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波周期看中国经济所处阶段及破局点

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外有俄乌冲突下,美国联盟“欧日韩+中国替代”对中国供应链的排挤打压,内有疫情的不断反复对经济的打击; 中国旧经济三环“房地产-银行-土地财政”已经难以为继,新经济三环“科技-制造-资本”在外部打压下也暂缓了脚步;

当下的世界环境可谓压力巨大,前阵子华为任正非一篇内部演讲,也提及“ 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加上疫情影响,消费能力会大幅下降,对我们产生不仅是供应的压力,还有市场的压力。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活下来、有质量地活下来。

活下去,这是未来发展的前提!过去几十年,我们这一代人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从未经历过萧条的经济,我们现在的一切获得主要是国家和时代的馈赠,我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衰退或者萧条;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成熟期,从社会融资总额上看,2001-2011年增速还是19.7%,2012-2019年增速12.4%,而到了2020-2021年,这个增速已经到了9.3%;固定投资增速也从2001-2011年的24.54%,到了这两年,已经仅剩下4.5%了;到了今年,这种寒冬已经开始让普通民众开始感受到了,今年7月的社融数据,妥妥的证明了一句话:激进的政策、佛系的企业、能不消费就不消费的居民;

【康波周期看经济所处阶段】

从康波周期的角度看当前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所谓康波周期,是指技术驱动的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的周期;只要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就会有繁荣期和萧条期,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而目前所处的是第四次康波周期,20世纪80-90年代由美国为主导兴起,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力;当技术从主导国传导到中国,譬如数年前火爆的概念:互联网+,就是本次康波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最后成熟阶段的特征;中国作为康波周期的追赶者渗透到了无孔不入的时候,那么这轮周期,一定是到了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

08年次贷把全球经济从繁荣拉入衰退期;20年新冠疫情把全球经济从衰退期带入萧条期;中国当前人口结构老龄化,由1990年中位数25.3岁,2000年30.8岁,2021年却已经到了38.8岁,妥妥的中年危机!中国房地产也进入继续探底周期,上半年房地产史上首次拉动GDP-6%;这些现象基本上都意味着康波已经进入萧条期;

在一个萧条周期,以滞涨展开(停滞性通货膨胀,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滞涨后就是消灭通胀的阶段;新旧更替;资产价格不断下行;促进流动性资产、现金是生存之道;萧条期必然会发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出现新的技术革命,带动经济进入复苏期;但是这段煎熬期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需要做好准备,等待第五次康波周期的到来,猜想:这第五次康波的驱动力,有可能是数字化革命,数字经济,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面对经济下行周期,中国的选择】

从GDP的规模上看,中国的GDP已经是美国的76%,但是从TFP(全要素生产率,指一个国家队人力物力财力综合开发利用的效率,代表一个国家的运行效率)看,中国仅为美国的40%,日本63%,德国的44%,直白的说就是规模很大,但是效率并不高;

纵观人类历史,一个超级大国由盛转衰,大都不是外部挑战,敌人封锁;而是因为内部封闭、阶层固化、变革停滞,自我催眠;最终陷入不断熵增的恶性循环;对抗这个循环的方法,就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科技创新;这是驱动过去30年的中国发展的三大法宝,也将是下个30年的关键锦囊;它遵循了最基础的物理定律;

面对中国未来的挑战,需将深入改革:

对内改革:提升整体社会能力的效率,收益要重新分配,分配要向奋斗者、创造者倾斜,而不是资本、掌权者为主;对企业而言,分配必须面向能创造价值的团队,而不是由掌权者、股权持有者获得最大收益;股权和分红权要两权分离;才能让企业保持活力;

科技创新:要大幅度提升科技技术投入,提升科技制造水平,孵化“专精特新”企业;向高质量转型;

转型很难,但是提升空间巨大,这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经之路,更是所有中国企业面对未来的兴衰之战;

相信国家,相信伟大民族的复兴,相信自己,挺住就是一切!活下去,下个周期终将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周期   阶段   经济   驱动力   信息技术   美国   疫情   萧条   中国   全球经济   要素   繁荣   效率   压力   企业   康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