出版后给他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

《真相与自白: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一经出版,在全球都十分畅销,起码给他带来了数百万美元的版税。

除了出书,戈尔巴乔夫还很热衷于演讲,曾经一个国际组织邀请他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表演讲,一起受邀的还有美国将军等4人,他们五个人一共获得了120万美元的酬金。

后来他去大学演讲,他每场演讲费大约是2万到10万美元。

只是随着政治余热渐消,他的身价也低了,变成1万美元一场。

你根本想不到戈尔巴乔夫晚年从事的工作有多五花八门。

为了挣外快,戈尔巴乔夫又跑去拍电影了,而且他是一个戏路很窄的演员,永远只演一个角色。

他在电影里本色出演他自己,宣布苏联解体永远是他经久不衰的名场面,《再见列宁》、《战争之王》等影视作品里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2004年,他还跨界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一起合作了部俄罗斯音乐剧《彼得与狼》。

戈尔巴乔夫用俄语念了开头旁白,克林顿则为狼的角色配音,结果两人合作的这部音乐剧还获得了格莱美奖。

戈尔巴乔夫当政客当得毁誉参半,但在其他行业倒是总能获得形形色色的荣誉称号,也真是奇事,戈尔巴乔夫是为颇有分量的历史人物,因此也备受西方欢迎。

尽管在俄罗斯名声半好半坏,在不少西方国家民众眼中,他依然是俄罗斯一颗著名的政治明星。

因为出镜得太频繁,往往有人讥嘲戈尔巴乔夫就像掉进了钱眼,为了捞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戈尔巴乔夫对此种声音不以为然:“我从来都是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戈尔巴乔夫始终没放下从政的念头,2008年,已经77岁的戈尔巴乔夫宣布重回政坛,并组建了一个名为独立民主党的新政党,还要参加2011年的杜马选举。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石子丢进了湖面,圈圈涟漪过后,便没了声息。

没有国际上的伙伴愿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大家都很一致地不愿在他这个过时之人身上投注精力。

由于法律限制,戈尔巴乔夫的小政党至今还没能通过政府的认证注册。

从政算是无望了,戈尔巴乔夫继续保持着活跃度,对着各种热点时事高谈论阔,希望展现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其余时间出出书,发表下演讲,客串个电影以挣外快。

他的这些活动收入基本都用到了自己的环保等公益事业上,闲不下来,自然开销就大。

2010年2月,戈尔巴乔夫受邀去了日本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当嘉宾,还与日本天王级明星木村拓哉同框,并收到了木村拓哉送的鲜花和礼物。

在节目中,戈尔巴乔夫谈起了自己如今的消遣,他没有什么特殊嗜好,不喜欢打猎、钓鱼等活动,他喜欢和妻子一起在大自然中散步,或者在夏天休假时,长时间地泡在水里游泳,游到筋疲力尽为止。

然后坐在岸上,望着平静的海面,耳边是海浪拍打的声音。

戈尔巴乔夫很爱老婆,自从1999年爱妻去世后,戈尔巴乔夫始终难以走出丧妻之痛,女儿伊丽娜是他生命中唯一的慰藉。

为了陪伴父亲,伊丽娜卖掉了市区的大房子,在郊外买了套房子,住得离父亲近些。

近些年来,戈尔巴乔夫动了大大小小的手术。

2016年,他接受了心脏手术,心脏装了起搏器,几个月后又因白内障更换了晶状体。

2019年,又有报道称,戈尔巴乔夫已经基本不能行走了,之后又因为口腔、肺炎、心脏、肾脏等问题多次住院,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好的,虽长寿,却也饱受疾病折磨。

不过依旧记挂亡妻的戈尔巴乔夫表示,身体上的疾病都不能与无法见到爱人的痛苦相比。

今年7月份,一张91岁的戈尔巴乔夫入院照片在网上流出,躺在病床上的戈尔巴乔夫双臂裹着厚厚的纱布,直视镜头,看起来虽然臃肿笨拙不少,但还算精神。

知情者称其现在身体虚弱,双臂血肿严重。

戈尔巴乔夫患有长期糖尿病,还有肾衰竭,需要定期接受透析治疗,在医院已经住了近三年了,家人朋友时常去探望他。

在自己的纪录片中,戈尔巴乔夫来到公墓祭奠亡妻,并指着旁边的一处墓地,说自己已预定了此处。

现在戈尔巴乔夫终于得以与心爱的妻子团聚,年龄大了,又备受病痛折磨,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去了,活到91岁也的确很能熬了。

总的来说,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其实也并不多么凄凉,不管他本人心境如何跌宕起伏,至少看起来过得还是挺充实的,出了书,演了电影,还获得了大大小小的荣誉。

如今人们再次见证了历史,戈尔巴乔夫就此离开了这个时空,从此影视界影视界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像的戈尔巴乔夫演员了。

他真正随着苏联一同走进历史里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符号。

参考资料:

戈尔巴乔夫的晚年生活 文史天地

政治失意人的生意经 时代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   木村拓哉   必胜客   莫斯科   血肿   外快   俄罗斯   美国   纱布   双臂   晚年   顾客   床上   日子   政治   组织   人物   广告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