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输入性通货膨胀?


A


近期,国外众多国家通胀压力显著,美国拜登政府更是出台了通胀降低法案,我国的很多媒体也争相报道,“我国要避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这自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通胀,什么是输入型通货膨胀?

通胀就是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外部经济因素传导到一国国内后,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

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比如美国和德国)与国内市场(比如中国)价格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的开放经济部门在总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国内政策调整和选择的灵敏程度存在一定的时滞性,就可能会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一般而言,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与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间差距越大(国内商品价格水准大大低于世界商品价格体系水准)、开放部门在总体经济中比重越高、国内政策调整和选择的灵敏度越差,输入性通货膨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就越严重;反之则相反。

B


那么,既然由于上面因素可能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这种压力是如何传导到国内的呢?

这就涉及到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

通常,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三个:

1、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

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该国对外商品出口的增加,从而增加该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由此,一增一减,最终引起整个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引发物价上涨。

2、货币供给途径

当国外存在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时,由于国外商品的价格上涨,使得该国的对外贸易将出现大量顺差,而大量贸易顺差的存在,又会使该国的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在固定汇率制下,大量的外汇储备将导致国内货币供给大大增加,从而引起国内利率降低、投资增加,并最终导致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举个例子,美国当前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那么美国国内的产品物价上升,引发购买中国产品的需求增加,那么美国人购买中国产品是用美元支付的,那么我们中国的这些商家受到了大量的美元,我们自己是用人民币支付原材料等成本支出的,那么这些商家就会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由于我们当前采用的仍然是固定汇率制度,因此这导致美元兑换成人民币,那么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后,市场上的人民币供给就增加了,从而利率就下降了,进而国内的投资增加了,进而导致了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3、成本传导途径

由于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典型的就是当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的原材料,比如镍、钴以及一些半导体原材料的价格上升,那么就会导致我们国家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汽车等终端产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引起成本推动性通货膨胀。


公众号 : Never Late微博:


木子还在CSDN技术社区开设了技术专栏,搜索“爱听雨声的北方汉”,关注木子技术博客,和木子一起学习Matlab/Mathematica/C++/Python/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课程,让乏味的生活因学习而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通货膨胀   通胀   美国   物价   原材料   途径   人民币   成本   压力   国外   需求   商品   国内   价格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