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影响力衰退,西非小国总统当着法国人的面,拒绝“法式民主”

虽然西方媒体几十年如一日地宣传“普世价值”和“西式民主”,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洗脑,“人间清醒”者依然大有人在。当地时间8月30日,正在法国进行访问的贝宁总统帕特里斯-塔隆,出席了法国企业家会议。他当着法国众多知名企业家的面,直言贝宁不需要法国式的民主表达方式,他们无法承受西式民主带来的影响。

这话无疑是说给马克龙听的。一个月以前,马克龙曾来到非洲对贝宁进行了访问,但在当时的新闻发布会上,马克龙的发言却震惊了舆论。为了拉拢“非洲兄弟”,马克龙对俄罗斯提出了指控,他声称俄罗斯正在发动所谓“新型混合世界大战”,将“信息、能源和粮食”武器化,并呼吁非洲国家联合起来反对俄罗斯。

似乎是为了煽动情绪,马克龙声称俄罗斯是最后的“帝国殖民强权”之一,但尴尬的是,他似乎忘了脚下的贝宁正是法国的前殖民地。

贝宁地处西非,临近大西洋,面积约11.2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00万。从19世纪末期开始,贝宁这个古老的非洲国家就沦为了法国殖民地,直到1960年才宣布独立。但在独立时,该国早就被西方给搜刮一空了。以文物为例,法国在殖民贝宁期间,掠夺了大量当地文物。

后来为了向非洲国家示好,法国开始做出让步。2018年3月,马克龙就委托专家起草关于法国掠夺非洲文化遗产的报告,并于去年11月将26件贝宁文物送回故乡,但是这些文物跟卢浮宫馆藏的数千件非洲文物相比,依然是九牛一毛。

事实上,非洲国家受俄乌冲突影响很深,因为不少非洲国家早已习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粮食供应,马克龙在非洲煽风点火,将危机归咎于俄罗斯,意图激起非洲国家对俄罗斯的仇恨,但法国的企图没有得逞。

非洲国家对俄乌冲突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从俄乌冲突开始,他们就没有跟随西方谴责俄罗斯,如今就更不会了。为什么作为法国前殖民地的众多西非国家,越来越不愿跟随法国的脚步?

主要原因还是巴黎在非洲的影响力逐步下降。比如最后一批法国军人在8月15日离开了马里,与其说是“凯旋而归”,倒不如说是被人赶走的;同时法国企业也在20年里,失去了一半的市场份额;此外法国教育部门还放弃了对非洲学生的优惠政策。让西非各国感到自己被抛弃了,因此不少非洲国家也开始拒绝法国。如今,越来越多反法国游行开始出现在非洲街头,不少专家认为,这也预示着法国影响力在非洲的溃败已经不远了。

这一次,贝宁总统的话也是这个意思,法国的民主形式也许适合法国,但不适合非洲。这话能当着法国各大企业家的面说出来,在之前非洲国家将法国奉为“上国”的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塔隆在2016年上台后就推行了改革,还通过了相关的法律限制罢工,当时就受到不小的非议,彭博社自顾自地认为,贝宁的所谓民主在塔隆的领导下“恶化了”。

但事实上,这位总统看得很清楚。他不认为贝宁需要“拥有和法国相同的民主表达方式”,因为这样会带来负面效果,对于法国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来说,这些负面效应可能无所谓,但贝宁不一样。塔隆的话刚说完,现场立刻爆发出阵阵掌声。可见,就连法国人也对目前西方越来越偏激的政治至上的理念,感到厌烦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西非   里斯   马里   卢浮宫   大西洋   民主   总统   非洲   巴黎   俄罗斯   法国   法式   殖民地   小国   法国人   负面   企业家   文物   影响力   冲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