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里的价值观|是时候给“退而不休”一个正解了

由中国老龄协会主办的中国老年人才网8月24日正式上线,这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记者在网页中看到,中国老年人才网挂出了100多个岗位,包括养老机构院长、养老销售、医务社工、护士、养老客服等,工资水平集中在三千到三万不等。有评论认为:这样的一个网站上线,表明我国招聘已经退休,但有劳动意愿、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再就业已经全面启动。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大约有1.4亿,预计到2030年会增加到2亿多,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同时,人社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会新增超过4000万的退休人员,劳动力预计减少3500万 。

虽然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在是否鼓励老年人再就业议题上,社会一直存在争议。赞成者认为,这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反对者则质疑:此举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加剧青年就业难,应该让老人安享晚年,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老年人再就业真的是和年轻人 “抢饭碗”吗?鼓励老年人再就业还需要做好哪些保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叶闽慎在《热点里的价值观》发表观点:

在我看来,推动老年人才再就业,不应被简单理解为“抢年轻人饭碗”。一方面,老年人主要从事的劳动力密集型岗位,包括养老院工作人员、社区服务人员、保安、医院护工、收银员等,本就存在不小的人力缺口,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也并没有那么大,年轻人从事上述工作的意愿并不强,老年人就业与年轻人就业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另一方面,老年人再就业有利于老年群体增加收入,提升消费,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市场活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市场活力和就业机会,对于年轻人就业反而有帮助。

对于老年人自身而言,推动老年人才再就业,也具有不小的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老年人适合的知识密集型岗位,如教师、医生、博物馆员等,能够让老年人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发挥价值。另一方面,许多老年人往往“闲不住”,有精力也有意愿继续就业,赋闲在家并不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在自愿的前提下再就业,发挥余热,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老年人才再就业,应当以充分保障老年人才合法权益,维护老年人才利益为前提。一是应当制订老年人才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老年人才就业保障机制;二是应当对老年人就业提供财政支持,对雇佣老年人才的企业提供补贴,提高老年人才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应当转变陈旧观念,社会应当充分尊重、认可老年人再就业的意愿和诉求,形成对老年人才友好的舆论环境。

编辑:华磊 编审:杨康 柳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社工   热点   就业机会   人才网   再就业   饭碗   劳动力   中国   老年人   意愿   价值观   老年   岗位   年轻人   我国   社会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